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波2011年亞洲盃為何不用鄭智邵佳一李瑋鋒?

我不是小孩請別拿糖敷衍我

高洪波一期的國足讓人充滿爭議,其實在亞洲盃之前,國足的優異表現足以載入歷史,東亞杯3-0戰勝韓國,不僅打破國足30多年不勝韓國的歷史,還創造了中韓之戰的最大分差紀錄。

除此之外,高洪波的國足還曾1-1戰平德國,1-0戰勝法國,特別是贏下世界冠軍法國,更是讓中國球迷為之一振。那個時間應該是國足、高洪波和球迷三者之間的蜜月期。

那時高洪波還在倡導並實施國足年輕化的戰略,鄧卓翔、張琳芃、榮昊、於海等年輕球員,都成為這支高家軍的核心。

此外中國足協和高洪波簽署的合同裡最重要的成績要求是要求2014年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出線,除了這一個重要的成績要求外,對其餘賽事均沒有硬性的成績要求。

根據這個原則,高洪波自然放棄了已經31歲的鄭智、邵佳一,以及33歲的李瑋鋒。但沒想到,糟糕的亞洲盃成績這卻成為了高洪波下課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局觀

高洪波這屆國家隊用人倍受詬病,但是每個主教練用人思路不一樣,所以,他這麼挑選國足隊員必然有他的用意。

首先,從年齡來講,鄭智,邵佳一,當時已經31歲,而大頭已經33歲,雖然從經驗和當時他們三個的身體狀態來說也算是當打之年,但是高洪波如果是因為考慮到2014世界盃預選賽以及更遠的世界盃來說,也勉強說的過去,當時這支國家隊年齡最大的應該是曲波、楊昊、杜威這樣的球員,基本都沒有超過30歲。


公公你眼太尖

高洪波2011年亞洲盃的失利,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被足協坑了!

因為當時中國足協與高洪波簽署的合同裡最重要的成績要求是要求2014年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出線,除了這一個重要的成績要求外,對其餘賽事均沒有硬性的成績要求。

所以高洪波從上任起不論是球隊組建、集訓日期,熱身賽對手選擇乃至球隊技戰術打法始終是把2013年的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乃至2014年世界盃作為最終目標的。

所以在高洪波上任後,熱身賽的對手基本上由兩部分組成;日本、韓國、伊朗、沙特等中國隊可能在世界盃預選賽遭遇的亞洲一流強隊和德國、法國、巴拉圭等中國可能在2014年世界盃上遭遇的國際強隊。

而在球隊組成上,高洪波也基本排除了30歲以上的老將,因為這些人到2014年時已經都在34歲左右,基本無法為國征戰世界盃了。按照高洪波本人的說法,如果中國隊2014年世界盃預選賽亞洲區能夠順利出線的話,在確定出戰2014年世界盃大名單時將不再考慮年齡因素,而是完全按照當時的球員狀態決定。

也就是說,在高洪波的國家隊計劃中,鄭智、邵佳一、李瑋鋒等球員如果狀態保持的好的話,是可以代表國家隊參加2014年世界盃正賽的。

但令人遺憾的是,高洪波的這個宏大的計劃完全沒有展開的空間。

2011年亞洲盃前,高洪波反覆跟足協確認,足協也再三跟高洪波保證:2011年亞洲盃以練兵為主,沒有任何成績要求!

因此高洪波才敢在亞洲盃首場二比零完勝科威特的情況下第二場進行大規模的球員輪換,並主動將第一場的控球打法改為防守反擊打法,結果零比二完敗卡塔爾。

在高洪波看來,既然亞洲盃完全是以練兵為主,那麼趁此機會考察邊緣球員和球隊戰術是再成熟不過的舉措了。但他沒想到的是,亞洲盃小組出局最終成為了他下課的罪狀……

高洪波下課後接受採訪時曾經說過,如果足協早告訴他亞洲盃成績不佳就會下課的話,他肯定會帶上當時國內實力最強的球員,死磕卡塔爾,但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他願意承擔責任……


