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瓜農的西瓜都爛在了手裡,我們吃到的西瓜依舊這麼貴?

用戶64034382339

今年的西瓜市場又不穩定了,眼看已經到了西瓜上市的季節本應該是瓜農們欣喜豐收的時候結果今年的市場行情卻讓瓜農們發起了愁,久久沒有商販來收購西瓜,眼看已經熟了的西瓜在地裡快要爛了,但是卻等不到收購商,瓜農們現在盼的就是趕快來一批收購商把西瓜收走,不要讓它爛在地裡自己賠個精光!只要有人來收,價格都不是問題!

看到這樣的情況對於那些愛吃西瓜的朋友來說肯定是很高興的,畢竟如果今年西瓜滯銷了瓜農們都賣不出去西瓜上了市肯定也是很便宜的當然能吃個過癮,但是事實上是這樣的嘛?只要最近吃過西瓜的朋友都清楚其實今年市面上的西瓜價格並不便宜,最起碼沒有吃貨們想象的那麼廉價,那究竟是為什麼爛在瓜農手裡的西瓜上市價格依舊這麼貴呢?

其實這其中的原因並不難尋,只要是做過生意的人甚至只要做過小商販的人都明白這裡面的道理,其實就是一個產品供銷鏈的問題,說白了就是經手越多西瓜價格相應的就會提高!試想一下這批西瓜如果從瓜農手裡開始銷售,瓜農賣給那些收購商是一個最基本的底價,收購商收購以後包括運輸費,保管費,倉庫管理費,過路費這一系列的費用他們都需要從這批西瓜的利潤中賺來,當然人家也不能只保成本不賺利潤,這麼再一賺的話算下來價格可能就要翻個兩翻了,他們再從自己手裡把這些西瓜批發給一些小商小販同樣的道理他們也要賺利潤啊,所以從他們手裡再賣給那些超市和水果店的時候價格又升高了一翻,最後一道手當然就是這些超市和水果店他們被剝削完了一樣要去剝削顧客要不然他們去哪裡賺取利潤,這樣的一個供銷鏈下來受傷的就只有瓜農和顧客,這樣的供銷鏈才是最基本的一個供銷鏈才倒了三四手,要是那些倒的更多的就更不用說價格怎麼樣一路飆升了,這就是為什麼瓜農發愁的西瓜底價都賣不出到消費者手裡卻是高價水果的原因了!

就是因為在供銷中間環節運營的這些經銷商一步一步將西瓜的價格抬升了上來,結果就是瓜農沒賺到錢,消費者沒吃到廉價西瓜,而中間商卻賺的盆滿缽滿!受傷的還是瓜農和消費者!


新農村的日與夜

實際情況確實是這樣,就今年的西瓜,瓜農在地裡批發每斤兩毛錢,就這還賣不出去,而我們在市場買的基本都是一塊左右,這就應該是供需不平衡了,供大於求而導致的這種不平衡現象,今年肯定是西瓜豐收的一年,然而對於瓜農來說,卻是災難一樣,豐收不一定代表能賣出錢,因為大家都一樣,多了肯定不值錢了,因為市場沒那麼大的需求,消費者就那麼多,多出來的賣給誰去,這就導致了賣不出去。而我們在市場買,卻只能通過這一渠道購買,二道販子肯定要賺錢,從瓜農到我們消費者手中,經過至少有三四道手,中間包括人力物力,各種費用。這樣下來導致我們買到的西瓜只貴而不會便宜,這樣有好處也有壞處,一方面,增加了工作崗位,拉動了經濟活力,讓錢流動起來,經濟才能夠更好的發展,另一方面,果農受到很大的傷害,打擊了許多人的積極性,賠錢的生意誰願意幹,所以明年種瓜的人肯定少了,這樣西瓜價格又會進一步上漲,消費者又會受到高價的傷害,從而導致惡性循環。然而這種事情,有關部門不會為了這個而進行宏觀調控,只能由市場經濟自己說了算。所以,沒辦法,這個也不是必需品,貴了少吃點,替代品也不少,便宜了,多吃點


空穴易來風

關於農產品地頭價低,而城市買到價高的問題,到現在為止沒看到一個正確觀點,大多數的人指向中間環節,罵中間商販,罵城管,罵中石油,還有人罵房產開發商,但實際情況很簡單,農產品是低價值,高損耗,高銷售成本的產品,農產品的運輸銷售是必須有的,成本也是降不了的,只是由於相對於價格佔比高,就顯的不合理,假如一個電視機的運輸銷售費用是300元,那相對於3000元零售價大家都認為正確,而如果是30斤西瓜,運輸和銷售成本不比一個電視低,而分攤到西瓜的零售價裡可能佔到90%以上了,所以農產品一旦供大於求,地頭價低到一定程度的話,運輸銷售費超過零售價,就會出現情願爛掉,農民也不會自己跑城裡賣。


清逸231799974

這個文章發佈者是唯恐天下不亂!我們大家仔細看看他怎麼寫的!眼看西瓜成熟說明還沒成熟!時間對客商就是金錢誰會在那等著!還沒成熟的西瓜將要爛掉是怎麼回事!你的西瓜還沒成熟怎麼就快將爛掉了呢?!這樣沒水平的文章就是想讓天下亂起來!讓老百姓起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