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好多40歲男性年薪只有10萬左右(稅前)?

積極的思考者

好牛逼的問題!

請問,好多40歲年薪沒有10萬的怎麼辦,不活了嗎?

在我看來,這個問題等於那個著名的故事。

晉惠帝當皇上的時候,發生饑荒,百姓只能挖樹根,吃觀音土,結果很多人餓死。晉惠帝聽聞奏報後,大惑不解,但他是個“善良的”皇帝,於是苦思冥想,為他的子民想出一個絕妙的辦法。

“百姓無粟米充飢,何不食肉糜?

(1)二線城市,蘇州算二線城市,而且GDP全國排名第7,僅次於六個直轄市而已。

蘇州2017年平均工資是多少?

這裡有幾個數據,其一是採自93124份白領樣本,2017年蘇州職工平均工資5449元,即平均年薪65388元;其二是《2017年度蘇州市重點行業薪酬及福利調研報告》,蘇州職工2017年平均年薪73500元。

無論6萬5還是7萬3,距離年薪10萬還差好大一截啊!

(2)我們再來看看全國其他省份的數據。

下面這張圖,清楚顯示了2017年全國各省市的平均工資數據。

這份圖表上,“非私營”指的是公務員,事業單位和國企,暫時略過,只看後面一欄的“私營單位就業人員”。

哪怕數據最高的北京,職工年平均工資僅有不足5萬3千元!

全國最低的吉林省,年平均工資2萬6千元!

即便40歲的人年平均工資超過當地平均水平,但從圖表數據就能簡單得到一個結論,許許多多的40歲以上人員,年收入遠遠不足10萬元。

這是不可爭議的事實。

(3)我們應當提問,為什麼好多40歲男性年薪不足10萬元?

答案是很正常!

我們全社會的平均工資水平,就擺在那裡,我們還沒有富裕到,隨便一個人就能達到年薪10萬的標準,全社會能提供的年薪10萬的工作崗位,就那麼一點點!

所以,拿不到年薪10萬工資,再正常不過了。

最後指出一點,許多人在網上說,自己年薪幾十萬上百萬,那都是吹牛逼,吹牛逼,吹牛逼……你要是相信,你就輸了。

所以,好好工作別亂想了,不止你一個人拿不到年薪10萬,和你一樣的人很多很多。


99隨便

只見過一個老闆帶10個員工,沒見過10個老闆帶一個員工,所以年薪10萬的都是少部分人,就這麼簡單。

1.為什麼有的人年薪幾十萬,有的人年薪只有幾萬,因為每個人所做的事情的價值不同,所處的位置不同。而職場中,永遠是金字塔結構,越往上走,人就越少,不是因為不努力,而是隻有這麼點坑。

40歲的男性中年人,能夠走上金字塔上面的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還是在中間或者底層。如果整個那一代人都年薪10萬以上了,這就不是金字塔結構了,而是長方形結構,這是規律,沒辦法。

2.現在40歲中年人,也就是70後,他們那個年代讀書的還是比較少,大部分人都是通過創業的方式翻身得財富的,而大多數人,都是給人打工的命,而且,由於自身的知識水平等客觀因素,打的不是特別高薪的工作。

3.40歲中年人,很大一部分人是沒有職業規劃的,今年幹這個,明年幹那個,沒有在一個行業深耕的視野和條件,所以,一直保持在維持家庭基本收入的現狀,沒有大的改變。

4.現在創業者越來越年輕化,尤其是互聯網時代到來後,新興行業的創業者基本都是80後,90後的年輕人。傳統行業也被很多年輕人給顛覆了。本來應該40歲人獨掌天下的時候,年輕人快步趕上來,提前搶走了一些飯碗。

互聯網的獨角獸企業,40歲以上的老闆是少數,30多的是主流,底下的高薪員工,更加年輕。

5.只有10萬就代表不成功,或者不幸福嗎?並不是。40歲的人,基本上有房有車有家庭,過著自己的小日子,人生也沒有什麼重大的事情等著他完成,安心的端好自己手裡的碗,比年薪20萬,還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要幸福的多。

40而不惑,心態看的更開了,資本積累也不算太差,只需要維持生活,與需要拼命奔跑的人,你會選擇做哪個?


