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食品安全及重金屬環境監測發展前景影響分析儀器行業前景看好

一 、分析儀器市場狀況

受食品安全及重金屬環境監測發展前景影響分析儀器行業前景看好

我國分析儀器產業是典型的高附加值、知識密集型產業,近年來產業技術更新提速、高科技含量增長迅猛,發展步伐加快,尤其是中高檔領域,市場規模持續擴大,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目前分析儀器正向智能化方向發展,發展趨勢主要表現是:基於微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實現分析儀器的自動化,通過計算機控制器和數字模型進行數據採集、運算、統計、處理,提高分析儀器數據處理能力,數字圖像處理系統實現了分析儀器數字圖像處理功能的發展;分析儀器的聯用技術向測試速度超高速化、分析試樣超微量化、分析儀器超小型化的方向發展。近年來,高端科學分析儀器的發展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明確要求“重視科學儀器與設備對科學研究的作用,加強科學儀器設備及檢測技術的自主研究開發”,食品安全檢測設備的重要性已得到國家各部門的共識。國家通過自然基金委的“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項”、“重大科學儀器裝置研究專項”,科技部的“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和應用專項”、國家發改委的“科學儀器設備高技術產業化專項”等項目的支持加大了對檢測設備研發的投入。

微型光譜儀及相關係統集成(光譜測量系統)屬於光學儀器及設備行業。光學儀器及設備行業的上游主要為光學元件及材料製造業,光學材料包括光學玻璃、光學塑膠及光學輔料等,光學元件包括光學鏡頭、光學玻璃等。早期的光學材料以光學玻璃為主,隨著合成技術的發展,光學塑料品種的增加,加工工藝的改善等,光學塑料獲得了迅速發展。目前,光學玻璃與光學塑膠等光學材料整體上處於供求平衡狀態,價格穩中趨降。光學元件是光學產品的核心部件,與光學技術緊密結合,這一領域的生產企業多為光學廠商和電子廠商的結合,根據光學產品廠商或電子廠商的要求設計生產,進入門檻較高。下游為科研機構和工業企業等,科研機構包括各大高校的實驗室以及各大科研院所,工業企業包括檢測儀器廠商等,市場的需求影響光學產業鏈的整體市場份額。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諮詢有限公司《微型光譜儀行業發展分析及市場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二、下游食品安全檢測市場廣闊

受食品安全及重金屬環境監測發展前景影響分析儀器行業前景看好

根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的數據統計,2012年我國食品總產值突破9萬億元,僅次於石化工業位居第二,而農藥、化肥、飼料、食品添加劑等與食品安全直接相關的產值就超過了1萬億元。目前,我國擁有各級農產品檢驗檢疫站、疾病控制中心站、產品質檢所(站)等監測機構達2.3萬多個,食品加工企業達到40多萬家。我國食品安全監測領域分析儀器的潛在市場巨大。

目前我國食品安全問題涉及各個行業。剖析食品行業產業鏈,從上游原材料到中游加工環節到下游產品環節,都存在比較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根據《中國食品安全問題新聞資料庫(2004-2011)》統計,我國共發生2107起食品安全事件,以添加劑種類最多,佔47%。整個產業鏈在食品安全問題中的巨大隱患,為檢測儀器設備企業提供了一個巨大的市場空間。

2013年3月1日,《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正式開始實施,對此前涉及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的6項國家和10項農業行業標準將同時廢止。該標準制定了322種農藥在10大類農產品和食品中的2293個殘留限量,較之前標準多了1400多種,基本涵蓋了我國居民日常消費的主要農產品,同時對於各殘留物的具體檢測方法也有明確說明。該標準較之前的標準而言,在科學性、可操作性及系統性等方面有明顯提升,是提高我國食品衛生安全的重要一步,而該標準也是我國監管食品中農藥殘留的唯一強制性國家標準。標準的升級與食品安全事件的頻發有關,目前我國食品安全管理較為混亂,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的出臺,有望改善目前的食品安全境況。

《“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和《“十三五”國家藥品安全規劃》指出,到2020年,食品安全治理能力、食品安全水平、食品產業發展水平和人民群眾滿意度明顯提升。主要實現以下目標:

1.食品安全抽檢覆蓋全部食品類別、品種。國家統一安排計劃、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分別組織實施的食品檢驗量達到每年4份/千人。其中,各省(區、市)組織的主要針對農藥獸藥殘留的食品檢驗量不低於每年2份/千人。

2.農業源頭汙染得到有效治理。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30%以上,農藥利用率達到40%以上,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總體合格率達到97%以上。

3.食品安全現場檢查全面加強。職業化檢查員隊伍基本建成,實現執法程序和執法文書標準化、規範化。對食品生產經營者每年至少檢查1次。實施網格化管理,縣、鄉級全部完成食品安全網格劃定。

4.食品安全標準更加完善。制修訂不少於300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修訂、評估轉化農藥殘留限量指標6600餘項、獸藥殘留限量指標270餘項。產品標準覆蓋包括農產品和特殊人群膳食食品在內的所有日常消費食品,限量標準覆蓋所有批准使用的農藥獸藥和相關農產品,檢測方法逐步覆蓋所有限量標準。

5.食品安全監管和技術支撐能力得到明顯提升。實現各級監管隊伍裝備配備標準化。各級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能力達到國家建設標準,進出口食品檢驗檢測能力保持國際水平。

三 、下游重金屬環境檢測市場空間廣闊

受食品安全及重金屬環境監測發展前景影響分析儀器行業前景看好

重金屬汙染指由重金屬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環境汙染。因人類活動導致環境中的重金屬含量增加,重金屬通過飲用水和食物鏈進入到人體,超出正常範圍,直接危害人體健康,並致病。2005年以來,中國進入重金屬汙染高發期。

重金屬汙染防治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對重金屬汙染監測儀器的需求,環保部預計2016年將出臺《土壤汙染行動計劃(“土十條”)》,隨著“土十條”的逐步推進,土壤重金屬汙染修復市場有望隨之打開,但與水汙染治理、大氣汙染治理相對成熟的環保市場相比,中國的土壤修復還處於起步階段,在技術積累、項目推進、政府投資等方面都未完全成熟,仍處於產業積累技術、市場萌發的基礎時期,預計“十三五”將逐步進入黃金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