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國家印了幾百萬億鈔票買下其他國家的金子,可以嗎?

亦正亦邪520

何為通脹。就是貨幣購買力因為貨幣超發導致購買力嚴重下降。產品價格暴漲。

黃金目前是以美元計價的。 理論上美元指數越好。價格越低。美元指數越低。價格越高。購買黃金需要支付美元。而不是支付本幣。除非是世界通用的支付結算貨幣。像美元。日元。歐元。中國目前也希望人民幣國際化。成為世界儲備貨幣。

一個國家發生嚴重通貨膨脹。本幣對美元嚴重貶值。一般意味著外匯儲備嚴重不足。你的本幣不斷印發。你印發幾百萬億元。 也是不行的。就是你印發更多。印發幾千萬億元也是不行的。就是你印發更多更多本幣。也是不行的。因為你印發本幣。你的外匯儲備還是那麼多 黃金購買力並沒有增加。增加的是你的本幣。只會加劇本幣貶值。打一個比方。從一萬本幣兌換一美元。貶值到一百萬本幣兌換一美元。

不斷印發本幣引發惡性通脹。紙幣成為廢紙。買一袋米或許就需要一麻袋的錢。只會加劇市場恐慌。引發搶購潮。引發資本外流 投資下降。經濟增加失速。 經濟崩潰。

一定的通脹有利於經濟發展。所以美聯儲歐盟日本貨幣正常化過程一直關注核心通脹率。那就是通縮對經濟沒有好處。但過度通脹依然不利於經濟發展。尤其是經濟滯脹通脹高企是一個巨大麻煩。


杜坤維

題主你好,這是你要的一百萬億的鈔票:

出產國是津巴布韋,別看這張鈔票面值100萬億,但它還不夠付印製這張鈔票的印刷費和紙錢。

如果一個國家印製了幾百萬億的鈔票,別說買其他國家的黃金,連一張衛生紙都買不到。

2001年的時候,100津巴布韋幣還能況換1美元,而到了2009年的時候,你需要10的31次方這麼多的津巴布韋幣才能換1美元。而宇宙中恆星的總數也才10的23次方顆。

國家濫印鈔票會導致惡性通貨膨脹,是對國民財富的公開搶劫,是一個國家主權信用崩潰的表現。想像一下,如果你存在銀行的1萬塊錢,今天還能買一個iPhone X,明天就只能買一粒大米了,相當於你的財富被快速清零了,這是一件多麼恐怖的事情。

而在當時的津巴布韋,這種情況則更為誇張,有可能上一秒鐘你在買摩卡還是拿鐵咖啡中遲疑了一下,下一秒鐘你手裡的錢可能連一杯白開水都買不到了。

在現行國際貿易結算體系下,你要買黃金,必須先把本國貨幣換成美元,因為美元才是被世界各國接受的支付貨幣。而一個國家濫發貨幣,無力維持其貨幣價值和匯率的時候,就會引發資本流出該國,因為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沒有人會傻到用手裡的美元,去換一張明天很有可能就會變成擦屁股還嫌硬的廢紙。

津巴布韋在上世紀80,90年代,擺脫英國殖民獨立前後,還是非洲最發達的地區之一,而2000年後,由於總統穆加貝強制沒收白人殖民者後代佔有的土地、農場分給黑人,招致西方國家的制裁,而黑人又不懂經營和管理,坐吃山空,最終導致國家金融經濟體系崩潰。所以近幾年還出現過白人農場主迴歸,黑人農民熱烈歡迎的搞笑一幕。

由於經濟的崩潰,津巴布韋被迫於09年之後,暫停使用自己本國的貨幣,而是使用一攬子外國貨幣來進行日常貿易活動的結算。包括美元、澳元、歐元、英鎊、日元、南非蘭特、博茨瓦納普拉、印度盧比,以及我們的人民幣,也就是說津巴布韋現的央行是一個形同虛設沒有發鈔權的央行,並不是津巴布韋央行不想自己發行貨幣,而是之前由於其濫發貨幣的惡劣前科,津巴布韋央行的信用已經破產,再也沒有人願意持有這種一不小心就變廢紙的貨幣。

一個主權國家居然把自己的貨幣玩殘到這步田地,也是空前絕後,因此,津巴布韋幣也被稱作為人類貨幣歷史上的恥辱。


鹹魚學院

這個問題可以從貨幣發展的小例子說起:

