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同樣是重疾險,不同公司保費卻相差巨大?

保而易見

這個問題我來給你一個回答,保證你明明白白。

兩個保險公司的產品,一個是中國人壽,一個是工盛安銀,保額都是30萬,繳費期都是20年,如果僅僅看到這裡,就覺得貴5000多,那就大錯特錯了,還是要詳細看看保險條款,我來帶你看看:


第一,首先咱從保險條款說說:

先看看中國人壽的康寧重疾險:

1. 80種重疾,30種輕疾

2. 30種輕疾可累計賠付3次

3. 80種重疾,第一組可賠付2次,不限病種,第二組可賠付1次。

4. 保費豁免,僅重疾

5. 身故保障包含身故和高殘
再來看看工銀安盛的御享人生:

1. 80種重疾,30種輕疾

2. 輕症分4組,每組僅賠付1次,最高累計3次

3. 重疾分4組,每組僅賠付1次,最高累計3次

4. 保費豁免,含重疾和輕疾

5. 身故保障僅含身故


兩者不同之處:

1. 輕症:

御享是分組的,每組僅能賠1次,同一組再得了其他病不賠。康寧是不分組的,不同病種賠1次。康寧勝

2. 重疾:

康寧是分兩組,第1組包含3種疾病,如下圖,御享這3種病是在不同組裡,可能有人覺得無所謂,但知道人都懂,這3種病可以說是非常高發疾病,也是我們最最最常見的疾病,康寧也沒有強調不同病種賠付,那是不是可以理解成這3種疾病可以重複2次賠付,如果是這樣話,這項康寧勝
3. 保費豁免,御享輕疾都可以豁免,

御享勝

4. 身故保障,康寧比御享多了高殘,康寧勝

綜上,從保險條款來說,很明顯可以看出來康寧為什麼貴了吧,不能光看保額和保費,貴有貴的道理。

第二,咱再從公司層面來說說

有人說,保險對理賠卡的很嚴,這是確實的,但是對於大的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特別強時候,都是會為客戶找理賠理由讓理賠的,而小的公司實在是不敢恭維,可能我也沒經歷過,但是擔心還是必然的。

就好比蘋果手機跟山寨手機,同樣可以打電話,發短信,玩各種應用,可是為什麼蘋果手機就要貴那麼多呢?4
花開花落,辛離一生~


我是小小的九兒

保險是救命的錢

第一個觀念,保險是救命的錢,得了病以後救命這個錢,可能幾天到不了位,等到這個人不在了以後,錢才到位,這個保險的錢沒有救命,那你一年便宜幾百幾千有什麼意義呢??那還不如不買,是這道理吧?
我看了下這兩個產品所代表的公司,一個是國壽的,一個我之前也沒有聽過叫工銀安盛。這就是公司大小的區別了。


第二個觀念,再換個角度來說,現在平安(以平安為例,因為現在是世界第一保險品牌了)的償付能力324%,你知道在保險公司是由誰來監管的,是由保監會對吧?保監會是為了誰?保監會是為了客戶哈,那保險公司的所有的賠付的準備金是不能挪位其他來用的,對吧?這個錢是不能作為其他來用的,保險公司現在的賠付準備金超過了他的,原有的百分之300多,324%,那比如說我這個賬戶是有一個億準備給客戶的,結果賬戶有3個多億,我還不能做其他用,那OK,有一個客戶來了,需要賠款,那平安只要能找到一個賠錢的理由,就會賠付給他。為什麼?

原因 就是這麼多錢不賠付給你,我也不能作為其他來用,這部分錢就是賠付客戶的,所以,對於客戶來說,賠付起來相對比較松,很簡單,那如果說一個公司的償付能力本來是有1個億賠付給客戶,結果他賬戶負50%,他只有5千萬配給客戶了,那我想問一下,如果客戶來理賠的情況下,他本來就要縮緊他的賠付金額,他會不會對你的所有的賠付的條款一一的去對照,那如果能找出一個不能賠的理由,那它是不是就不給你理賠了,這個賠付準備金就不會花出去了,他為了增加他的賠付準備金,對嗎?



