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斤水稻的價格還不如一瓶礦泉水值錢?

囂張的魚1

之前也有網友在本人文章下方留下如此的評論,應該說有這個看法的不止一個人。像這樣的問題,一方面想要表達的是水稻很廉價,而另一方面兩者在具有不同的屬性,即便想要說明糧食廉價的問題,覺得也應該換一個參考對象。這樣的問題就如同為何科學家的工資不如影視娛樂明星高,分別歸屬於不同的領域,對比起來確實有難度。

不過問題來了,下面還是要針對這個水稻不如礦泉水值錢的說法來表達一下看法。

不知道是什麼想法要一定認為水稻價值就一定比水稻高呢?從人的生理需求來說,水稻和礦泉水都是分別為人體補給生理需求的物質。離開誰,人體機能都無法正常運轉。從馬克思的經濟性理論來看,價格是由供需關係所決定的。如果說,當前水稻價位不如礦泉水,從兩者的商品屬性來講只能說明,目前款泉水要比水稻緊俏。而我們的水稻(糧食)目前也比較充足,如果說那天發生饑荒了相信必然水稻價位會比礦泉水價位高。

記得曾經一年冬天某段高速公路大雪封路,又封春節,長途汽車上的人們封堵在高速之上,路段附近村民冒雪帶著一箱箱的方便麵,去向車上的乘客售賣,起初每包10塊,之後每包漲到20元。難道說,方便麵的價值值那麼多嗎?應該說在絕大多數眼中是不會那麼認為的,但是在那樣的環境之下,他就是值。供需決定價位。

此外,很多網友喜歡拿水稻和礦泉水對比,認為礦泉水不過是我們普普通通的水,再普通不過了,怎麼會值那麼多?我想也是誤解吧,水普通,但是路途運輸、人力、物力、廠房等設備,大家也不要認為這些沒有成本。雖然大家都知道礦泉水利潤比較豐厚,但是畢竟礦泉水的背後還是要養活那麼多人的。

最後,想要說的是,目前我國的糧食價位同國際糧食價位相比還是比較高的,但是為何我國農民卻始終無法從種糧中獲得益處?因為我國的農業種植成本相對國外來說有些偏高了。我國的農資成本逐漸上漲,而糧食價位沒見漲。但是政府又不會對農資商品在稅收方面給予特殊照顧,價位自然也在攀升。對於目前的情況個人認為國家有必要加大補貼力度,工業反哺農業,讓8億農戶從中受益,早日實現我國小康夢。

歡迎添加關注,科學興農為您分享更多信息。


科學興農

為什麼一斤水稻的價格還不如一瓶礦泉水值錢? 這個問題似乎是全社會都一直在追問的問題,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市場的供求關係。商品的性質不同,之間也沒有明確的對比目標。就像科學家和明星之間的收入差距甚遠,他們之間有可比性嗎?所以說一斤水稻的價格不如一瓶礦泉水值錢是由以下幾個原因決定的。


1.商品屬性不同

首先水稻作為國計民生的糧食作物,其本身更多的是為廣大人民服務。如果哪天人民不再依賴糧食了,那水稻就會徹徹底底的變成商品。而商品受市場的控制,但水稻等糧食受國家的調控。礦泉水的背後是商業利益,商人需要利潤,工人需要工錢,因此礦泉水的價格之間有多種流程。而糧食的價格是由國家統一調控,農民不必擔心糧食賣不掉,但礦泉水能這麼保證嗎?

2.農業產業化是關鍵

如果從國際的糧價來看,我國的糧食價格已經算是很高的了,而國家的補貼力度也相對較大。那為什麼農民卻總是賺不到錢?首先就是農資產品如化肥、農藥連年上漲,這樣勢必會損傷農民的利益。而另一方面由於我國實行的是家庭農業,種地的成本大大增加。只有當農業產業化和集約化的時候,糧食種植的成本才會減少。

3.糧食上漲將會導致連鎖反應

糧食作為生活的最基本需求,它的價格決定了市場的物價行情。如果糧食的價格提高了,那勢必經銷商會把這部分價格嫁接到消費者身上,而這樣的話生活的必需品都會一一上漲,這樣的話整個社會都會亂套。

所以說大家不要糾結為什麼礦泉水的價格比水稻的價格還要高,兩者之間的性質不同、屬性不同。這就是市場調控的結果,礦泉水只要有人買那價格定多少都無所謂,但糧食不能隨意的定價。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呢?


農業補貼

礦泉水主流價格2元的背後隱藏的消費需求變化

前幾年,礦泉水的主流價格還是1元,恆大冰泉賣4元的時候沒什麼人消費;但如今,礦泉水這兩三年的主流價格是2元,已有逐漸往3元、4元的價格上提的趨勢,4元的水也有不少人消費。

有人說這不就是一瓶水嗎?其實,主流價格變化的前提是水的質量標準往上走,市場消費對價格提升的接受程度在上升,意味著人們更認可優質優價,願意在優質安全的產品上消費。

礦泉水主流價格變化背後隱藏了市場消費需求的變化,可以肯的是,水稻價格也會出現這種狀況!