商品交易起源於是商品與商品之間的交換。如果有3種商品(蘋果、桔子、梨),每兩種商品之間都產生一個交換比例,這樣將會產生3個相對價格,即a個蘋果可以換b個桔子、c個蘋果可以換d個梨、e個桔子可以換f個梨。這僅僅是三種商品情況,如果商品種類增多,這個交換比率數量將會迅速擴大,比如100種商品,交換比率將會有99*100/2=4950種相對價格(這是一個排列組合)。

由此可以看出,商品交易變得非常困難,這其實還沒有考慮交易者能否直接找到交易的對手方,即一個人想用蘋果交換桔子,但有桔子的人不想要蘋果,只想要梨。

在此背景下,一般等價物應運而生,即一種商品可以交換任何一種其他商品,而每種商品的價格都用這種商品的交換比率來衡量,那麼100種將會只會產生99種交換比率,數量大幅減少,交易難度大幅降低。

然而,問題又來了,大家每次購物,都得帶著這個一般等價物(有些一般等價物很重,甚至不好分割),攜帶不方便,於是就產生了信用貨幣,俗稱鈔票。在很長的時間內,鈔票只能充當金屬貨幣(黃金或白銀)的附庸,就像影子一樣,不過是黃金的價值符合。再後來,鈔票背後是國家信用,鈔票代表的價值需要一個國家的經濟總量作支撐,而鈔票相當於一個國家政府對其他國家、企業、居民的負債,通俗地說,就是政府打了一個借條,“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如果你無限印鈔票,就是你瘋狂的打借條,到最後,你的借條將會成為廢紙一張,背後將是國家信用的喪失,別說黃金買不來,連蘋果都買不來。

這就好比一個人沒有資產,卻四處去賒賬,這是無法持續的,最終失去的是大家對這個人的信任。


經濟好望角

如果一個國家印鈔幾百萬億,它並不能多買到哪怕一兩金子。

假設,一個國家現在的紙鈔是2萬億,按照當下的購買力,它能買到1萬噸金子。

現在,這個國家的總統突發奇想,印200萬億紙鈔,想多買些金子回來,他真的能多買到金子嗎?

怎樣多印呢?原來10元的紙鈔,在後面加兩個0,變成1000元;1元的紙鈔也加兩個0,所有紙鈔都加兩個零,於是紙鈔變成200萬億。

這個國家增加了任何購買力嗎?沒有!

在每張鈔票上乘以同一個數,等於什麼都沒變,這,就是普乘悖論!

即便不是在每張鈔票上乘以同一個數,而是比原來多印200倍張數的紙鈔,最後的效果也是一樣的:相當於在每張鈔票上乘一個數。

老舍的話劇《龍鬚溝》中,建國初期,隨便買個日常小用品,都要幾萬元!

後來,實行了紙幣的改革,新的人民幣在原來的數上,縮小了幾萬倍。這會使中國的購買力減弱嗎?當然也不會。

在每張鈔票上,無論乘以同一個數,還是除以同一個數,都等於什麼都沒變。

所以,想通過多印鈔票來購買黃金,一點用都沒有。

雖然買不來黃金,但是卻能造成本國的通貨膨脹,因為,逐漸多印的過程中會破壞真實信用,增加虛假信用,對經濟造成嚴重的損害。在這個過程中,財富會產生轉移,破壞了資源的市場配置,扭曲了生產結構。

所以,凱恩斯主義錯得非常非常淺。

如果再有人跟你說凱恩斯主義,說他哪怕錯了也是偉大的錯誤,你可以跟他說:如果你懂普乘悖論,就知道凱恩斯主義根本就不是偉大的錯誤,而是拙劣的錯誤。


鄧新華全面回憶

稍等一下,我先擦一把眼淚,我已經被你的問題給蠢哭了。

斑馬消費從一下幾個方面來告訴你這個問題到底有多愚昧。

第一:印幾百萬億鈔票?現如今,沒幾個正常的國家會這麼幹!除非這個國家的掌權人瘋了,已徹底不想掌權了,想把國家搞亂。

第二:增印貨幣,立馬就會引起自己國家的通貨膨脹,每個人家裡堆著大量貨幣,當手紙都覺得硬,每個人扛著一麻袋錢去買一棵白菜,你想看到這樣的情形?