所以說這就是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區別,他便宜幾百便宜幾千的情況下,對於我們買保險有什麼意義呢,他是保我們壽命和身體的,你買一個手機買一個衣服,你都願意買品牌的東西,你買保險保命的,人命重要還是你穿衣服重要,為什麼保命的時候,你要選擇便宜的,你買衣服的時候,一定要買地攤貨嗎?你都不願意去選擇,地攤貨的衣服能穿嗎?也能穿,也有好看的,但是你不會選擇去買?對嗎?你會選擇去商場買,去服裝城買,買好一點,質量各方面好一點的。

那買保險是救命的東西,你為什麼要買個地攤貨呢?對不對?這就我們買保險的時候,很多人都會精打細算,因為他不瞭解保險,精打細算只有造成一個結果,就是未來你買的這個保險,有可能不理陪,有可能理賠的時候會很慢,救不了命,那我想說,如果這個保險救不了命,為了便宜麼?你一分錢保險不要買,連錢花都不花了,更省了。這就很多小的保險公司和大公司的區別。

以上僅代表個人意見!歡迎各位指點補充,謝謝!


保險圈那些事兒

主要有以下三個主要原因:

1.條款的寬容程度。同樣一種病,貴的產品往往理賠十分寬鬆,如目前最貴的太平洋的金諾人生(北京專售)I型糖尿病與理賠,當重疾理賠,別的公司看下麵條款吧,一看便知。還有腦中風,心肌炎……


2.理賠佔比。目前,國內2017年行業理賠1.1萬億元,這其中老五家(人壽,太平洋,平安,新華,人保)就佔了50%。在2017年總保費3.6萬億元/用理賠1.1萬億元的前提下,稍微有些數學邏輯的親,就明白業內常說出的一句話——品牌是理賠出來的!!!

3.現金價值。這是許多客戶都容易忽略的。為什麼同樣保額的重疾險,你會發現老四家的比其它公司的要高一些,舉個例子——

仍以最貴的太平洋金諾人生為例,0歲孩子50萬保額,保費7000元左右,泰康、同方等只有5000左右,👍但前者可以選擇轉換38-46萬養老金,而保費只交了14萬,並且是分20年繳的👍。同樣貴的還有友邦的一款重疾險也是這樣的特色,從理財規劃來講:是一筆錢準備兩種用途……

其它的原因還有就是,老四家的代理人隊伍同比要多些,因為他們要保證全國各個鄉鎮都有支點保證業務覆蓋! 試問:友邦,同方,中英,保誠,中意,天安等等謝謝公司願意去不盈利的鄉村設點嗎?


家庭理財那點事

首先,中國的重疾險,以前的保監會規定必須有25種重疾,理賠條件也寫的一毛一樣。這個成本是一毛一樣的,這25種疾病佔到一般高發重疾的80%。所以很多不好的產品的業務員會給你講,我們和別家產品是差不多,都是保監會批准,監督過的。

其次,好的產品,好的功能的產品的成本肯定是更高的。成本主要在這幾點:1,產品的易配程度,坑多產品一般都難賠,不好賠,容易引起糾紛。2,保額高肯定成本高,比如XX福等產品保額都不低,所以都不便宜。3,定期的都比終身的貴。等等。不好細說了,細說了說不完。

最後,重疾險是國內最複雜,水最深的險種,各家公司的產品線都不一樣,側重點完全不同。價錢也是差別很大,如果自己學習搞不定,還是找一個靠譜專業的人幫你規劃產品。會講產品的是三流業務員,會講理念的是二流業務員,會給你定製計劃和考慮各方面利弊並給你4-5套方案讓你選的才是一流的業務員


太平洋保險石朝琦

四. 賠付的金額不會減少反而增加。有些保險公司重疾保障在賠付後合同不會終止,而且保額比之前還會有所增加,最高一張保單可以賠付六次還多,這樣對於生病後無力醫治的家庭是最大的保障。這也是一些傳統保險合同的不同之處。

五. 附加險種可能比較多。有時候重疾險種會附加一些其他方面的附加險來完善客戶所需,比如客戶沒有醫療保險或者意外險保護其發生住院或意外的保障,那麼代理人在設計保障計劃時會增加一些這方面的險種,這樣也會增加客戶的保費金額的。

雖然繳納的保險費用每年比較多,但多有多的道理,至少我們的保障是多重的,不會因為得重疾賠付後,因為條款限制不賠付,或者只賠付一次後合同終止不再受保障了,亦或再次發生其他重疾而無錢醫治了,保險是什麼?其實就是轉移風險,補償損失。用少量的錢保障大風險!

這只是我個人的心得,希望能給朋友們一點幫助,想法不同的勿噴!


