蜂頭領|意蜂與中蜂飼餵的比較

一、意蜂耐飼餵性比較強

意蜂耗糖量大,稱其為“糖瘋子”,一點不為過。通常情況下,只要意喂充足,其毛病就少,蜂好子也好,這表明意蜂的耐喂性強。這為人工飼養意蜂蜂提供了極大方便。依靠長期大量喂糖、補粉的定地飼養、連續追趕大蜜源的轉地飼養,都使意蜂的飼養成本與風險大大增加。而且,意蜂場糖消耗的季節性差異,還成為除生產月餅之外,左右我國食市場價格變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蜂頭領|意蜂與中蜂飼餵的比較

二、中蜂抗劣性強、耐喂性弱

中蜂抗劣性強,在抗塞耐飢方面表現卓著。在冬貯蜜雖已基本耗盡,蜂團還未解體的中蜂群,熬到春季復壯的事例,屢見不鮮。筆者甚至見過,冬末時貯密已完全耗盡,蜂團呈現初歩解體的老式桶養強群。居然在隨後到來的油菜花期活了過來,花末期還發生了分蜂。但中蜂耐性遠不如意蜂,尤其不耐“飽喂”,如果我們將糖漿的過濃與過量飼餵都視為飽喂的話,那麼飼餵稍有不慎,便容易出現成年蜂異常,蜂兒“爛子”,一次飽喂便飛逃的事例也常有發生。可見中蜂雖可飼餵,但不耐“飽”喂。此既是中蜂實現家養的一大難點,又是其飼養成本低的突出優點。

蜂頭領|意蜂與中蜂飼餵的比較

三、意蜂、中蜂耐喂性差異的原因

各種蜜蜂起源地的蜜源條件,決定著相應的蜜蜂屬性。意蜂起源地的蜜源,具有面積大,流蜜長,種類相對單一的特點,右南草便是此類蜜源的代表。意蜂在長期的生存競爭中適應了這樣的條件,因而具有善於利用大蜜源,敏感性較差,不善於利用零星蜜源等特點。

中蜂起源地的植物種類繁多,地形地貌複雜,小氣候多變,致使各種蜜植物的分佈與流蜜狀況大多明顯不同,可謂千差萬別。所以,中峰保留了敏感性強,善於尋找和利用零星蜜源等特性,以適應複雜的生存環境。其採食性也獨具特色;若僅從“吃相”來看,中峰“吃相”如狼,在飼餵器處採食活躍,動靜大,末了“搶食”亂糟糟,而意蜂則相對安靜有序,可謂取食“靜悄悄”。

蜂頭領|意蜂與中蜂飼餵的比較

四、蜜蜂飼餵的理想模式與現實

由上分析認為:蜜蜂飼餵最為理想的模式,就是仿照其起地的蜜源模式,並儘可能保持各自的“吃相”。在養蜂實踐中,這樣飼餵對於意峰容易實現,而對於中蜂卻難模仿,需要對其作專門研究,並作適轉換才能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