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不合就“路怒”,你是公共空間一點就爆的“情緒失控者”嗎?

一言不合就“路怒”,你是公共空間一點就爆的“情緒失控者”嗎?

動不動就發怒的人說明還沒有達到自我控制的境界。對於所有罪惡以平靜來抵抗是最大的勝利。 ——希爾泰

近日,臺灣嘉義一名陳姓女子近日與男友到當地一家火鍋店吃飯時,因長髮不慎掃到鄰座的黃姓男子,引起衝突。黃姓男子突然拿起桌上的火鍋,向陳女士頭部潑去,導致陳女士臉部、頸部多處燒傷及燙傷。

一言不合就“路怒”,你是公共空間一點就爆的“情緒失控者”嗎?

臺灣媒體報道稱,事發時火鍋店內空位不多,陳女士和男友人與黃姓男子鄰座。用餐時陳女士因轉身而甩動長髮,不慎掃到黃姓男子,男子立即說:“不衛生!”陳女士為此道歉。但隨後男子仍然與陳女士爆發爭執,並拿起火鍋直接向陳女士潑去,導致陳女士受傷。

一言不合就“路怒”,你是公共空間一點就爆的“情緒失控者”嗎?

對這樣在公眾場合,完全不能自我控制情緒,行為失控,造成不可挽回後果的人,我們在現代心理學上給這群人取了個新名字:情緒垃圾人。每個人都有磁場,而情緒垃圾人的磁場就是垃圾場。

“垃圾人定律”裡說世界上有很多人常年被垃圾情緒纏身,總想找個地方傾倒。如果剛好碰上了這種“垃圾人”,就會被倒一身的垃圾

實際上,這樣的人在我們生活中並不少見了。前兩天在我這邊也發生了一件事情,上下班高峰的公交車上,兩個人因為互相推擠了一下就互相辱罵甚至大打出手,頭破血流,引起車內所有乘客的恐慌,最後有人報了警和打120,兩個人被抓進了公安局。

這樣的新聞,或者說這樣的事情,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不陌生,因為它就真實的發生在我們身邊。仔細想想,並不是壞人越來越多,而是我們越來越容易發怒。我們的身上的戾氣就像已經充滿整個房間的煤氣,一個小小的舉動就能讓它爆炸。

一言不合就“路怒”,你是公共空間一點就爆的“情緒失控者”嗎?

是什麼樣的原因讓我們如此容易發怒呢?

一是缺乏同理心。平時的生活當中,都沒有從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過,總是想著自己的感受是否舒服了,有沒有被人侵害,一直在考慮自己的利益。

二是缺乏安全感。始終找不到自信、被人關注及呵護的理由,內心變得荒蕪,沒辦法再考慮他人的感受。

暴戾源自個體,又加害於這個社會。在一個充滿不安全感和無力感的社會里,人們要生存下去,必須要在心理上建立強大的“自我防禦”系統。當自我,或者自我的空間,在公眾場所被人"打擾","干擾",當事人會覺得自己的私人空間被入侵,從而產生行為的攻擊性的反彈。從心理邏輯體系來看,也可以分析為:壓抑性的反彈爆發。

一言不合就“路怒”,你是公共空間一點就爆的“情緒失控者”嗎?

一般而言,這樣的人其實在日常生活裡,一直處在壓抑的心理和情緒的狀態。當外在的環境改變,他人觸及到自己的私人空間的時候,當事人或偏激的本能發洩,攻擊對方,已達成情緒的宣洩,但往往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要解決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必須要先解決人和自己內心的問題。只有當你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形成一套完整的世界觀,去理解他人,才可能更好地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做到相互融洽。

而嚴重的情緒垃圾人,就像一顆摸不準的定時炸彈,一定不要招惹。而那種日復一日消耗你的情緒垃圾人,也要保持距離。因為情緒是個漩渦,跟擁有負面情緒的人在一起久了,會被不知不覺拖進思維的黑洞,永遠走不出來。很多情緒垃圾人不是真的有多慘,只是不願反思自己,把所有的錯誤都拋給外界。

最後,說點題外話。當我們給這類人貼上了異類的標籤,從而心理上起了衝突。也許,跟這類人並不能成為朋友,但是若是瞭解到他們的成長環境,家庭和教育程度,也許會產生一種慈悲心。他們也許只是迷途的羔羊......除了譴責之外,我們還應該做的是給他們給予更多的關愛,向他們伸出援助之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