A平安是福

個人感覺,產品成本方面

一個更像直銷價,出廠價,一個更像商場價

如果是保險從業者,我們萬萬不能把公司想象成愛心公司,“保險公司首先是商業公司,具有商業性,以盈利為目的從事壽險經營事業”這個是我們首先要承認的。我們很多人都不願意去提及產品成本的問題,

最近有一篇文章很火[保險公司的節儉,就是對客戶最大的保護]。

再從產品比較方面來說(簡單比較)


當然了,國壽身故保障責任包含身故和高殘,這一點國壽有一點優勢


這是多次賠付的條件,國壽康寧是要求間隔3年,工銀安盛是間隔180天(圖片太佔地方)

國壽第一組的3種重疾都為高發重疾,可以賠付兩次,竟然有人把這個當優勢來說!那再看看工銀的分組


同樣的3種高發重疾,國壽分在一組,能賠付兩次,工銀3種分別在3組,也就是說可以賠付3次,單純從高發賠付來說,哪家公司存在高發重疾合併問題一目瞭然,當然了,也有人說,國壽高發病種分在一組,這樣節約了賠付次數,可以把賠付機會讓給其它分組的疾病。但哪種更有優勢,大家心裡都能明白把應該。


這是工銀的輕症分組,同樣,也可以說並不存在高發輕症合併的問題,但是!國壽不分組多次賠付更好,但唯一有一點,[輕微腦中風]和[特定腦中風後遺症],哪個更常見,哪個更高發?我不是專業的醫生,所以也不知道,只是看著不一樣。


輕症賠付次數和身故賠付方面國壽有優勢

但我們需要衡量的是,哪個公司的優勢更加的常見,更加的優勢,一年高5000,20年就是10萬,一共保額30萬,光保費就已經多交了10萬,要是我個人意思,要麼我就用多交的錢在加保其它產品,互補保障漏洞,要麼就加保一個單純的壽險,5000的保費做一個終身壽,100萬,保額,包含身故和高殘/全殘,應該綽綽有餘吧

當然了,最後就看投保人個人的打算了,大家抬槓沒用,但這些是需要和投保人說的


保而易見

保險產品保費相差巨大,原因實在太複雜,不過可以大致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定價策略不同,二是保障責任不同。

定價策略方面,簡單說三點

一個是參考數據不同,比如不同年齡疾病發病率;

有個最重要的,是預定利率不同,這裡涉及到公司整體投資水平,股東回報,盈利要求,對未來公司發展預期等等;

還有歷史包袱,有個大公司曾公開抱怨,公司利差損700億,你說他不狠命拿性價比不高的產品來忽悠保費,公司還能幹的下去麼?

保障責任不同,這是最核心的

我們看到的大部分保險,其價格差距大,80%以上原因是保障責任不同。

舉個簡單的例子,兩款其它責任完全一樣的意外險,意外醫療都是1萬,但其中一個可以報銷自費藥,那麼價格差距有多大?我告訴你,至少一倍!

那為什麼很多重疾險看起來差別並不大,可是保費差距非常大呢?

因為你看到的,不是核心。還是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輕症裡最最最最高發的輕微腦中風,大部分重疾險的理賠標準是什麼?除了確診,還要有後遺症,比如肌力測試三級以下,大家可以查下詳情。舉個不能理賠的四級的例子,小視頻裡有個段子,左手6右手7,左肩膀高右肩膀低,左腳畫圓右腳踢,類似這種,對不起,賠不了。

而有的重疾險輕症的輕微腦中風不會要求有後遺症,只要確診就可以理賠。不容易理賠和容易理賠,其價格能一樣嗎?

大家可以再仔細想想,其它疾病的確診呢?你除了看到價格,看到這些區別了嗎?

病種多少?高發病種是否齊全?等待期,間隔期,分不分組,等待期發生疾病保單則麼樣?

差別的細節實在太多了!這些就是價格差距的主要因素!


壹保典

關於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我們通過對比,會發現:在保險責任基本相同的情況下,大公司的重疾險產品與小公司的重疾險產品相比明顯“貴”了許多!為什麼大公司的重疾險產品會那麼“貴”呢?其實,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因只有一條:運營成本太高!