皮耶霍

其實不止20011年亞洲盃不用鄭智邵佳一等一眾老將,高洪波自09年掛帥以來就開始大範圍啟用新人,不再使用老將,因為高洪波上任後他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帶隊衝擊2014年巴西世界盃,只是足協在到世界盃預選賽開打之際,讓高洪波下課了,很遺憾也很可惜,高洪波兩年來精心打造的球隊,眼看著離夢想又近了一步卻突然戛然而止。

到現在我還清楚記得高洪波使用過的主力陣容:門將楊智,後衛線李學鵬,杜威,馮瀟霆,張琳芃,後腰是趙旭日和楊昊,中場鄧卓翔,左邊衛於海,右邊衛曲波,前鋒郜林,在高洪波時期也只有曲波算是一位老將,其他都是年輕球員,這些球員大部分到現在還是俱樂部的主力。

高洪波當時的目標一心想到衝擊世界盃,在2011亞洲盃時他喊出了練兵的口號,這讓他陷入輿論之中,拿亞洲盃練兵有點過。2011亞洲盃中國隊小組被淘汰,高洪波為他的練兵說付出了代價,這也成了他下課的導火索。

高洪波的執教能力在國內算是頂尖的,他帶領的國足也確實打出了一些高水平的比賽,只是足協沒有給他真正展示才華的機會。高洪波的缺點也很明顯,性格高傲孤僻,在國家隊不啟用鄭智等一眾老將,他在執教俱樂部時到最後也都不歡而散,這都是他的性格使然。

不管怎麼說,高洪波還是一個讓人尊重的主教練,在2018世界盃國足瀕臨淘汰之際高洪波勇敢站出來,並帶領國足打進十二強賽,就憑這一點,此生不黑高洪波!


盾構小楠

作為科技達人,回答一下你的問題!

筆者算是半個球迷吧,看英超和意大隊,昨天看意大利出局了,感覺好意外!

來到正題,筆者認為高指導是個有能力的人,他可能認為國足缺少的是團結與拼力,以往打得太保守望,以某球員為主的打法並不適合整體的發展。但高指導的想法可能不一樣,從高一期看,他全部招的是新人,在國家隊的配合打法都會努力拼位置,記得當初的鄧卓翔也是被挖掘的人才,只可惜後期傷病害了自己了。

對於題主問的,不招鄭智、邵佳一、李瑋鋒也是有原因的,高指導主要為國足的未來年輕化考慮,再說當初高也是打熱身賽為主,招這些隊員不太合適。而高二期打世界盃預選賽時,除了第一場打韓國隊時 招了鄭智,後面也沒有招,主要看位置與大家的配合程度。高是個有想法的人,當然它帶國家隊是看的更遠,而不是眼前的利益吧。

我們的國足也是需要年輕化球員的,假如這次能進世界盃,那我們能走多遠呢?所以還是先培養吧。


科技匯談

個人猜測是為了清除球霸。一隻球隊主教練必須擁有絕對的話語權,生長在中國足球圈的高洪波深深懂得。


彝家小夥

高洪波在09上任就明確自己的目標是為了14世界盃,也就是14世界盃預選賽,而09到14年有5年時間,他要想到到了14年世界盃的時候的國家隊的年齡結構,所以在09年剛剛上任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棄用了鄭智、李瑋峰和邵佳一,從而大面積的提拔新人

