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的砧板,10分鐘賣出全亞洲一年銷量,這個網紅是怎麼做到的?

人人都想掙錢,但是掙錢到底有沒有訣竅和方法了? 一定是有的,你可能經常聽到人說,掙錢從1萬到100萬需要10年,而100萬到500萬隻需要3年。掙錢就好像火車的發動,一開始總是費力又不見效果,而只要你堅持過那個階段讓火車跑起來了,就必然會加速的積累財富力量。而怎麼讓火車跑起來既要有方法又要有強於別人的堅韌。

很多年前看過一部電影,是張國立演的《1942》;在面對日本人迫害逃跑過程中,張國立扮演的當家對長工拴柱說,“等過了這陣子你還跟著我,我知道怎麼從窮人變為富人的方法,不出5年我還是當家的”。拴柱說:“好,那時我還做你的長工”。

1500的砧板,10分鐘賣出全亞洲一年銷量,這個網紅是怎麼做到的?

雖然每個人成功的方法有無數種,但是終歸離不開2個基本面 - 產品與渠道。

產品是什麼:傳統商業狹義上的產品是指具體的物體,比如汽車、服務、餐飲等等;而今天商業上的產品可以是任何有形和無形的價值。它可以是和Google一樣的信息服務,也可以是某個技能,可以是能說會逗,甚至他可以只是滿足於某些人的小眾需求。只要它符合一種價值,商業變現的價值!那它就具有產品的屬性。

渠道是什麼:你有了產品僅僅是不夠的,還需要涉及到具體的商業變現過程,也就是獲取用戶的過程。這幾年互聯網發展很快,從移動支付到電商、信息渠道都經歷了發展和變革;以往你不敢想象的事情正搬上了商業的舞臺。比如直播帶來遊戲業的發展,自媒體帶動了網紅的發展,電商帶動了小眾商品的發展。一個抖音可以把西安和重慶洪崖洞抖紅,搞得人家都開始考慮收門票減少人流。

為什麼賺錢的過程其實就是不斷打磨產品和拓展渠道的過程了?試想一下假如現在你手裡面有一款特別好的產品,而你卻不知道怎麼獲取用戶打開市場;只好像研究出來可口可樂那個人作價2000元賣掉配方和公司。但是後來的商人買了可口可樂的配方後,就能利用資本的力量拓展開可口可樂的市場,最終讓可口可樂成為飲料界的一哥。

1500的砧板,10分鐘賣出全亞洲一年銷量,這個網紅是怎麼做到的?

如果要把賺錢這個事情做系統的推演,我們可以這樣去看他:

產品渠道(賺錢)1.0時代:

傳統的商業模式是自上而下的,首先是做出一個產品,然後開始招經銷商,大力培訓銷售員做地推等等。很少涉及到所謂的市場調研,因為市場處於需求大於供給的狀態;只要你生產的東西就不愁賣不出去。廠家負責生產產品,下面的經銷商負責銷售產品,這樣的商業模式直到今天任然普遍存在。如果你善於觀察就會發現很多老一批商人就是一波紅利發跡。

產品渠道 ( 賺錢 ) 2.0時代:用戶為導向

產品開始逐步以用戶為導向,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消費者的消費需求與能力都更加強勁,為了解決市場上同質化產品帶來的競爭,企業開始將關注點聚焦到消費者身上,從大量的市場調研和分析中,瞭解不同顧客群體的特點和需求,來研發適應其需求的產品。

如果你抓住了這一波紅利,肯定也聚集了大量大財富。

產品渠道 ( 賺錢 ) 3.0時代:個性化為導向

說這個事情前我要先說個真實的故事,有一款價格是1500塊人民幣的砧板,目標銷量是10000,你覺得需要多大的流量才能賣出去10000個?對流量有概念的朋友可能會說,按正常的轉化率來算,可能得需要500萬甚至1000萬的流量吧。實際情況比這還慘烈,去年這款砧板在整個亞洲所有渠道的銷售量,加起來都不到10000個。

震驚不震驚?意外不意外?但是就是這樣的商業案例已經開始普遍存在了。

得到羅胖子中秋節3天賣了40000份月餅

王思聰的前女友網紅雪梨淘寶店年銷量輕鬆過億

這幾年開始流行一個詞語叫參與感,當小米開發產品時,數十萬消費者熱情地出謀劃策;當小米新品上線時,幾分鐘內,數百萬消費者湧入網站參與搶購,數億銷售額瞬間完成;當小米要推廣產品時,上千萬消費者興奮地奔走相告;當小米產品售出後,幾千萬消費者又積極地參與到產品的口碑傳播和每週更新完善之中……

從上面這些案例中不知道你有沒有總結出一些共性來;我總結了幾點不知道和你是不是和你想一樣。

1:他們都是某一個細分行業的意見領袖,下面有大量的粉絲作為基礎。

2:他們都得樂於分享意見、知識;到了粉絲的認可和信任,廣告價值非常大。

3:用戶得到的不是一款單純的產品,而是基於某種情感上的寄託,很有參與感。


1500的砧板,10分鐘賣出全亞洲一年銷量,這個網紅是怎麼做到的?

以往的商業模式是自上而下的,現在商業是用戶和商家共同設計的結果。用戶越來越多的個性化需求,這些個性化的需求背後就是不同的產品需求。 正是個性化需求越來越多,才產生了大量的內容創業者,因為傳統的頭部根本沒有辦法滿足這麼多用戶的千人千面需求。而你如果有幸成為意見領袖,用內容聚集著大量的粉絲。你就是最好的產品,你也能跟我說的案例一樣分分鐘銷售15000塊砧板。

渠道也開始改變了,誰的流量大聚集的粉絲多,誰就擁有的渠道。渠道分散在各個平臺,頭條,百家,抖音,微博等等。今年你可以看見很多人在抖音有幾千萬粉絲,甚至可能就是幾個月時間完成的聚集,包括很多一線的大腕都放下身段做內容,聚集粉絲。

粉絲的背後其實對某一樣事情有著共同價值觀,人又天生是一群“烏合之眾”喜歡跟風。產品和渠道的商業邏輯沒有變,但是方式肯定變了。你還是依照以往的老套路,為了賣產品而賣產品;其結果還是很可悲的;聚集你的用戶向他們尋求結果。繼而打造你的產品,這樣的產品是通過用戶賦能的,是有情感需求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