第三: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自己國家瞎印鈔票,去別的國家買黃金,你是想糊弄誰呢?

第四:目前國際通用貨幣是美元、歐元、英鎊、日元,當然還包括我人民幣,並不是哪個國家的錢拿到別的國家都會被認可,得兌換成這幾種貨幣。而這幾個國家的貨幣,之所以能成為國際通用貨幣,也是與這些國家的黃金儲備有直接關係,所以,國際通用貨幣也被稱為“軟黃金”。

你想想看,某一個國家印了大量貨幣,找我大中國兌人民幣,我國能不能幹?

所以說,兄弟別異想天開,還是在家好好種地吧,說不準,哪天能在自留地裡挖到一坨黃金,這個比印貨幣買黃金的概率可能更高。


斑馬消費

世界上唯一可以通過超發貨幣收割世界財富的,只有美國了。但是強大如美國,也不過是偶爾印刷上萬億美元,然後以國債或其他形式轉移給其他國家,在不引起國內通脹的情況下薅其他國家的羊毛。

但是美聯儲也不會無節制的印刷鈔票,畢竟一國的貨幣是以國家信用為基礎的。一旦大規模超發貨幣,在國內引發嚴重通貨膨脹的同時,還會影響到國際匯率,降低本國的貨幣信用。

假如美國敢於一次性印發一百萬億美元到國際上買買買的話,那麼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也將岌岌可危,美元體系也將宣告終結。屆時其他國家將不再承認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拒絕接受美元交易,其損失不是美國能夠接受的。

一旦那樣做,意味著每年可以細水長流薅世界各國羊毛的福利,變成了一次性的收割,連帶著國家信用的破產。


假如其他國家也想通過超發貨幣的方式去收購其他國家的資產,顯然更行不通。

首先,本國貨幣不是國際貨幣,在國際交易中不被其他國家接受,只能動用外匯儲備,也就是美元。一旦外匯儲備耗盡,再想進口商品就只能通過先出口賺取外匯,再進口商品就需要先出口換取外匯後才能進行。一旦面臨國際金融大鱷炒作本國貨幣時,缺乏足夠的外匯儲備對抗,將會造成巨大損失。

而國內市場流通貨幣大幅增加,將抬高國內商品價格,也就是產生通貨膨脹。國內高淨值人群將會大規模外逃,帶走資產,最終國家經濟走向崩潰。


最近的榜樣就是津巴布韋,本來富庶的國家,不斷超發貨幣,到如今印刷貨幣的錢都付不起了。

本來一塊錢可以買一個雞蛋,兌換成美元,在美國也能買一個雞蛋。貨幣超發之後,十塊錢才能買一個雞蛋了,兌換成美元的話也買不了一個雞蛋了。

這種情況下,津巴布韋的國民也不傻,有錢人成群結隊的利用各種方法把財富轉移到了國外。企業主走了,企業資產被掏空,工人全部失業;商人走了,帶走了財富,國內只剩下一些做小本生意走不了的;行業精英走了,去國外賺取更多的財富,享受更多的財富安全。國家還在,卻已經成為貧困者的圍城。


最後再來個段子:

一個巴西人來到津巴布韋創業,攜帶了100萬美元。創業時用50萬美元買下了兩套房產,還僱了兩個年輕漂亮的保姆。

十年下來,津巴布韋貨幣超發,物價暴漲,這位巴西人已經通過做進出口生意賺到了300萬美元,而房子的價格也暴漲了十倍。

於是,這名巴西人把房子賣了,又賺了500萬美元,於是通過購買比特幣的方式將資產轉移到了海外,開開心心的拿著800萬美元回巴西去了。


財智成功

幾百萬億鈔票這個數字太誇張了,要知道2017年GDP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國也才接近20萬億美元,所以金十君這裡只能認為是印了很多z鈔票去其他國家購買黃金。

要知道,如果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量都是根據貨幣需求量所制定的,貨幣需求又跟國內的經濟有關,當貨幣發行非常多的時候便會引起通貨膨脹,對國家是不利的。

如果是印了鈔票之後馬上去購買他國黃金,這個想法可能可以,但是實際上操作起來卻沒有那麼容易:

