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風、生活、情誼,首屆學子的憶念

權威發佈,讀懂蘇警。

学风、生活、情谊,首届学子的忆念

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美好憶念,我最難忘卻的記憶就是在江蘇省公安學校學習的時光,許多情景時常浮現腦海,令人回味。

学风、生活、情谊,首届学子的忆念

濃厚的學風。我們是1978年公安學校(簡稱“公校”)覆校後招收的第一屆學生,分為大專文科一、二、三班和外語、化學、無線電班,另外還有3箇中專班, 我在文科一班。由於那年是恢復高考的第二年,我們這批原無上大學希望的青年,突然間有了重新上學的機會,大家都非常珍惜和感恩。因此,從入學開始,同學們就表現了強烈的求知慾望,自覺把學習作為第一己任。那時電視少見,網絡也不發達,唯一學習途徑就是聽課、看書。所以,大家首要是認真聽好每一課。無論是文化課還是專業課,很少有遲到、早退、曠課現象,也聽不到交頭接耳閒談的聲音,大多順著老師的講課思路,邊聽、邊記、邊思考。課後,還要相互比對筆記,鞏固學習知識。遇有知名專家、學者舉辦講座時,有的同學先人一步,早早就到教室佔好位置,恭恭敬敬等候聽講。一次,北京大學費孝通教授應邀來校作社會學講座,全校師生慕名而至,整場報告近3個多小時,無一人隨意走動,有的甚至連上廁所的時間都不願浪費,生怕漏聽一句內容。讀書是那時大家共有的嗜好。學校圖書館是我們愛去的場所,但因場地有限,容納人員不多,大多數人只能借書回教室或者宿舍閱讀。每天下午,圖書館窗口都會排起長隊,站滿等待借書的同學。像中外名著、名人自傳,以及黨史、法律類圖書最為熱門,有時要等上幾個星期才能借閱到手。不少同學還善於自學,注重積累。當時,晨讀是校內一道亮麗的風景。每當出完早操,就有一批同學捧起書本,到校園內外或者菊花臺上下讀書背詞;遇到颳風下雨時,就把教室、走廊、食堂等場所利用起來。據說有位外語班的同學為了熟記英語詞典,背一頁撕一頁,一本詞典撕完了,書上單詞也全記住了。下午和晚上自習時間,大家更是惜時如金,就像是暗中比試一樣,誰都不願多說一句話,更不願早睡一會覺,全神貫注忙著自己學習事務。正是在這種學習氛圍的薰陶下,我也逐步養成良好學習習慣,順利完成各項學習任務。

学风、生活、情谊,首届学子的忆念

樸素的生活。我們入學那年,國家正處改革開放初期,經濟總量小,基礎設施落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較低。加之學校又是重新選址搶建起來的,教學設施不夠完備。這一基本國情和校情,決定了我們學習條件是比較艱苦的。記得剛入學時,學校從南到北只有一條百十米長的新建水泥路面,另有1幢綜合樓、3幢學生宿舍、1個食堂,還有2幢尚未完工的教師宿舍,路邊沒有樹,地上沒有花草,整個校園顯得荒涼冷清。面對這樣的環境,我們沒失意、不抱怨,而是在老師的帶領下,邊學習、邊勞動,自己動手植樹種草、鋪墊操場。經過半年多的努力,校園路邊的樹種起來了,地上的花草長出來了,活動操場鋪墊成功了,我們也有了成就感。以至畢業後,每當同學聚會或者遇到學弟學妹時,我們都會自豪地談起這段往事。教學設施簡陋是當時學校的現狀。那一階段,學校師資不足,教學設備匱乏,經常採取上大課和輪流做實驗的方式解決燃眉之急。以我們文科班為例,雖然分了3個班,實際上是在一個大教室裡上課。教室場地不大,更沒有空調,每次上課都是人挨著人,既擁擠,空氣質量也不好,一年四季都要開著門窗。還有一次我們上刑事照相課,需要自己動手沖洗照片,學校只有1個暗室,我們三個班的同學只好按班級、組別輪換操作,有的要等到深更半夜才能完成作業。尤為難忘的是,生活節儉是我們這屆同學的常態。由於那時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國家免除了我們上大學的學雜費,還資助困難同學助學金。助學金分三等,按月發放,一等18.7元,二等14.7元,三等13.3元,除少數帶薪上學和家庭經濟條件好的同學外,其他同學基本上都能享受。在當時,這筆費用相當於一個學徒工的工資,也是大多數同學的主要生活來源,大家普遍精打細算,省吃儉用。如每天遇到的吃飯問題,學校食堂供應的是早上稀飯、饅頭和小菜,稀飯1分錢一碗,饅頭2分錢一個,一頓飯吃下來大約5、6分錢;中午和晚上有大葷、小葷、蔬菜,外加一個湯。大葷一角五分錢一份、小葷一角錢一份、蔬菜5分錢一份,湯免費。不少同學中午只買一個小葷、一份蔬菜,到了節假日才打個牙祭,買上一份大葷菜;晚上,依然以蔬菜為主。一個月下來,每個人的伙食費開支大約在8、9元錢左右,節餘下來的錢主要用來買書。買書也不敢往大書店跑,一般都是到價格打折的楊公井古籍書店去淘。我曾淘過的書籍就有范文瀾編撰的《中國通史》、北京大學歷史系編寫的《簡明世界史》、王力主編的《古代漢語》、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文學名著選評》、遊國恩等主編的《中國文學史》,以及新解禁的中外文學名著和一些字詞典。如今,這些書籍仍保存在我的書櫥中,每當看到它們,總是給我激勵、給我鞭策。

学风、生活、情谊,首届学子的忆念学风、生活、情谊,首届学子的忆念

三年公校生活培育了我們成長。我們在這裡增長了知識,鍛造了作風,學會了堅強,為日後勝任公安工作打下了基礎。對此,我們這一屆人將終身難忘!

信息來源 | 博物館

学风、生活、情谊,首届学子的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