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9步助你獲得行動力,把想法變成現實

我們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想法,青春的誓言總是會掛在嘴邊。每個人都有自己內心真正想要追求的世界,每個人都大致有自己想要成為的那個人(或者是某個偶像,或者老師、作家、詩人、設計師、攝影師等等)。

真的步入社會時,我們總是會有太多的想法,每天都是在匆匆忙忙中度過。看起來是那樣的忙碌,可是當自己靜下來的時候,卻會發現自己也不知道在忙一些什麼。自己都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感。

心理學家9步助你獲得行動力,把想法變成現實

所以我們經常會感到自己有很多目標,有很多想完成的事情,想要學習的技能,突然打滿雞血,覺得對生活充滿美好憧憬,然後就做一堆計劃,並且都想好了願望實現後的美好體驗。

然後一個月、半年、一年過去了,目標還只是目標。隨著時間的流逝,年紀的增長,發現自己並沒有真的完成了哪個目標。自己的生活並沒有發生任何改變,該看劇的看劇,該宅的宅,該虛度的虛度。

如果你中槍了,那你很有可能就是所謂的“積極廢人”。這個看似褒貶同體的詞,是什麼意思呢?大意是說:那些心態積極、對努力抱有幻想,但行動力上宛如“廢人”的人。

心理學家9步助你獲得行動力,把想法變成現實

那麼,如何科學地做一個更努力的人?改變“積極廢人”的狀態了?

心理學家提出了9條提升行動力的建議:

1、別讓想法只是想法

有了好的想法,千萬別憋在你的心裡,也不要想著自己去實現。無論你自認為這個創意已經被你計劃的多麼完美,總有考慮不周的地方。

有句俗話非常適合:“一人計短二人計長 三人計全”。找幾個信得過,又有想法的朋友,說出你的想法,不要害怕你的創意會被朋友竊取,每個人擅長的領域不同,而且現在創業缺乏的並不是創意,而是一個完善可行的創意。

學會與當下重新建立聯繫,不再胡思亂想那些過去沒做到的、以及未來能做到的。面對此刻,開始考慮如何實現目標、解決問題。

2.學會向他人負責。告訴很多人你要做的事,或者讓你要做的事和其他人有所結合。你會為了向他們負責,提升行動力。

3.對自己負責。深入瞭解自己,挖掘自己的價值在哪裡,從而找到行動的動機。但這對新手會有點難。人們不容易客觀評價自己,但時間長了你會懂得如何向自己內心的標準負責。

4.放鬆一點。不要把目標想得太重要,這會嚇得你不敢行動。

5. 列下你要做的事,但一定要短。篩選重要的任務、客觀評估實踐本身就是能力,千萬不要心血來潮寫很多,你因為覺得做不完而放棄的。

6.即便這樣,只需要做完剛才那個表上最重要的2-3件。

7.把注意力集中在“怎麼做好呢?”,而不是“要是xxx發生了我可怎麼辦呢?”,不要把注意力放在消極假設上,那會影響你做事的情緒和信心。

8.點燃你的激情。當你有帶著活力與激情往前衝的時候,好運與拼搏也會助你前行。

9.從小事做起。先把最簡單的事完成,你已經是個行動者了。從小事一步一步積累,慢慢你就會發現自己想要的城堡,已經被你一磚一瓦建成。反之,只是想象著自己目標實現的樣子,而不願意從小事付出,那目標最後永遠只是目標。

心理學家9步助你獲得行動力,把想法變成現實

我們多多享受自己生命的活力。在向每一個目標攀登的過程中,會感受到自我提升的樂趣。為了變成更好的自己來不斷的增強自己的能力。

只有通過一步一步的實現,才能遇到更好的自己,生活本就是一個不斷積累,不斷成長的過程,如果只把夢想留在想象中,是沒有辦法掙脫現在的深淵,而變得更好的。

在實現理想的道路上我們必須重視實幹精神的培養,當腳堅實地踏在祖國這片土地上時,我們應該讓自己去闖蕩,去實踐。真理是靠實踐的,經驗是靠積累的,教訓是靠總結的。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當我們沒有大膽去嘗試解決問題時,我們沒有權利說問題的難易。敢闖敢幹,大膽實踐,問題才會逐漸解決,知識才會逐漸積累,能力才會逐漸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