傅一聲

這個社會本來就是二八法則。只有少數人能賺錢,永遠都是抬轎子比坐轎子的人多。

如果你再把範圍縮小一點,選取一箇中學班級,男生在畢業五年之後就會因為所進入的公司不同,所從事的行業不同,所幹的崗位不同,有較大的差距。 而這個差距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大。



舉個例子,同樣是學機械設計的男生,十五年前進入大國企的從事設計崗位,現在收入都偏高,還有少部分人很優秀,直接進入設計院,考取高級職稱,並且還賺外快收入會更高。但是很多都因為當時不願意去企業做基層,而選擇了私企的銷售,或者民營企業的管理職位,目前基本都是中等偏下的收入。

這些人也都快四十了,如果沒有太大變化,基本就是10萬左右。這沒什麼好奇怪,就是個人選擇而已。在當年做出的那個選擇,在當時看肯定是好的,只不過誰能預見未來的發展和變化呢?

越老越值錢,說的並不是每一個人。大部分人是越老越沒有勞動價值。不信你看,人才市場的年齡線就是卡在35到40歲。


職場瑪格麗特

行業的特性決定了一部分人只能拿那麼多錢。比如教師,比如一些固定崗位。


40多歲,其實對於男人是個黃金年齡,因此也是比較重要的階段。男人三十而立,基本上就成家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娶妻生子也是在差不多35歲之前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了。接下來5年就是事業發展的黃金時期。若能在40歲之前在一個公司擔任中層,那基本上能在45-50不如高層,這樣年薪絕對不止這些。

當然這說的是在企業工作。若是在教師,可能有所不同。因為教師是按照課時來計算工資。若是你是一個不上進的人,不評職稱,那麼你的課時費可能永遠都是最低的,即使過了10年可能也是如此,所以還有可能是10萬年薪,這並不高,反而是一種諷刺了。


另外,這裡要說的是,二線以上的城市,有的人年薪10萬,40歲。其實這樣的群體真的不少。只是在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真的比較少見,尤其是在公司的。因為現在很多大公司招聘應屆畢業生的工資可能就一萬起步了,那年薪就高於10萬了,若一個40歲的人還拿著年薪10萬的工資,那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這裡說的是普遍,當然也有些特例,比如有的崗位就是特殊,比較按部就班的,比如公務員崗位,若是40歲你還是一個科員,可能還沒有10萬呢,所以不能以偏概全了。


其實在任何城市都存在這樣的情況,有三線城市年薪百萬的,也有一線城市年薪5萬的,到底多少,還要看自己的本事了。



老王偵查記

這個題目講的是二線城市及以上城市的40歲男性,因為如果放在二線城市以下,這樣的男性是較為普遍的,即便是好多的公職人員,也達不到這個水平。

從年齡來看,這個40歲男性正是70後一代。

首先,70後一代是比較憋屈的一代。

包括高考改革,取消大學分配,還有計劃生育, 打工潮,住房商品化,社會上存在的不平等現象,以及60後一代春風得意的相對壓制,等等,都使得70後的奮鬥顯得比較艱難,而當有了一點積累之後,又遭遇樓市、股市的風雲變幻。

雖說有很多機遇,但也有很多挑戰和問題。

其次,70後當中有不少是沒有讀多少書的,早早就外出打工了。

那個時候要想考上大學是相當難的,升學率相當之低,加上打工潮比較火熱,讀書無用論一度盛行,不少農村家庭的子女紛紛南下打工,有的甚至小學、初中沒畢業就外出打工了,憑著開始的機會,的確還是撈到了第一桶金。

慢慢的就出現了一些分化,有的人還是善於學習,在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本領,讀了一些書,學了不少技能,但是有的就是按部就班,每天都是那樣簡單的勞動著,沒有什麼提高。

這個時候,有的70後就可能成了老闆,成了高層管理人員;但是有的可能還在一輩子給人打工,也沒有多少技術含量。

所以隨著一些企業的不斷淘汰,有的也就只能在10萬元左右徘徊,還可能是些體力活兒。

最後,70後還處於信息經濟保守與進步的相對分化階段。

這個是與互聯網發展相關聯的,一部分70後緊緊跟上了互聯網的發展,進一步在信息經濟時代把握住了先機,但是有的卻可能落後了。

而在一些大城市裡,互聯網領域的高薪是比較突出的,即使不是互聯網領域,互聯網方面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碧翰烽

首先得理解:工作中能拿到高薪的始終是少數人!少數高薪人管理著大部分中薪、底薪。由此就能解釋為什麼了。

高薪的工位是有限的。

任何工位都是有限的,越往高處位置越少,而大部分情況下高位置就意味著高薪。

年輕人對中年人工位的爭奪。

年輕人相對中年人而言更有活力和衝勁,對於公司而言,也需要新鮮的血液來刺激有經驗的中年人。中年人依靠自身的經驗往往擁有很大的優勢,但中年人活力不足,這個年紀的他們追求的是穩定。而公司的慾望是,保持穩定的同時還要發展,所以年輕人取代中年人的位置時有發生。