1.國家不會過多地賣出黃金

首先黃金屬於貴重金屬,並且黃金的價格會隨著通貨膨脹而上升,所以黃金也就成了人們應對通貨膨脹最有力的武器,是一種最好的避險資產。

一個國家的黃金儲備則是象徵這個國家對抗經濟危機的實力,所以黃金對一個國家來說並不是隨意交易的,而是要根據具體的財政收支來做平衡。

2.鉅額資金會引起關注

當你大量去購買黃金的時候,必然就會引起其他國家的關注,因為各個國家的財務情況大家其實都心知肚明的,你突然出現一大筆資金去購買黃金,肯定會讓其他國家猜測你資金的來源,包括你是不是自己私下印發了貨幣。

一旦被懷疑了,其他國家自然不會傻傻地繼續把黃金賣給你。

3.市場反應

一般來說貨幣發行過多不是導致物價上漲的主要原因,嚴格來說是因為市場流通的貨幣多於市場所需才會導致物價上漲。

你印發了鈔票,然後購買了黃金,但是他國持有了你的貨幣,也是要用出去的。有貨幣發行,就有貨幣回籠。最終你多印發的貨幣,還是會回到本國市場流通的。

那麼在貨幣回籠階段,將會造成這個國家金融秩序大亂。

由於你無限發行貨幣,之前購買的黃金就需要用來拋售低價賣出以穩定國內經濟,在黃金這塊就已經虧了很多,而且本國流通貨幣猛增,物價飛漲造成通貨膨脹。

4.信用破產

貨幣是一個國家信用的體現,當貨幣發行多到本國無法消化的程度的時候,那麼便是一個國家信用破產的時候。

委內瑞拉曾經印鈔速度全球第一,在2017年3月廣義貨幣(M2)供給量暴漲202%,創下1940年來最快印鈔速度。

所以,恐怖的事情在這個國家發生了:

大家用手推車推著紙幣去超市購買商品;買一卷紙巾所需要的鈔票比紙巾多得多;不錯的中產階層也在垃圾堆中尋找食物;國家已沒有紙張印鈔,印鈔紙的成本比鈔票貴。

面對鉅額債務和經濟危機,委內瑞拉不得不消耗黃金儲備。2017年第一季度,委內瑞拉共向瑞士運送了60噸、價值22.4億美元的黃金。其中包括3月運送的12噸、價值4.855億美元的黃金。

任何一個國家,通過印鈔都不能解決實質問題,只會讓問題越來越糟糕,任何寬鬆的貨幣政策,最終都會造成無法挽救的嚴重後果!

強大的國家背後必定要有強大的產業支持,要麼是科技實力強大,要麼是資本輸出有定價權。果只是靠搞點小聰明想不勞而獲,必將走向歧途。

美聯儲為何將8000多噸黃金深埋地下?沙特聯手俄羅斯操控油價又有什麼圖謀?關注“金十數據”,我們給您提供更專業的解答!

金十數據


首先,國家印錢,小處說就是物與物之間交換的憑證,是國家承認的合法流通的紙,大處說,就是國家物價水平走勢的一個縮印,一個杆杆,錢印的多了,物價就上漲,錢印的少了,物價就下跌,國家印錢的參照物就是一個國家勢力的象徵,所以說控制物價,就是控制市場貨幣的投放量。


其次,世界經濟都是有法律和原則,不是你想的哪些,國家與國家兌換商品,都是有一箇中間的貨幣來做為交換的條件,哪中間的這個貨幣就是美元,國家與國家貨幣不可以直接兌換,也不可能有這樣乾的事,比如說,就拿人民幣來講,美元是世界上通用結算的貨幣,現在美元一旦加息,世界經濟都動盪,因為美元是世界上通用的結算貨幣,你的國家的經濟勢力,都是有貨幣來進行交換的,假如你的國家的貨幣兌美元,比如是1比1可以購買1克黃金,你為了購買別國的黃金,肆無忌憚的印錢,將錢變成了"紙",印了幾百億,那你拿著印上你幾百億去購買別國的黃金,哪一定是幾百億比1可以購買1克黃金,這個國家不但沒有把別國的黃金購買回來,還打亂了本國的市場,一袋子紙幣買1斤米的局面,國家越來越亂,可能會引發更大的經濟危機,使這個國家陷入自己挖的坑,自己跳了進去,自取滅亡。


最後,社會的發展是靠勢力在說話,不是靠印錢來過日子,物價的水平,就是一個國家經濟勢力的象徵,物價平穩,百姓安居樂業,人們幸福生活,這才是一個國家執政能力的具體體現,所以發展是動力,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橄欖劍社會

這是我見過最大膽的想法。




如果越南印幾萬萬萬萬億的紙幣出來,他不花在國內,他拿去買美國的黃金,美國人如果給他,那越南就發達了。既沒有引發通貨膨脹,又白得一堆黃金,這是多麼美妙的一件事啊!

