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術失誤 馬其諾防線形同虛設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不久,德國重新崛起。法國又面臨著德國侵略的威脅。

鑑於大戰期間馬恩河和索姆河防線的經驗,法國軍界的貝當和甘末林認為:防禦可以贏得時間,以改變法國經濟和軍事上的劣勢。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法國開始修築馬其諾防線。這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防禦系統,其設計之周密,工程之浩大,配備之齊全,不能不令人驚歎。它南起與瑞士北部邊境城市巴塞爾相對的法國地界,沿萊茵河左岸朝北方向延伸,在法德兩國萊茵河開然邊界的北部盡頭折向西北。一直延伸到法比交界的阿登山區以南的梅蒙迪。1930年防線開工以後,數以萬計的技術工人和軍事工程師晝夜奮戰,到1937年竣工時,先後挖土1200萬立方米,耗資2000億法郎,相當於法國1919年到1939年全部國防經費的二分之一。

戰術失誤 馬其諾防線形同虛設

導致敦刻爾克大撤退的馬其諾防線一角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希特勒以強大的坦克、飛機組成的高度機動化部隊,迅速擊潰和佔領和波蘭、丹麥和挪威。1940年4—5月,比利時和法國已面臨德國的重兵壓境,亞歐危如累卵。然而,此時的法國統帥部認為,德軍攻擊重點將是馬其諾防線,因此將兵力著重部署在防線和色當以西到海峽的法比邊境上。法國防線的中央部分是森林密佈、道路難行的山區,法國視此為“天險"。法國統帥部認為,有了馬其諾防線,再加上阿登山區天險,法國的邊防可謂固若金湯,無須擔憂了。因此,大戰爆發後,幾十萬法軍按兵不動,整天吃喝玩樂,一片昇平景象。

戰術失誤 馬其諾防線形同虛設

作戰圖

然而,希特勒並沒有按照法國統帥部的預想行事。1940年5月10日凌晨,希特勒調集136個師,分ABC三個軍團,對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發動大規模進攻。德軍A軍團45個師從左翼發動主攻;B軍團29個師越過荷蘭和比利時,做為右翼插入法國,僅以C軍團19個師部署在法、盧邊界到瑞士的一條350公里長的防線上,虛張聲勢地對馬其諾防線作鉗制性進攻,迷惑和牽制了法軍。德軍的坦克部隊在俯衝轟炸機的配合下,猛攻從亞琛到摩澤爾河一線寬170公里的阿登山區。3天后,德軍突破了阿登山區的天然防線。40萬英法聯軍丟盔棄甲,被壓縮到敦刻爾克,前臨大海,後有追兵,狼狽不堪。馬其諾防線被德軍迂迴繞過,沒有發揮一點作用,徒費了大量人力物力。

戰術失誤 馬其諾防線形同虛設

馬其諾防線一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