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民間故事:溫涼河的傳說

溫涼河,原名“祊河”,是費縣境內最長的河流,發源於梁邱鎮西北、平邑縣太皇崮,也稱“大匡崮”,因流經古祊城而名祊河。河水四季溫暖,水質清醇,此水制酒,味道純厚,用此水煮藥,療效顯著。關於溫涼河的來歷,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


  人們都聽說大禹治水的故事吧,那是在盤古開天地的時候,天上有很多窟窿眼子,天河的水“嘩嘩”地往下淌,地上洪水氾濫,人們苦不堪言。後來有個叫“堯”的首領,派遣一個叫“鯀”的能人去治水,鯀花了九年的時間,沒把水治服。因為他只知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擋,只知造堤築壩,堵塞洪水,結果洪水沖垮了堤壩,水災反而更兇了,堯就把他殺了。

  後來“舜”當了首領,又讓鯀的兒子“禹”去治水。禹吸取了他父親的教訓,改變了做法。他根據不同的地形和山勢的走向,用挖山排水修渠、疏通河道的辦法,把水向外引,先後開出了長江、黃河和無數個大大小小的河流,把水引到大海里去了。據說,他和民工百姓一起勞動,帶著草帽,拿著鍬鎬,帶頭挖土、挑土,把腿上的毛都磨光了。他四處奔波,四海為家,多次路過家門都沒進去。有次他正從家門口經過,聽見兒子在哇哇地哭,也狠下心沒進家門。歷史上有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因此,人們尊稱他是“大禹”。

  那時,咱蒙山一帶,由於山巒層疊,山又高又多,水路不通,水災更加嚴重,蒙山最高峰——掛薪(心)崛子上都掛滿了淤柴。當時的費縣城四面環山,水排不出去,是個大淹子,成了東海的海岔子。傳說鍾羅山半山腰裡有個大鐵錨,有年,有個村民拾了一個很大的海螺,抱回了家。

  大禹就帶著一夥人在蒙山頂上安下營盤,治理這一帶的水患,他帶領老百姓在蒙山前開出一條河叫“治水”,現在叫“浚河”。又在鍾羅山前開出一條河叫“祊河”,現在叫“溫涼河”。在開這條河的時候可費勁啦,因為那時候,條件簡陋,沒有炸藥,大禹愁得茶飯不飲,徒步查看,想了很多法子,讓水向南淌不行,有汶山阻擋,往東流不行,有肖山阻擋。最後,大禹想出一個法子,在鍾羅山東邊二神山腳與小花山相接處,挖了一個大豁口子,把水引向北,跟治水匯合,才把積水排走了。“蒙山九回頭,費縣水倒流”的說法,就是從那時候形成的。

  據說,在大禹治水的時候,舜王的兩個妃子,一個叫娥皇,一個叫女英,聽說大禹治水有方,與老百姓同甘共苦,曾經三過家門而不入,非常感動,就再三懇求舜王,去給民工燒茶做飯,舜王被兩個妃子的行為所感動,就讓她們前去。娥皇和女英也沒有嬌氣,和大禹一樣,吃苦受累,起早貪黑,使民工們吃上了熱乎飯,喝上了乾淨水,治水的勁頭更大了。

  大禹花了近十三年的時間,終於把天下的水治好了,開出了片片良田,老百姓安居樂業,人們在感謝大禹英雄的同時,也牢記娥皇、女英的名字。

  治水任務完成以後,在人們收拾傢什迴歸的時候,大鍋裡還剩下不少熱水。沒用啦,娥皇和女英把鍋一掀,“嘩啦啦”把熱水倒在地上。說也奇怪,就在她們倒水的地方,冒出一眼清泉來,泉水翻出的水花像串串珍珠,還冒著熱氣,嚐嚐清香甘甜。泉水從大匡崮頂順勢而下,與梁邱境內的地表水匯合,流入祊河。從此,祊河的水左邊的涼,右邊的熱,人們就將祊河改叫“溫涼河”。據說住在河右邊的人因為常飲此水,大都健康長壽。傳說乾隆下江南時路過祊河,還留下一段傳說故事呢。

  據史書記載,大禹確實在蒙山一帶治過水,並在此安營紮寨,去治徐淮之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