美國人用紙去換別國的貨物、貴金屬、大宗商品,那是因為美元是世界貨幣。往哪兒扔都可以買到東西。因為有美國的國家實力支撐著美元的信用。當今世界,能用印紙的成本換他國商品的只有美國。如果現在反過來了,是越南用印紙的成本去換美國或者別國的黃金,問題就出現了。只有越南人用越南錢,越南錢只能到越南國內買東西,那麼美國要這堆越南紙來做甚?拿著這堆錢在國際上買不到任何東西,只能砸到越南買買買,那麼越南的物價立馬就飛起來了,越南盾的價值馬上就跌到墳墓裡,美國立馬就會再打一次越南戰爭,直接把黃金給搶回去。再說了,越南有什麼東西是美國必須要買的嗎?既然如此,為什麼人家要拿真金白銀換你家的紙幣。

貨幣,必須能和物品交換,才有用。否則,和報紙沒有分別。而國際貨幣,必須得到大家承認和接受,才能在國際上買到東西。為了讓大家都接受和承認你家的貨幣,你就得有足夠強的國家實力,足夠穩定的經濟,足夠健全的制度保障,三者相加必須能夠產生掌握世界的能力。這樣你家貨幣才能成為國際貨幣。像題中所說的,隨便一個國家自己印紙出來和別國換黃金,這種行為只可以在夢裡實現。

類似的問題還有,某某國家那麼窮,為什麼不印錢來發給老百姓?窮不是因為沒有貨幣,而是因為沒有足夠多的實物供應國民需求。只要實物緊缺,印多少貨幣出來都改變不了實物緊缺的問題。所以,窮的原因真不是因為沒有錢,是沒有東西才導致窮,繼而導致錢變成了不值錢的東西。幾乎所有窮困的國家都伴隨著通貨膨脹,而他們膨脹起來的貨幣又無法在國際上買到東西來補充國內需求,那不就得接著窮下去了嗎?印自己的錢再多有什麼用?


獨釣寒江

這樣的問題真是“太傻太天真”了,如果靠印鈔票就能解決問題,那世界就真的太簡單了,每個國家都會把印鈔機開足馬力,瘋狂印鈔票了!

鈔票也就是所謂的紙幣,是社會進步的產物。原始社會,大家以物易物,但是需求差異,導致交易的成本較高,比如甲手上有雞,需要換鴨,乙手裡有鴨,但卻不需要雞,而是需要換鵝,丙跟前有鵝,卻需要換雞。如果想要實現交易,先要甲跟乙進行交換,然後乙再跟丙進行交換。大家把實物帶在身邊,實在太不方便了,於是就產生了一般等價物,以大家都認可的某樣東西作為交換的中介,可以與其他一切商品直接進行交換。

在漫長的歷史中,先後有各種實物充當過一般等價物,比如牛、羊、穀物、布、海貝、銅器、玉璧等等,後來逐漸演變為特殊價值的物品,比如黃金、白銀,他們不易變質,容易分割,體積小但價值大,且攜帶方便等屬性,成為各國都能接受的貨幣商品。

後來人們認識到,以國家信譽做保證,紙幣可以代替金屬貨幣進行流通,且製作成本低,流通更加方便,於是紙幣就流行起來了。

但是紙幣不可以隨便亂髮,必須以流通中所需的貨幣量為限度,也就是跟國家的綜合實力有關,比如一個國家只有10塊錢的購買力,卻印刷了1000元的鈔票,那麼這個1000元的鈔票所代表的購買力還是10塊錢,印製的越多,這個鈔票越不值錢,國家的信譽也就破產了,就像津巴布韋發佈100億元面值的紙幣,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就跟廢紙一樣,不名一文!

再者,貴重金屬作為避險資產,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象徵,是不會輕易賣出的,還是不要做美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