水稻下調最低收購價是促進市場化進程,實現優質優價

本文不注重討論比較,而是分析水稻市場會如何變化!水稻最低收購價下調,逐漸面向市場,對農民種植積極性帶來一定的影響。同時,水稻、小麥的市場化進程,意味著優質優價,種植優質米的價格高,普通米將難賣。

為什麼不直接提升糧價?國際市場糧食已實現優質優價,直接提升糧價不利於調整種植結構;即使價格提高,其他農副產品價格上漲,帶來的是消費成本的上升,反過來農民消費負擔加重,又回到增產不增收的困局。

不可否認,農民種植水稻的確很辛苦,需要一百多天的精心管理。而下調收購價、補貼改革、土地確權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真正的目的是為了讓種糧農民有一個長期穩定的收入,雖然會有陣痛,但長遠看是利於農村發展、農民增收的!

綜上所述,礦泉水代表的是質量提升以及市場消費趨勢,而農業結構調整必將從重數量向重質量轉變,稻米消費也更接受優質優價。這對於一直致力於做優質、健康、綠色有機農業的新農人是一大機遇。

雲眾地服務宗旨:一個有態度、專注農業種植技術的農業自媒體,幫助農民科普種植技術知識,解決農民種植的難題。若有不足之處,望朋友們發表評論。


雲眾地

穀賤傷農啊!歸根到底,一斤水稻的價格不如一瓶礦泉水貴,一方面是因為礦泉水成為了商品,水稻卻只是農產品。另一方面,是現代社會把最傳統的農業壓在了最低層。

其實,大家都知道,生產一瓶礦泉水和生產一斤水稻的勞動成本是不在一個層次的,水稻的生產需要人工插秧,農民們泥裡水裡,投資上種子化肥農藥,還要擔當老天爺是不是照顧的風險。而礦泉水是企業界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都採用機械化加工生產。但世界就是這麼不公平,農民們生產糧食的勞動付出連自己都養活不了,還得抽空,抽人去做農民工。而礦泉水的利潤不僅讓投資人盆滿缽滿,還能養活產業工人!

礦泉水應市場和社會需求而生,遠古時代的人們只喝一碗井水,路上行人也能在村子裡討得一碗水喝,但現在條件方便了,礦泉水作為一種商品存在,比一碗水的附加值不知翻了多少倍。

水稻卻僅僅是一種糧食而已。但現代社會的人們本末倒置了!糧食才是人之生存的根本,現在還有老一代農民苦苦支撐,等再過些年,老一代農民逐漸逝去,新生代農民不願種,不會種地,到那個時侯,為時已晚。



糧食終將回歸他應有的位置!穀賤傷農,最終要傷害的是整個社會。如今彼彼皆是的食品安全問題,農藥過量,化肥過量,養殖添加劑過量和非法使用,人們還有多少食品可以放心食用?這些都是追逐金錢至上社會的必然結果。

傳統精耕細作農業的迴歸,將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到那時,一斤水稻的價格遠不是一瓶礦泉水可以比擬的!

您認為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村姑說村事

為什麼一斤水稻的價格還不如一瓶礦泉水值錢?這個題我來答一下。

個人認為水稻的價格低是直接導致農村許多拋荒地的主要原因,因為農民辛辛苦苦種一年地,不如外出打幾個月工。而且種地非常之辛苦,糧賤傷民的事時有發生。



至於礦泉水的話,幾毛錢的成本賣二塊,這個加價主要是中間環節太多了,每層分銷商都得分一杯羹。

要說這個價格比較的話,我覺得水稻價格確實很低,但是反過來,如果水稻漲價,勢必給那然城市低保,特困人口,增加生活成本,必競人天天得吃飯呀!.

雖然目前國家加人了對農村的投資,但是農民要賺錢依舊艱難,就連許多承包大戶,亨受了國家補貼,都叫無錢可賺。那麼傳統農民的出路在哪?

這個不是單單的一斤水稻和水比較的問題,而是現實中,實實在在存在的問題,關係到了千千萬萬農民生存的問題,如果任由糧價低迷下去,只會有越來越多農民選擇田地拋荒,這些都是被生活現實所逼。


壞男人2576

為什麼一斤水稻的價格還不如一瓶礦泉水值錢?

認為所有回答都沒有說到真正的原因,當然我也很難說出個所有然來,肯定有很多不完善之處,也不是區區幾句能完全表達清楚的。

從古至今,人們滿足生存所需的根本就是食物,民以食為天是整個人類公認的,從前不要說是各種各樣的日常生活用品,能天天有大米飯小麥饅頭吃就是最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了,可見說的糧食一直不值錢是不存在的。至少在百年之前我國人們一年所得連糧食都保障不了,就可想像當時糧食的價值了,在八幾年我國糧食還有二三十元一百斤,而當時人們的工資只二三塊錢一天,人們得半個月工資才夠買一擔糧食。

那為什麼現在糧食不值錢了?