附上東亞杯大名單

曾誠23歲 關震 25歲 楊智27歲 杜威27歲

孫祥28歲 馮瀟霆 24歲趙鵬26歲汪強25歲

張琳芃 20歲何楊27歲 黃博文 22歲

鄧卓翔 21歲 楊昊26歲 榮昊 22歲

劉建業 22歲 趙旭日24歲 閻峰 27歲

武磊18歲 曲波28歲 郜林23歲

姜寧23歲 楊旭 22歲

年齡最大的也就只是28的曲波,最小有才剛剛成年的武球王(前年裡皮從中甲提拔新人一頓狂吹,其實當時高洪波也幹過卻沒人管)由此可見高洪波不是已為14世界盃布謀了,所以高洪波在09-11年就沒有招鄭智等三人,那麼在亞洲盃上就去招平時沒招過的,沒在高洪波的指揮下踢過一場比賽的,還會要嗎?而且亞洲盃的開始前高洪波曾說過亞洲盃是為世預賽練兵的口號,所以只會用他全部提拔出來的那一波人。


qazxsw5

因為高洪波的問題,就是高洪波小心眼!高洪波在執教俱樂部時期無論成功和失敗都會和隊內的大佬球員有矛盾,執教時間也不會超過兩年,在長春亞泰下課和杜震宇,王棟,在貴州人和和孫繼海,在江蘇舜天和陸博飛,鄧小飛……絕對不是偶然!

其次,高洪波接手國家隊之後,國家隊在08奧運會之後沒有大賽任務,高洪波接手國家隊之後的東亞杯更是創造了國足參加該賽事最佳成績,加上後來的熱身賽小勝法國!都給了高洪波自我膨脹的信心!但是歸根到底都是友誼賽和熱身性質的比賽!但是後來到了正式比賽高洪波放棄了鄭智,孫繼海,孫祥,邵佳一,李瑋峰,馮瀟霆這些國內一流球員;任用了趙鵬,和幾乎受傷大半年沒怎麼踢比賽的楊昊,狀態下滑的鄧卓祥等人導致了國家隊參加亞洲盃有史以來最差的成績也不是偶然!還有高洪波的臨場指揮能力也很一般!

後來到了2017年國家隊踢12強賽,有人說沒有高洪波國家隊國家隊就沒有後面的12強賽,但是高洪波有功勞也不應該都是他的功勞,因為佩蘭的失誤只是兩個回合和香港踢成0比0而已!加上半個亞洲,中卡文化交流年也都是中國隊晉級的關鍵!看看到了12強正賽,高洪波的用人:杜威,顧超,姜寧,任航,楊旭哪個在俱樂部是主力?他們入選國家隊的標準是什麼?他用的人又有誰沒打臉!

高洪波的用人標準,就是他的嫡系,威信不能太高,至於實力才是其次,所以說最好的球員不能進國家隊,都是高洪波的個人問題!因為人格缺陷,任人唯親,小心眼才導致鄭智,李瑋峰,孫繼海,邵佳一,孫祥……這些當打之年的國腳報國無門!


忘情水愛七七

我是這麼分析的:高洪波2009年接手國家隊之後,就開始了年輕化的過程,很多大佬都棄之不用,並且在熱身賽以及東亞四強賽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鄧卓翔、榮昊、楊昊、張琳芃、趙鵬等新人成為國足主力。至於為什麼不用鄭智李瑋峰等大佬,高洪波有自己的小算盤,因為他不是一個能夠壓得住大牌球星的主帥,但又絕不允許手下質疑自己的執教水平,只好放棄有實力但又個性的球員。假如鄭智和李瑋峰能夠像剛進國家隊的新人一樣對高洪波感恩戴德,大表忠心,那他們進國家隊就不會有任何問題。可是這些中國足球大佬也好面兒,我是憑實力進國家隊,不是靠哪個主教練施捨,你不招我我也不會求你。

在2011年的亞洲盃上,以新兵為主的中國隊沒能打出熱身賽上行雲流水的配合,以十分蹩腳的表現結束了卡塔爾之行,為高洪波被卡馬喬替換埋下了伏筆。


YOKA2018

高洪波是個將才,但是絕非帥才!攻必勝,守必固!但是他只能在戰場上廝殺,不能運籌帷幄!他幾次下課都不是成績不行,都是倒在了人際關係,領導意志之上,所以,哪個俱樂部要想聘請老高做主教練,一定要配一個好領隊,幫老高擺平球場以外的一切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