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考試《綜合素質》衝刺卷

注意事項:

1、考試時間為120分鐘,滿分為150分。

2、請按規定在答題卡上填塗、作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不予評分。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請將所選答案在答題卡相應題號後的選項塗黑。共29題,每小題2分,共58分)

  1.小凱的數學成績很差,學習積極性不高,終日渾渾噩噩。班主任找其談話,詢問緣由。小凱賭氣地說:“朱老師只喜歡成績好的同學,從來不叫我回答問題。他嫌我成績不好,我為什麼要認真聽他的課!”由此可見,朱老師的做法( )。

  A.違背了公正施教的要求 B.有助於教學任務的完成

  C.有助於學生的個性發展 D.違背了嚴慈相濟的要求

2.某校年終考核、績效工資等一系列方案中規定,教師在各級期刊發表論文均可加5至8分不等,最終得分與教師工資、獎金直接掛鉤。為此,一些老師便找人代寫論文發表。對此,下列看法正確的是( )。

A.這類行為是教師評職稱的捷徑,是無奈之舉

  B.學校考核制度不合理,是造成所有問題的根源

  C.教師的學術不端問題體現了教師道德意識薄弱

  D.考核制度與教師利益直接掛鉤,是人之常情

  3.學校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途徑是( )。

  A.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B.思想政治教育

  C.課外活動 D.教學

4.中國人有句俗語說,“師生如父子”,這句話的真正內涵是( )。

A.師生關係就是父子關係

  B.師生關係基本等同於父子關係

  C.教師對學生有像父母一樣的關愛,又有像父母對子女一樣的偏愛

  D.教師對學生有像父母一樣的關愛,卻沒有像父母對子女一樣的偏愛

  5.一位教師走上講臺,發現講桌上放著一張字條,上面工工整整地寫著:“老師,你以為當老師就可以壓服學生嗎?你高高的昂著頭,鐵青著臉,像個活閻王。但是有誰能服你呢?落款是:“讓你最討厭,等待你處罰的學生。”下列處理方式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向學生訴苦

B.不予理睬,繼續課堂教學

  C.稍作停頓,批評訓斥學生

  D.在班上宣讀信的內容,並檢討自己平時工作方法的粗暴,感謝這位同學給自己敲了警鐘

6.一位政治老師,誤把“事物是普遍聯繫的”表述成“世界上任何兩個事物都是有聯繫的”。下列處理方式中,最恰當的一項是( )。

A.礙於面子,將錯就錯,不加糾正

B.及時對學生說:“你們好好想一想,老師剛才講得對嗎?”

C.重新說一遍

D.快下課的時候再講解

  7.在教師的人格中有兩種重要特徵對教學有顯著影響:一是富於激勵和想象的傾向性;二是( )。

  A.說到做到 B.敬業精神

  C.熱心和同情心 D.重義氣講交情

  8.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不包括的是( )。

  A.堅持德育為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B.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以育人為根本,以提高學生素質為目標,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宗旨,為人的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服務

  C.以學生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D.全面提高國民素質,努力造就一批拔尖創新人才

  9.現處10歲的小宏輕度聽力損失,他的父母曾多次送他到鎮裡的多所小學就讀,但校方總是以各種理由拒絕接收。於是,小宏就一直留在家中,遲遲未去上學。根據《義務教育法》規定,小宏應該( )。

  A.在特殊學校(如聾校)就讀 B.應該留在家裡不去上學

  C.在鎮裡的小學隨班就讀 D.在小學開設的特殊班給就讀

  10.下列不屬於我國對中小學生身份的法律定位三個層次的是( )。

  A.是國家公民B.是已成年公民

  C.是未成年公民D.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11.實施義務教育的公辦學校校長由( )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依法聘任。

  A.鄉(鎮) B.縣級  C.當地 D.市(地)級

  12.凡年滿( )週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的兒童,可以推遲到( )週歲。

  A.5;6 B.6;7

  C.7;8 D.4;6

  13.我國法律規定:“學校不得使未成年學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學設施中活動。”明確做出此規定的是( )。

  A.《教育法》 B.《義務教育法》

  C.《教師法》 D.《未成年人保護法》

  14.為了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學校應當( )。

  A.讓司法機關代勞 B.讓居委會、村委直接負責

  C.讓政府部門開展 D.聘任從事法制教育的專職或兼職的教師

  15.兩名中學生星期天在居民區空地上踢足球,在爭球時,不慎將球踢到鄰居陽臺上,不僅造成陽臺玻璃破碎,而且使陽臺一名兒童被玻璃劃傷。鄰居財產損失及人身傷害的民事責任應由誰承擔?