中年人自身精力不足。

40歲的男性精氣神處於衰退期,且絕大部分已成家。上要顧老下要顧小,還有工作問題,他的精神受到極大的挑戰,已經沒有太多的心思去發展第二職業。

被辭退,再找工作無法就高薪。

退休金,從公司利益最大化的角度來說是不願支付。所以到一定的年齡時,有些公司會暗裡動用手段,逼中年人自辭或降薪。而40歲的人會為了家庭可能就範,這個年紀的他們不好找工作。

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自身能力,以及能否做到與時俱進。

如果他們能在年輕的時候,加強自身的專業知識,並且能做到與時俱進,思想開闊的話,其實與年輕一輩競爭還是有很多機會的。可是這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時代不同,思想不同!

最後現如今社會,在二線及其以上,10萬左右年薪是很正常的水準。畢竟國家還沒有發展到錢到處扔的地步。

生活一夢,祝你天天好心情!


生活一夢

其實當前社會本就是這樣的,不可能所有人的薪資都處於一個差不多的水平,在一定的社會和個人因素影響下,經過一定時間的累積,人與人之間總會有差距。

1.個人生活背景和個人職業選擇,當前40歲左右的職場人應該是75後到80年左右的群體,這部分人在選擇就業時肯定就會收到90年代的社會因素影響,不同的職業選擇經過一定時間的累積,也就影響了這批人40歲的收入。

2.個人職業規劃。在個人進行職業選擇後,時代也是不斷在變化的,如果不能對自己的職業進行良好規劃並有勇氣有能力進行再選擇,肯定是對以後的薪資有影響。比如我的前半生裡追求羅子君的老金,已經習慣了在商場工作,不願意換到其他崗位,當然也就失去了獲取更高薪資的機會。

3.個人生活壓力。40歲左右的職場人,上有老下有小,換工作或者重新開始一份新的職業對於他們來說是有風險的,更多的時候他們追求一種安穩的生活,至少不會因為換工作的風險而影響當前的生活。但穩定一般也意味著收益低。

不管怎麼說,希望所有的職場人都能夠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提高自己抗風險的能力,這樣才能在職場中獲得更多自己想要的,而不是像收費站的收費員,一旦取消人工收費,他們就不知道何去何從了。


二小姐的廚子

這問題本身就有問題,大部分40歲的人年薪十萬,請問你是在哪個省?你有去最基層看過嗎?我來告訴你,大部分40歲的人年薪在5--8萬而已,以成都為例,根據銀行統計數據:2000以下4.4%,2000---3000的25.6%,3000-----4500的19.2%,4500----6000的21.4%,6000----8000的13.5%,8000----10000的6.1%,10000----15000的5.9%,20000-----30000的2.1%。這是2017年的統計數據,再來說實際情況,以我所在的工廠為例,從總經理到普通員工的人員比例,總經理一人,副總3人,部長8人,經理10人,主管25人,普通員工14575人,車企,生產型企業,結構上還是比較合理的,總經理年薪50萬,副總20萬,部長15萬,經理12萬,主管(相當於工段長)8萬,普通員工計件,年薪大概5-----7萬,所以說年薪十萬的還是佔少部分了。而且成都跟北上廣比不了,但是放全國來說收入還是屬於中上水平的。


明月清風49002

何不食肉糜。並非每個人都如題主這麼財大氣粗。據公報數據顯示,2017年北京市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7230元,稅前也就七八萬的樣子。根據收入金字塔原則,40歲的男性年薪10萬已經超過全國至少2/3以上的人。


光說道

看到評論裡有很多年輕人感覺自己畢業幾年月入過萬,好像很驕傲的樣子,我只想說你真的幼稚,現在的收入水平,並不代表你在40歲時依然能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收入基準線。如果你只是打工的話,首先不能確保你每份職業都是光鮮的且有保證的高收入;其次你不能預知父母孩子以及自己在不確定的一天,遭遇可能得意外,比如疾病;最後社會在飛速的發展,現在吃香的行業或崗位或許在你不經意間就盛極而衰,比如通信運營商。這裡並沒有計算你因為志得意滿而遭遇的可能的重大投資失敗。

人生短暫尤其是在你為家庭為自己奮鬥的時間更為短暫,只要在你的人生中遭遇其一,那麼今天你可能會為40的自己擁有這份看起來還說的過去的年薪而慶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