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貼:只說油太費、車沒勁,誰在背後“搗鬼”

有消息稱,到2020年我國將全面推行國六排放標準,而在此之前國六標準燃油已率先上市,早在2017年初,環保部等四部委就聯合京、津、魯等六省發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方案》,其中明確“2+26”城市全面供應國六標準汽、柴油。進入2018年,又有省市宣佈停售低於國六標準燃油。

日前,河南省就表明將自今年7月1日起禁售普通柴油和低於國六標準的車用汽柴油。

知識貼:只說油太費、車沒勁,誰在背後“搗鬼”

國六燃油開售在即,除了價格還有哪些變化

對物流司機和車主而言,燃油自然尤為重要,而在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看來,燃油標準的不斷升級最為明顯的表現還只停留在油耗成本之上,至於國六、國五以及此前使用的國四油三者之間究竟有何差別,以及各類燃油的具體使用他們卻還是雲裡霧裡。

答疑:費油、沒勁,到底因為啥?

司機對油品的評價指標主要有兩種:是否耐燒、發動機動力表現如何。當然,油品的安全性也應考慮在其中。

而以上這三種性能則要有柴油的密度、抗爆性以及安全性來衡量,對應指標依次為密度、十六烷值、閃點。

知識貼:只說油太費、車沒勁,誰在背後“搗鬼”

各標準柴油主要指標數值表

閃點:指在試驗條件下,可燃液體揮發遇火源“一閃即燃”時的最低溫度。顧名思義,閃點越高,代表該可燃液體安全性越高。

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到,國六標準0號柴油的閃點叫國四、國五油高了5℃,其在轉運及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相比後面兩者也大幅提高。

密度: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同等條件下,油的密度越大,也就意味著同等體積下可燃燒物質更多,燃燒值更高,而司機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油更耐燒。

上表中可以看到,國六油較國五油密度略有上升。

十六烷值:柴油燃燒平穩性(抗爆性)的衡量指標。十六烷值低,燃料發火困難,滯燃期(指燃料噴入氣缸直至壓力升高起火燃燒階段,對燃燒過程及發動機性能影響重要)長,發動機工作狀態粗暴;十六烷值高,發火性能好,滯燃期短,燃燒均勻,發動機工作平穩;十六烷值過高,局部燃燒不完全,會冒黑煙。

當然,不同轉速發動機都有自己的最佳滯燃期,對應不同範圍十六烷值,使用不當反而會影響發動機工作效率。

知識貼:只說油太費、車沒勁,誰在背後“搗鬼”

隨著燃油標準的升級,大貨車漸漸擺脫了“冒黑煙”的形象

解惑:混加、包乾,到底行不行得通?

①到底能不能混加?

那麼如此一來,就來到了司機們的普遍疑問,國四車是否能加國六油,或者國六車能否加國五、國四油。

另一面,我們說了不同轉速發動機有不同的滯燃期,因此如果將國五或者國六油用於低轉速發動機--比如拖拉機,我們就會看到滾滾黑煙。

②“包乾”還合不合理?此外,伴隨油品升級,還有一個問題出現,就是目前很多車隊為了約束司機、降低成本,都會採取“包乾制”,將一段路程所需油費一次性發給司機,由司機本人自負盈虧。但我們需要知道的是,由於燃油密度指標給出的是一個範圍而非確定數值,因此不同廠家、不同批次的柴油往往密度不同,不可一概而論,因此根據情況適當對燃油費用做出調整才更為合理。

另一面,由於部分地區目前仍有普柴在售,並不能排除司機私自加低標準燃油從中牟取差價的情況,因此“包乾制”的合理性的確有待商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