  A.兩名學生家長 B.兩名學生  C.踢球的那位學生 D.踢球學生的家長

  16.第一次工業革命最先開始於( )。

  A.英國 B.法國  C.德國 D.美國

  17.“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出自( )的詩作。

  A.艾青 B.拜倫  C.席慕蓉 D.葉芝

18.毛澤東詞《水調歌頭·游泳》中有“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這說的是( )。

A.錢塘江大橋 B.南京長江大橋  C.武漢長江大橋 D.趙州橋

  19.下列作者、作品、朝代對應正確的一項是( )。

  A.諸葛亮——《誡子書》——漢 B.賈誼——《過秦論》——漢

  C.韓愈——《秋聲賦》——宋 D.王安石——《捕蛇者說》——宋

  20.下面的文學形象中不屬於吝嗇鬼典型的是( )。

  A.《葉甫蓋尼•奧涅金》中的葉甫蓋尼•奧涅金B.《慳吝人》中的阿巴貢

  C.《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D.《死魂靈》中的潑留希金

21.“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是( )的名言。

A.班固 B.司馬遷 C.劉醒龍 D.司馬光

  22.中國曆代異常發達的政治哲學和歷史哲學早就無數次的告誡世人:權力的私有及其日益專橫,只能導致萬民塗炭、王朝崩潰的慘禍。但是所有這些深痛剖析永遠難以進入法律層面而成為制約統治權力的剛性力量,所以它們只能轉而定型為一種“代償”方式,即思辨、文學和倫理等領域中的深深涵詠和喟嘆。因此,在中晚唐開端的中國皇權社會後期文化中,以李商隱等人的作品為代表,不僅“詠史”之作數量日益龐大,而且諸多經典之作極其繁榮,具有空前沉鬱的歷史悲劇感。對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準確的是( )。

  A.告誡世人吸取歷史興亡的深刻教訓B.剖析權力私有必然造成的社會危機

  C.評價李商隱等唐代詩人的創作成就D.說明詠史詩作誕生的社會政治背景

  23.下列哪一典故與《孔子》無關( )。

  A.學而不厭 B.三人行,必有我師 C.溫故知新 D.莊周夢蝶

  24.新疆長絨棉名聞全國。長絨棉不同於一般的棉花的原因是:( )

  A.新疆地區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有較為便利的灌溉水源

  B.新疆民族工藝高超,對長絨棉的加工製作精美

  C.新疆土地貧瘠,沙質化嚴重

  D.普通人對少數人民族特產的盲目認同

  25.獨立創立微積分的的數學家是:( )

  A.陳景潤 B.愛因斯坦  C.萊布尼茨和牛頓 D.馮·諾伊曼

  26.以下對Word文檔中的段落格式之間關係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後一段總是使用前一段的格式

  B.刪除一個段落標記符後,前後兩段文字將合併成一段,並使用上一段的段落格式

  C.前一段將用後一段的格式

  D.刪除一個段落標記符後,前後兩段文字將合併成一段,並使用下一段的段落格式

  27.在Excel中,( )是工作表的基本元素。

  A.工作簿 B.工作表  C.行或列 D.單元格

  28.小孫並非既會游泳又會打網球。”根據以上表述,下列哪項斷定必然為真?( )

  A.如果小孫不會打網球,那麼他一定會游泳B.如果小孫會打網球,那麼他一定不會游泳C.小孫既不會游泳,也不會打網球D.小孫會游泳,但不會打網球

  29.樂手對於( )相當於車廂對於( )

  A.鋼琴鐵軌 B.樂隊火車  C.舞臺站臺 D.樂譜乘客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

  3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突然,從窗外傳來一陣急促的“的嘟——的嘟——”聲,這聲音猶如一塊巨石落入平靜的水面,教室裡頓時喧鬧起來。緊接著,像有誰下了一道命令:“向左看齊”,所有的學生都向左邊看去。這是怎麼回事,還沒等老師喊出話來,坐在靠窗邊的同學已經站起來,趴在窗臺上向外張望,其他的同學更是著急,他們有的站在椅子上,有的一蹦一跳,脖子伸得老長,平時上課就坐不住的索性衝出座位,湧到窗前。他們你扒我,我推他,爭先恐後地向外張望——原來是兩輛紅色的消防車由南向北從窗前駛過……

