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史話之不變兄弟凱萊和希爾維斯特

我們對於數學應該怎麼去看待?數學應該像一個從遠處一眼就看見的美麗鄉村,人們能夠在其中漫步,詳細研究一切山坡、峽谷、小溪、岩石、樹木和花草。然而就像對其它事物一樣,對於數學的美,我們只能意會,不能言傳。這段話來自我們本文的主角之一--凱萊在擔任英國科學促進協會主席的就職演說,這段話很好地詮釋了數學,也詮釋了凱萊的工作。作為一個產出豐富的數學家,凱萊完全可以與歐拉、柯西比肩。而他在不變量理論上的同志希爾維斯特則與他完全不同,兩個人正好在學術上互補。今天科普君就來說說這兩位。

數學史話之不變兄弟凱萊和希爾維斯特

數學史話之不變兄弟凱萊和希爾維斯特

凱萊和希爾維斯特

阿瑟·凱萊於1821年出生在英國的里士滿(不是美國那個,其實美國那個里士滿也是從英國借的名字,屬於山寨。美國有很多這樣的地名,比如紐約,英國有個約克郡,所以美國的就叫新約克),他的祖上據說很顯赫,不過他的父親只是一個在俄羅斯從事貿易的商人。在凱萊8歲的時候,他的父親退休了,回到了英國,凱萊被送去一個私立學校。14歲的時候又被送去倫敦的國王學院。凱萊在很小的時候如同高斯一樣,顯露出了卓越的數學才能,他十分擅長數值計算,並且把這些計算當做娛樂。凱萊的老師們一致認為他是一個天生的數學家,在這點上,伽羅瓦就很悲催。凱萊在17歲的時候進入三一學院學習,他在大學期間最愛做的事情是讀各種古典小說,但是他並沒有將數學落下。大學三年級的時候,主考人因為他的數學太好了,而在他的名字下面畫了一條線,意思是"在第一名之上"的最出眾的一類人。凱萊大學畢業後又在學校當了3年的特別研究生和助理導師,在那幾年中,他一共發表了25篇論文。這些論文規劃了他以後將近50年的研究生涯的方向,包括n維幾何、不變量理論、平面曲線的枚舉幾何學以及橢圓函數理論等。

數學史話之不變兄弟凱萊和希爾維斯特

三一學院

25歲的時候,凱萊離開了三一學院,去了一個律師協會,在經過3年的學習和實踐後,他在28的時候當上了律師。然而他並不喜歡這個職業,即使在從事律師的苦役般的14年生活中,他也不斷地進行數學研究,一共發表了兩三百篇的數學論文。我們把凱萊先放一放,轉頭再來看看他的搭檔希爾維斯特的成長曆程。

詹姆斯·約瑟夫·希爾維斯特於1814年出生在英國的倫敦,他是個猶太人。跟凱萊一樣,希爾維斯特也從小就顯示出了不一樣的數學天賦。15歲的時候,他進入利物浦的皇家學院,在那裡他學習了兩年,然後轉入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不過由於生患重病,他中斷了學業,直到23的時候才通過了數學榮譽學位考試。1838年,希爾維斯特擔任倫敦大學的自然哲學教授,沒過幾年,他又去了美國,擔任弗吉尼亞大學的數學教授。但是他無法忍受在美國的遭遇,過了一年就回到了英國,去做了保險精算師(看到沒,學數學的可以轉很多很多行業的,大家一定要努力學好數學啊),但是他還是私底下招收了幾個學生,教授他們數學,其中包括著名的弗洛倫斯·南丁格爾。希爾維斯特的精算師生涯雖然維持了將近十年,但是他並不快樂,於是在1850年,他也獲得了律師資格。兩個偉大的數學家居然因為律師而走到了一起,開始了他們數學史上的一段金牌搭檔的佳話,著名的"不變量理論"就是從此開始發揚光大的。另外一個小八卦,凱萊和希爾維斯特站在一起的時候,有點像金庸小說《鹿鼎記》中的瘦頭陀和胖頭陀。

數學史話之不變兄弟凱萊和希爾維斯特

聖約翰學院

不變量理論最早是在1841年由布爾發現的。布爾觀察到每一個代數方程都有一個判別式,當方程有兩個或更多的跟相等時,這個判別式等於零。那麼每一個方程的判別式,當其中的x用相關的y來代替時,是否除去一個只依賴於變換系數的因子外,判別式保持不變呢?結論是肯定的。那麼除了判別式外,是否還有其他的係數組成的表達式具有在變化下不變的性質呢?答案也是肯定的。凱萊在這一點上開始深入研究,1845年,他的論文《論線性變換理論》標誌著他開始進入了這一領域。這個領域在剛開始出現的時候,似乎並沒有什麼用,但是到了後來,包括黎曼、裡奇、萊維-齊維塔、李和愛因斯坦他們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從代數不變量理論開始的,而凱萊和希爾維斯特是這個理論真正的奠基人。


數學史話之不變兄弟凱萊和希爾維斯特

不變量理論

1850年代開始,凱萊和希爾維斯特發展了更一般的代數形式變換理論,而矩陣是他們手中極為有效的工具,矩陣代數於是被確立出來了。矩陣這個名詞是希爾維斯特在1850年首次引進的,他稱一個m行、n列的陣列為"矩陣"。而凱萊則是首先將矩陣作為獨立研究對象的數學家,他從1855年起就發表了一系列的矩陣研究論文,奠定了矩陣論的基礎。特別是1858年他發表的《矩陣論的研究報告》一文,在這篇論著中,凱萊定義了零矩陣、單位矩陣、逆矩陣、矩陣的特徵方程和特徵根,建立了矩陣的各種運算,同時推導了許多關於矩陣性質的理論,其中就有著名的凱萊-哈密頓定理。


數學史話之不變兄弟凱萊和希爾維斯特

矩陣運算

1863年,由於大學法規的變化,凱萊被任為劍橋大學純粹數學的第一個薩德勒教授,直至逝世。同年,希爾維斯特被法國科學院選為通信院士。

凱萊的著作十分豐富,共發表了數學論文大約966篇。他的數學論文幾乎涉及純粹數學的所有領域,全都收集在共有4開本13大卷的《凱萊數學論文集》中,每卷約有600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