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過眼神 同是“積極廢人”?

“佛系”、“隱性貧困人口”的風頭剛下去不久,“積極廢人”又來了。

人們給“積極廢人”的定義是“指那些很愛給自己立flag,但是永遠做不到的人,這類人心態積極向上,行動上卻宛如廢物,他們往往會在間歇性享樂後恐慌,時常為自己的懶惰自責。”這一熱詞在網絡一經傳播立刻掀起熱議,不少年輕人表示“沒錯是我”、“扎心了老鐵”。

確認過眼神 同是“積極廢人”?

  大數據分析

  傳播趨勢

確認過眼神 同是“積極廢人”?

確認過眼神 同是“積極廢人”?

如上圖所示,話題熱度於5月8日陡然上升,當日16時達到聲量最大值,隨後話題熱度下降明顯。

  口碑熱詞

確認過眼神 同是“積極廢人”?

口碑熱詞方面,非敏感高頻詞有“行動”、“喜歡”、“堅持”等,敏感高頻詞有“急功近利”、“廢物”、“懶散”等。

  媒體觀點

紅網:“積極廢人”不該成為年輕幹部的“新標籤”。我們不能用思想上的假“積極”自我催眠來代替行動上的真“落實”。“虎頭蛇尾”的行為習慣只能讓“積極性”成為掩蓋自身“懶惰性”的遮羞布。仰望星空,更要腳踏實地,如此才能無愧黨和人民的重託和希望,在最好的年紀,綻放出最美的青春色彩。

中國青年報:要想避免自己成為“積極廢人”,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執行力。對那些要寫畢業論文的大學生來說,不開始搭個框架、寫個緒論,後面的論文內容是不會自己平白無故生出來的。對那些想健身減重的人,不到健身房舉鐵,不在跑步機上跑個四五十分鐘,又哪裡談得上取得成果呢?萬事開頭難,堅持下去則更難。

確認過眼神 同是“積極廢人”?

  復興觀點

我相信對於“積極廢人”這個詞感同身受的人絕對不在少數,大部分則出現在年輕人身上,尤其是當代大學生群體。但要清楚一點,“積極廢人”並不是實際上的“廢人”,他們並不是沒有完成事情的能力,而是缺少行動力。

以具體事例來說,如若“積極廢人”的團體立一個要減肥的flag,即使辦好了健身卡也不會去幾次,因為減肥於他而並非必須完成的事情。如果這個目標是完成畢業論文,或許他們在論文deadline的前幾天才開始動筆,但是因為畢業的壓力總歸會在deadline前完成。所以說,能力是有的,而且能在短時間內完成論文也需要不小的“功力”。所以實力是有的,缺少的是驅動力。

確認過眼神 同是“積極廢人”?

另外,不要認為“積極廢人”們是理所當然地享受本該做事時間的享樂,其實他們內心也是焦慮的“知道自己有任務沒有完成,但是沒到沒到最後關頭就是不想做,只能緊張地玩手機”不少網友表示都是這種狀態。

換個角度來看,為什麼“積極廢人”要給自己立明知道不會完成的flag呢?明知道自己在某些方面需要改變,所以立一個目標來提醒自己,但這個目標往往會被自己的惰性推倒。立flag、推倒、內疚、再立flag……如此循環往復,不管給自己設定多少目標,但仍在原地踏步。

那麼“積極廢人”應該如何自救呢?實際上惰性非常可怕,或許給自己注射了無數強心劑,催促自己上進但是一個放棄的念頭出現,都會被擊垮,“萬事開頭難”正是如此。如果說做事不再追求馬上看到結果,能夠接受自己一點的一點的進步,那麼在進展的過程中總會感到幸福。或者,在自己完成每一項目標之前給自己一點儀式感,讓這件事情變得和畢業論文一樣有重量,或許能夠讓自己變成“積極人”。

文/王娜

圖/網絡


確認過眼神 同是“積極廢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