  以下2位教師的做法:A老師靈機一動,便放棄了原來的教學內容,而讓同學把剛才的所見、所聞、所想說出來,寫下來。結果,同學們個個情緒高漲,說得頭頭是道,寫得也很精彩,樂得老師滿臉堆笑。B老師面對以上情境板起面孔,維持紀律,讓學生回到座位上繼續原來的教學。而學生卻餘興未止,沉浸在剛才的氛圍中……B老師不願意放棄原來的教學內容,否則他認為自己沒有完成教學任務。

  問題:請從教師職業理念角度評析A、B教師的教學行為。(14分)

31.材料

  某中學校一位實習老師,教數學。他上課很有趣,但對學生很嚴格,如果有上黑板演示題目做不出題,就會罵人。最嚴重的一次是,一個學習不好的男同學被教了好幾次還做不對,他一怒之下就把人家的頭往黑板上撞,用非常粗俗的話罵他。那個男生受不了這樣的刺激,最後厭學,不肯再讀書了,連高中都沒上。

  問題: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教師行為存在的問題。(14分)

32.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清朝的滅亡給中國帶來了真正的時代,社會震盪,世事忙亂,人們也沒有心思去品咂一下這次歷史變更的苦澀厚味,匆匆忙忙趕路去了。直到1927年6月1日,大學者王國維先生在頤和園投水而死。才讓全國的有心人肅然深思。

  王國維先生的死因眾說紛紜,我們且不管它,只知道這位漢族文化大師拖著清代的一條辮子,自盡在清代的皇家園林裡,遺囑為“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他不會不知道明末清初漢族人的束髮還是留辮之爭曾發生過驚人的血案。他不會不知道劉宗周、黃宗羲、顧炎武這些大學者的慷慨行徑,他更不會不知道按照世界歷史的進程,社會鉅變乃屬必然,但是他還是死了。我贊成陳寅恪先生的說法,王國維先生並不是死於政治鬥爭、人事糾葛,或僅僅為清廷盡忠,而是死於一種文化:凡一種文化值衰落之時,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痛苦,其表現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則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達極深之度,殆非出於自殺無以求一已之心安而義盡也(《王觀堂先生輓詞並序》)。

  但是,王國維又無法把自己為之而死的文化與清廷分割開來。是《古今圖書集成》、《康熙字典》、《四庫全書》、《紅樓夢》、《桃花扇》、《長生殿》和乾嘉學派、納蘭性德等等把兩者連在一起了。於是衣冠舉止,生態心態,也莫不兩相混同。我們記得,在康熙手下,漢族高層知識分子經過劇烈的心理掙扎已開始與朝廷產生某種文化認同,沒有想到的是,當康熙的政治事業和軍事事業已經失敗之後,文化認同競還未消散。為此,宏才博學的王國維先生要以生命來祭奠它。他沒有從心理掙扎中找到希望,死得可惜又死得必然。知識分子總是不同尋常,他們總要在政治軍事的折騰之後表現出長久的文化韌性。文化變成了生命,只有靠生命來擁抱文化了,別無他途;明末以後是這樣,清末以後也是這樣,但清又是整個中國封建社會的末尾,因此王國維先生祭奠的該是整個中國傳統文化,清代只是他的落腳點。

  問題:

(1)對王國維遺囑中“義無再辱”一句,試按本文作者的觀點解釋其具體內涵。(4分)

(2)作者贊同陳寅恪的看法,說王國維“死於一種文化”。這“一種文化”可以用上文中另外的說法代替,試寫出另外三種說法(有的說法要對上文中的詞句稍加調整)。(10分)

三、寫作題(本大題共1題,50分)

  33.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從小學到大學畢業,你曾參加過無數的考試。此時此刻,你也許正在面臨一場人生道路選擇的考試。我們每個人都是在這種選擇中成長,走向未來。每一次的選擇,留給我們的有成功,也會有失敗,甚至有痛苦、懊悔……其實,人生就是一部選擇的歷史,有什麼樣的選擇,也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和未來。

  請以“選擇”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題目可自擬,文體不限。

  要求:(1)格式規範,內容充實;(2)表達通順,一字一格(包括標點符號),全文不少於800字;(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地名,否則扣分。

2018年上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考試《綜合素質》衝刺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