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武漢,早餐篇,看的吃貨口水直流啊!

對於武漢人來說,介紹吃絕對可以分為兩類,過早和正餐。首先就過早來說,過早就是武漢話吃早點啦,武漢人管吃早點為“過早”,不忌諱自己的街頭巷尾即食性品飲,且引以為榮之際,炫耀在武漢“過早”一個月不重樣。

舌尖上的武漢,早餐篇,看的吃貨口水直流啊!

武漢的傳統早點要介紹的話,就分三類介紹:炸的,下的(過水煮的)和其他

炸的:面窩

面窩是武漢人“過早”常用品之一。它是一種以米粉為原料調成米漿,加上蔥花和薑末調味後用特製的鐵勺油炸。據說為清光緒年間漢正街燒餅小販所創制。面窩油炸後兩面金黃、外酥內軟、窩中脆。

舌尖上的武漢,早餐篇,看的吃貨口水直流啊!

歡喜坨

油炸糯米芝麻球,早點裡的大多是空心的,裡面一層糯米是甜的,外面炸酥帶著芝麻香,這道進到酒樓裡面后里面加入了豆沙餡料夾心

舌尖上的武漢,早餐篇,看的吃貨口水直流啊!

糖餈粑

歡喜坨的近親,還是糯米做的。外殼裹了一層焦糖衣。那個香啊,腳都邁不動了

熱乾麵

舌尖上的武漢,早餐篇,看的吃貨口水直流啊!

糊粉湯(魚糊粉)

糊粉湯是用魚骨熬成的湯加上勁道的米粉。不同於任何其他米粉。濃濃的糊湯,又加上足量的胡椒。旁邊放了一盆油條和饊子,各弄一點放進糊粉湯裡。泡一泡就著米粉吃。米粉是有彈性而且吃口很韌,油條和饊子是嘎嘣脆響的玩意,糊粉湯又比羅宋湯還要濃鮮。吃得你滿頭滿身大汗,那種感覺,真叫淋漓暢快。

舌尖上的武漢,早餐篇,看的吃貨口水直流啊!

推薦組合:油條+糊湯粉

其他

糯米包油條

如再將油條折斷成三到四節,從鍋中取出蒸熟的糯米攤到板布上搞平,撒上少許芝麻及白糖,再將折斷的油條放到糯米上用力卷,內有油條外包糯米糰,再撒點白糖。

舌尖上的武漢,早餐篇,看的吃貨口水直流啊!

豆腐腦

豆腐腦(也叫豆腐花)。白白的是甜豆花,加了麻油、蝦皮、香菜、蔥花的是鹹豆花

舌尖上的武漢,早餐篇,看的吃貨口水直流啊!

豆皮

豆皮是武漢人“過早”的另一種主要食品。所謂豆皮,一共有三層。第一層是綠豆粉兌上面粉和鮮雞蛋,第二層是糯米,第三層是鮮肉、鮮菇、鮮筍等等的餡,放在一口巨大的平底鍋裡做成1釐米厚。吃的時候,切成正方形的一塊一塊。第一層是金黃油亮的,看上去敲進去不少雞蛋。糯米顆顆晶瑩發亮。肉丁和香菇更是誘人。油重而不膩,吃進去,脆、軟、鮮,什麼感受都齊全了。

舌尖上的武漢,早餐篇,看的吃貨口水直流啊!

粑粑(第一聲)

大米磨成漿,調上味,簡單的在大平鍋離攤成餅。

舌尖上的武漢,早餐篇,看的吃貨口水直流啊!

舌尖上的武漢,早餐篇,看的吃貨口水直流啊!

汽水包(不同於蒸包,不同於煎包)

煎鍋底部刷油,生包子下鍋略煎。再加水,利用汽水把包子蒸熟!

所以這個包子只有底部是烙硬的煎殼,上面還保持著普通蒸包的柔軟,最傳統的就是粉絲內餡的

舌尖上的武漢,早餐篇,看的吃貨口水直流啊!

糯米重油燒賣

這個燒賣和其他地方的燒賣不一樣,內陷是一糯米為主,加入肉丁和香菇丁,重油,一胡椒味為主,管飽。

舌尖上的武漢,早餐篇,看的吃貨口水直流啊!

蛋酒(米酒衝蛋)

米酒燒開後,衝在打好的蛋上,酒香和蛋香混合在一起

舌尖上的武漢,早餐篇,看的吃貨口水直流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