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糧食沒有知識產權的保護,也體現不出來知識和科技在所有農產品之間的價值觀念。像以前糧食產量二三百斤一畝,經過科學家的研究糧食產量雖然大幅度的提高,卻沒有反映到糧食價格上來。而工業用品卻只要有一點點的改變改變,如蘋果手機稍微變動一下就能讓人們爭相賣血賣腎。

至於礦泉水就如工業用品一樣,自來水可還是很便宜的,才幾塊錢一個立方,可經過資本的造勢與宣傳,自來水成為了食物鏈中與安全相對的反義詞,而人們也都相信了喝礦泉水可以長生不老。至於能不能夠真正的做到長生不老就沒人去追究了,只要人們相信喝礦泉水比喝自來水更加安全就行了。

從糧食產量的大增但價值卻越來越低、與自來水轉變為礦泉水價格的高漲,就可看出各種無形資本在其中競爭的實力,糧食作物既便創新得再多也永遠體現不到價格上來,而工業品放個煙花也能讓人發狂。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資本是掌握在小部分人的手中,而糧食是掌握在所有農民之中,如果糧食大漲,資本在其中去賺誰的錢?


海川一農人

老張和農業打交道多年,說起來一斤水稻還不如一瓶礦泉水值錢的確讓所有老農傷心,辛辛苦苦的耕耘120天,到頭來一斤水稻比不上一瓶礦泉水?至於這其中的原因,老張結合自身給大家說一說。

第一、民以食為天,民乃國之本,換句話說,糧食就是國家的根本!反觀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人民吃不飽飯的時候就是這個王朝走向滅亡的時候了。所以國家是不允許作為主食的水稻漲價太高,讓其他人吃不起飯,吃不飽飯的情況一旦發生,那麼國家必然動亂。這也是糧食價格不能上漲最重要的原因。

第二、一種東西的價格是由價值決定的。種水稻的農民都知道雖然如今糧食價格雖然看起來低,但是目前而言,仍然是有利可圖的。種地相對於其他工種,需要的技術和知識比較少,所以相對成本比較低。雖然人不吃飯不行,但是糧食本身成本如此,也是導致價格低的一個重要原因。

以上兩個原因是導致水稻價格低的主要原因,如今國家正在提倡新農村建設,農業轉型就在當下,所以廣大農民要及時轉變觀念,要跟上時代,做好新農村下的新農民。


老張談三農

Dream星宇在線:

關鍵詞:水稻價格 礦泉水價格 不同產物比較

水稻是國家的基本,礦泉水是市場的產物。

“民以食為天”,首先水稻作為國家的根本存在,受到了國家的價格控制。那麼礦泉水則是市場的產物體現,受到了市場價格的調控。水稻和礦泉水所體現的參考系不同,從題中所理解的意思是水稻的價格沒有礦泉水貴,那麼還有一方面就是他們的屬性不同。那麼這個問題換一個方式來表達,就好比科學家與明星或者演員的工資來比較,科學家與演員或者明星所在的領域不同,也是不同領域下的產物,所以不能放在一起比較。再者礦泉水的背後是商業利益的代表者,作為國家的納稅者,作為商業產物生產者需要賺取一定的利潤,當然也要承擔一定的支出費用,比如說工人的工資,設備的修理費用等等。然而作為糧食產品中的一種,水稻不需要擔心賣不出去,國家會深入瞭解並且統一調控,但是如果礦泉水賣不出去,將會出現損失,國家不會賠償的。




水稻的供求關係會造成連鎖反應,影響其他產物價格的變動。

因為水稻是國家的根本,不管水稻價格是否出現漲跌現象,都會造成其他產物的價格出現相應的變動。水稻的價格決定了市場行情。如果水稻的價格得不到國家的控制,價格不斷上升,那麼其他產物價格也會上升,會給消費者帶來經濟上面的影響。如果水稻價格下降,那麼經銷商會大量收購,進行囤貨,這也給生產者帶來了負擔。




水稻價格達到飽和度,為何農民生活還不能富裕。

目前,國家對於農民有著優惠政策,每年都有補貼,可是為什麼農民生活水平到不到提升呢?其根本原因所在,就是農資產品的價格不斷上升,比如說農藥,化肥,這樣就會損失農民們的貼身利益。另一方面,我們農村每家獨立種植,農田非常分散,種植成本也在增加。如果可以大面積重新劃分土地,那麼就會節約很多不必要浪費的成本。

農業轉型,促使城鎮化發展。

部分地區為了城鎮化的發展,調高農資產品的價格,降低糧食的收購價格,還有就是農業進行創新,促使農民轉化為城市的工人階層。


感謝你的關注與閱讀,歡迎每一位粉絲關注我,我會珍惜每一位粉絲,我會努力回答最全面的知識,請問各位潛在的條友是否可以給我一個關注我的機會呢?謝謝啦!

Dream星宇

現在市面上一瓶礦泉水(450ml~500ml)價格都在一塊到兩塊錢左右,批發價是幾毛錢到一塊錢左右


你所提的問題,同重量,水稻價格不如礦泉水價格,這個何以見得。沒有調研就沒有發言權,這是偉大領袖毛主席說的,送給你共勉。


如果真的是一斤水稻價格不如一瓶礦泉水價格的話,那麼是商品化,品牌化所帶來的差異。

以上是我個人的看法,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棲雲小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