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洲里”與“滿洲”有什麼歷史?

人手一拾

滿洲本來是部族的名稱,而非地名,指的就是滿清的建立者滿族。

《清太祖高皇帝實錄》中記載:“滿洲一詞,來源未久,表示部族之號,若肅慎、勿吉、女真,非地名也。”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滿洲”具有了地理名稱和民族名稱的雙重意義。而作為地理名稱,“滿洲”就是指今天的中國東北地區。


而有趣的是,就是在中國東北地區,還有一個城市,名叫滿洲里。滿洲里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的西北地區,它東依大興安嶺,南鄰呼倫湖,西邊出境就是蒙古國,而向北則是俄羅斯聯邦。滿洲里位於中國、俄羅斯、蒙古國三國交匯之處,融合了中俄蒙三國的風情,因此也有“東亞之窗”的美譽。


今天的滿洲里,是由呼倫貝爾市代管的內蒙古自治區直轄縣級市和內蒙古自治區計劃單列市,是一個準地級市,也是中國最大的陸運口岸城市。滿洲里的興起,與河北省省會石家莊非常類似,都是由於鐵路的修建,成為鐵路上的一個重要的站點從而發展起來的。

滿洲里的原名是“霍勒津布拉格”,蒙古語的意思是旺盛的泉水。1901年,東清鐵路修建於此,由於這個站點是俄國進入中國東北地區,也就是滿洲地區的第一站,因此被沙俄用俄語命名為“滿洲里亞”。音譯為漢語,則被稱為滿洲里,從此,滿洲里成為了這座城市的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