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工一年的項目要重談,馬哈蒂爾要跟中國“翻臉”?

自5月10日馬哈蒂爾宣誓就任總理以來,馬來西亞內政外交的變化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經過不到一個月的調整,馬來西亞的內閣已基本建立,外交政策原則也基本確定,即“馬來西亞優先”(這也是馬哈蒂爾以往執政時的一貫主張)。

開工一年的項目要重談,馬哈蒂爾要跟中國“翻臉”?

5月10日,馬來西亞吉隆坡,92歲的反對黨陣營希望聯盟總主席馬哈蒂爾宣誓就任馬來西亞新一任總理。

用馬哈蒂爾的話說,所謂的“馬來西亞優先”就是新政府要重新審查前任政府的政治、外交遺產,凡是不符合馬來西亞利益的將全部放棄。新政府要優先考慮減少國家債務,保持國家經濟穩定發展。

為此,馬哈蒂爾政府以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為抓手,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新政。

在此背景下,馬哈蒂爾政府宣佈與中國合作的東海岸鐵路計劃要重新談判。

實際上,這一項目已經在2017年8月開工建設,項目總額高達550億馬幣(約人民幣883億元),主要由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貸款,這也是馬來西亞目前最大的項目。▼

開工一年的項目要重談,馬哈蒂爾要跟中國“翻臉”?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馬哈蒂爾表示:“該項目將對我們的經濟造成極大傷害。”

馬來西亞政府的這一決定讓不少人擔憂中馬關係橫生變數,中馬關係會由此走上下坡路嗎?

中馬關係根基穩固

中馬關係自1974年建交至今已經較為成熟,雙邊關係的根基較為穩固。尤其是近五年來,兩國在政治、經貿、投資、人文交流、安全防務、地區事務、戰略溝通等領域的合作已經達到了較高水平。

中馬領導人對維護雙邊關係穩定發展有重要共識。中國將馬來西亞視為周邊外交的優先方向,而馬哈蒂爾則是中馬友好關係發展的推動者。在1981—2003年擔任總理期間,馬哈蒂爾率先反對“中國威脅論”,積極推動對華關係,使中馬關係步入正軌,進而發展成為中國與東盟國家關係中最重要的一對雙邊關係。

當前,馬哈蒂爾再度出任總理,雖然表示重談東海岸鐵路項目,但其對積極發展中馬關係持肯定態度。5月10日,馬哈蒂爾就公開表態支持“一帶一路”建設。14日,馬哈蒂爾對馬來西亞外交部秘書長拉姆蘭•易卜拉欣做出指示:“我們與中國的密切關係將繼續發展。”

開工一年的項目要重談,馬哈蒂爾要跟中國“翻臉”?

另一方面,中國與馬來西亞的經貿聯繫緊密,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相互依賴。早在2013年,中馬雙邊貿易額就達到了1060億美元,馬來西亞是繼日本、韓國之後,第三個與中國的雙邊貿易額超過1000億美元的亞洲國家。近年來,儘管雙邊貿易有所減少,但也保持在960億美元的高位。

在投資方面,新加坡星展銀行(DBS Bank)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對馬來西亞的直接投資為23.6億美元,佔其外國直接投資(FDI)總額的7%,在投資來源國中排名第七。經濟學人智庫報告稱,2017年馬來西亞是中國海外直接投資的第四大目的地。

開工一年的項目要重談,馬哈蒂爾要跟中國“翻臉”?

人文交流方面,馬來西亞是中國遊客出境旅遊的主要目的國之一,每週有420班航班往返於中馬兩國之間,馬來西亞已成為中國遊客在全球消費的第9大市場,兩國民眾對深入瞭解對方國家興趣濃厚。

教育交流方面,中馬兩國間的留學生交流項目逐年增多,留學生數量也日益增加。中國廈門大學已在馬來西亞設立分校,推動兩國的教育交流達到新的水平,人文交流合作正成為中國與馬來西亞關係的新支柱。▼

開工一年的項目要重談,馬哈蒂爾要跟中國“翻臉”?

目前,中馬民眾對對方國家的認知均較為積極正面,中馬雙邊關係發展有深厚的民意基礎。

基於此,我們有理由認為,中馬關係的根基依然穩固,友好發展合作的大局不會改變。

未來合作領域廣泛

未來,馬來西亞對華政策不會有大幅調整,中馬關係雖然不會一帆風順,兩國合作的重點領域也可能與納吉布政府有所不同,但在馬哈蒂爾主政大局的情況下,未來中馬兩國仍可能在多個領域加強合作。

加強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框架下的基礎設施與產能合作。

經濟發展是馬哈蒂爾政府最重要的事務。為實現2020宏願(馬哈蒂爾在1991年提出要以“在2020年成為先進國”為國家發展目標),馬哈蒂爾政府未來必將全力招商引資,不斷改善投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互聯互通、電子商務仍將是未來中馬兩國合作的重點。只不過,馬來西亞可能更強調“馬來西亞優先”,要讓當地民眾獲得更多實惠。

開工一年的項目要重談,馬哈蒂爾要跟中國“翻臉”?

▲ 2017年12月6日,馬來西亞SuperAnt超能螞蟻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國首家上市電商服務公司Eget熙浪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共同推動中國-東盟跨境電子商務貿易。

近日,馬來西亞柔佛州國際商貿、投資與公共事務行政議員潘偉斯就明確表示,柔佛州政府歡迎來自包括中國在內的投資,但呼籲進駐的外資企業給本地人創造就業機會,並進行技術轉移,同時讓當地企業或人員在相關工業的下游發揮作用。

加強戰略溝通,就地區熱點問題交換意見。

馬來西亞是東盟的重要國家,馬哈蒂爾對推動東盟共同體發展,以及推進東亞地區的一體化建設有自己的獨到見解。

馬哈蒂爾認同中國在東亞地區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也希望與中國進一步加強密切的溝通與合作。

在地區合作問題上,馬來西亞不會忽視中國的作用。未來,兩國可能就東盟共同體建設、地區互聯互通、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東亞一體化進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亞太自貿區、地區安全架構等地區熱點和戰略問題進行溝通交流,進而引導中國東盟關係發展,引領地區合作。

加強海洋合作。

海洋合作是中馬全面戰略伙伴的重要支柱之一。冷戰結束以來,中國與馬來西亞在南海問題上保持了默契的溝通與合作。馬哈蒂爾上臺以來,雖然聲稱將就南海問題重啟相關談判,但作為資深政治家,馬哈蒂爾深知南海問題的複雜性,也十分清楚維護中馬合作的重要意義。

開工一年的項目要重談,馬哈蒂爾要跟中國“翻臉”?

在南海問題上,馬哈蒂爾很可能延續馬來西亞一貫的政策,即低調、不爭吵,與中國保持密切溝通、支持中國的相關合作倡議,依靠東盟維護南海和平穩定,反對南海問題國際化,竭力避免軍事衝突。

南海問題不會成為中馬關係的絆腳石。相反,在馬哈蒂爾執政下,中馬兩國還可能在防務合作、海事交流與海上安全機制磋商等領域取得突破。

繼續加強人文交流。

人文交流已經成為中馬關係的穩定劑,不論哪一位總理主政馬來西亞,中馬兩國間的人文交流將保持慣性,繼續向前。

未來五年,馬哈蒂爾政府仍將會推動兩國教育合作、人才交流、旅遊合作、宗教文化交流、青年交流深入發展。

開工一年的項目要重談,馬哈蒂爾要跟中國“翻臉”?

撰文 / 駱永昆(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