“大”公司因為成立時間較久,客戶相對較多。我們都知道客戶是需要有人管理與服務的,眾多的客戶就需要有一大批人去管理,這一大批管理人員的工資、福利等都加重了公司的運營成本。另外,“大”公司基於歷史原因,在崗位配置上有許多“冗餘”崗位,這些崗位上的人員儘管可有可無,但因方方面面的原因也不容易裁撤,這無疑也加重了公司的運營成本。還有一方面,有的“大公司”非常注重品牌打造,但打造品牌是需要廣告宣傳投入的。鉅額的廣告費用也是一種成本投入,這些成本也必須計算在運營成本之內!

而“小”公司呢?它們會盡量減少以上這些運營成本,所以,它們的運營成本很低。

我們都知道一個道理,企業成本都必須在產品價格上進行攤銷,否則,企業就會虧損。做為保險公司來說,它的成本攤銷方式只能是提高保險費率,除此之外,別無他法!上面我們已經講了,“大"公司的運營成本是非常高的,這些高企的成本必然導致保險產品的價格高,也就是“貴”!這就是“大”公司重疾險會比“小”公司重疾險“貴”許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家永遠記住一句話:“羊毛出在羊身上”!無論什麼樣的企業,成本高,產品價格必然會“貴”!


智者人生

這個題目和前面那個‘’現在全款購車,保險為什麼要從4S店買比自己買貴?‘’有相同之處。如果前面您看了我的回答而且認同,那這個問題也就好理解了。

這裡的‘’重疾險‘’是一種有別於社保的商業保險。商業保險是商品,而且是一種特殊的商品。這種商品會根據不同的客戶,不同的需求,真正地為客戶量身定做,也可以說是一種真正的‘’私人訂製‘’。所以說,單純從價格上來比較差距,以此來下結論,不客觀。

保險是一個龐大的體系。上題出現的:同樣的保額,同樣的性別,同樣的年齡,因為參保的重疾險有差異,所以保費相差巨大。有人說,這是保險公司‘’以大欺小‘’,大公司保費高,小公司保費低,真是這樣嗎?

若您沒有購買過商業保險,那您一定到銀行存過錢吧?您說,各家銀行同期的存款利率差距大嗎?我們所選擇的保費就相當於各家銀行的同期的利息,大同小異。當然,您如果是大客戶是和銀行協議存款的就不要和我們小戶比了,沒有可比性啊!

換一種說法,如果我們向保險公司購買重疾險,每年交費100元,保險公司保證我們不發生約定的30種大病。如果生了上面約定的30種大病中任何一種或者若干種就賠我們10萬元。如果我們一輩子也沒有生上面約定的大病,等我們上天堂了,我們的保險受益人也會得到10萬元。

這樣的保險,您認為怎麼樣?

不錯!

如果,我們不但想擁有10萬元,還要把自己交的保費拿回來,並且,還要保險公司保證我們不發生上面提到的30種大病,您覺得這個怎麼樣?

更好啊!

不過,這次,我們每年保費是200元。

成交!


一點浩然氣

我說一下分組的問題,康寧終身高發的心肌梗塞,腦中風與惡性腫瘤分一組,這樣如果是心臟病(心肌梗塞+動脈搭橋+冠心病+……)有多種可能,腦病就有兩次賠付的機會(腦中風+腦動脈瘤夾閉手術……),一旦心臟、腦出了問題,第二次發病率會很高的,癌症也是,有器官切除移植的可能,如傅彪。一組一次,第二組一次。可獲得兩次賠付。而御享人生把所有的心臟病都排在一組,腦病也是,癌症與腎病胰腺肝病這種有器官移植可能的也都放在一組,你覺得還有多少可以再次獲得移植賠付的可能!實際上每組只有一次賠付的機會。所以說買的沒有賣的精。中國人壽的產品還是比較可靠的。


保險責任:康寧終身有高殘保障,御享人生不包含。語言能力喪失:御享人生有三週歲以上的限制。

慢性呼吸功能衰竭:御享人生動脈血氧分壓需小於50mmhg,康寧終身小於55%,好像康寧終身更寬泛點。

膽道重建手術:康寧終身按重症賠付,御享人生按輕症賠付。

嚴重心肌病:康寧終身比御享人生理賠條件描述寬泛。

一型糖尿病:御享人生沒有附加條件這點比較好。

主動脈夾層:康寧終身未要求必須開腹手術,比御享人生好。

輕症方面:

燒傷:康寧終身理賠標準燒傷面積10%,御享人生15%。

深度昏迷:御享人生賠付標準72小時,康寧終身48小時。對比中,慢慢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