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能輕鬆擊潰薩達姆幾十萬軍隊,為何遲遲不願出兵敘利亞?

婷婷的美麗新世界

針對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戰略,因為利益不同。美國總統不是傻子,美軍更不是傻子。所有的一切行為要符合性價比。木叔這麼說應該是很直白了吧。

什麼叫性價比?就是用更少的錢實現更大的價值。美軍能擊潰薩達姆的軍隊,是因為這不是美軍一家在戰鬥,是美國和一些小夥伴聯軍在行動。而且當時全球對薩達姆都不喜歡,雖然聯合國沒有支持美國軍事行為,但很多國家都在袖手旁觀,甚至以看熱鬧的心態看薩達姆被推翻。再說薩達姆數十年的通知也已經很腐敗了,軍隊無心替他擋炮灰,軍事手段和水平距美軍也差太遠,因此幾乎到了一觸即潰的境地。美軍在天時地利人和上佔盡了優勢,這種評估當然可以出動地面部隊了。

而敘利亞不同。美國人遭遇的阻力要更大。比如俄羅斯就是強大的阻力。雖然俄羅斯不一定能完全阻止美國人在敘利亞的行動,但肯定要比美軍在伊拉克的如入無人之境強得多。美國人有沒有準備與世界第二軍事強國硬碰硬?恐怕特朗普要充分考慮後果吧?

(圖為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

另外,敘利亞已然很亂了,美軍這個時候進去會更亂。這與當年伊拉克至少還能維持表面的統一不同。敘利亞已經千瘡百孔,實際上已經處於離散狀態,巴沙爾統治區只佔30-40%,美軍沒必要深入泥潭不能自拔。

第三,伊拉克有著巨大的油氣儲量。雖然美國不是完全為了石油去的,但是這會給該國商業機構進入當地提供很重要的伏筆。而敘利亞有什麼?美國人不會不衡量經濟利益。為了一個沒什麼的國家投入十來萬人地面部隊?不值得,國會也不能批准。

第四,美國維持如今的施壓態勢,在敘利亞問題上讓以色列打前站,顯然比自己投入大量地面部隊更划算得多。


美國第一目標只是防止敘利亞被“伊朗化”,而不是像在伊拉克一樣,要把薩達姆推翻為第一目標。所以這個目標不用地面部隊能實現的話,美國人當然不會傻到花鉅款及付出士兵傷亡的代價,千里迢迢來敘利亞參戰。


木春山

如果單純比較軍事實力,美軍無疑是當今世界最強大的軍隊,其作戰能力遠遠超過包括敘利亞政府軍在內的、存在於敘利亞境內的任何武裝。依照維基百科介紹,在敘利亞危機爆發前,敘利亞政府軍現役部隊約有20萬人,預備役約有160萬人,主要裝備是前蘇聯時代研發的坦克、自行火炮、防空導彈、米格-23戰機等。可以說,即便在中東,敘利亞軍隊也不算一支強大的軍隊,明顯弱於以色列、土耳其、伊朗及薩達姆時期的伊拉克軍隊。因此,如果單純進行軍力對比,無疑,美軍可以輕易碾壓敘利亞政府軍。

然而,在敘利亞危機爆發後,美國是否出兵的主要考慮不是怎麼打贏戰爭,而是怎麼結束戰爭。眾所周知,“9·11”事件後,美國先後打著反恐和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的口號發動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並先後以摧枯拉朽之勢打敗了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和伊拉克薩達姆政權,可以說美軍贏得非常輕鬆,絲毫沒有任何壓力。然而,戰爭的迅速勝利並不意味著美國的最終勝利,美國很快就發現雖然能夠贏得戰場勝利,卻無法輕易結束戰爭。2011年年底,美國從伊拉克撤出全部兵力,三年後駐阿富汗美軍也結束了作戰使命。然而,此後伊拉克的亂局,特別是2014年之後“伊斯蘭國”的崛起及攻城掠地證明美軍迅速撤軍是嚴重的錯誤。因此,奧巴馬在阿富汗撤軍問題上也愈發慎重,不僅多次延緩撤軍,最後更是將這個棘手問題留給了特朗普。

因此,在美國國內,不輕易在中東推翻他國政權、不大規模地派地面部隊介入中東戰事,以免美國陷入戰爭泥潭,成為美國國內精英的基本共識。因此,面對敘利亞亂局,奧巴馬設定的“紅線”一退再退,並遲遲不願向敘利亞派兵。在“伊斯蘭國”崛起之後,奧巴馬才開始向敘利亞派兵,但數量十分有限,可以說十分謹慎。


西域都護

美國要武力顛覆一個國家政權,需要理由!美國作為世界老大,若要直接推翻巴沙爾,總要給世界一個合理的說法。

美國曾捏造薩達姆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威脅世界,以此為由武力顛覆了伊拉克政權,後來只解釋為是情報有誤,其正當性和正義性受到世界的普遍質疑?在敘利亞內戰中美國試圖重新炮製這個理由,但未獲得成功。

敘利亞並沒有公開反美,只是與俄羅斯走得較近,美國可以不滿,那能成為要消滅的理由。

敘利亞與伊朗關係較好,那是穆斯林大家庭同習性兄弟的緣份。美國可以以伊朗企圖擁核予以威脅打壓伊朗,但這事敘利亞不沾邊,何能株連?

敘利亞敵視以色列,是因為它至今仍霸佔著國際公認的敘利亞戈蘭高地,難道敘利亞要對著以色列笑?美國若據此要“修理”敘利亞,何來公道正義?

美國若要以剷除獨裁為由發動侵略敘利亞戰爭,那顯然是霸權主義和強盜邏輯。海灣君主四國都是大獨裁,而且都是美國盟友,美國為何不剷除,反而要結盟?

美國要以“莫須有”、有也不說!的罪名武力剷除巴沙爾政府,俄羅斯、伊朗絕不會同意,歐盟也未必支持,連巴沙爾的敵人沙特、土耳其也未必同意。美國開了這個先河,沙特會投鼠忌器。土耳其則會顧忌庫爾德人贏得翻身解放,揚眉吐氣!

美國封鎖了古巴50餘年,策動了古巴反對派“豬灣入侵”和數十次暗殺行動,竭力要搞掉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並未成功。美國為何不直接組織“狩獵行動”剷除卡斯特羅?同樣原因,沒找到有說服力的理由。

美國要顛覆它國的手法只有兩種,通過出錢出武器和用武力威脅,策動顏色革命和平演變,或策動軍事政變或內戰,讓本國人自己幹。在敘利亞的手法,屬於後一種。


諶人

同樣的道理,如果美國在此之前出兵敘利亞,俄羅斯也同樣不會有機會出兵了。

原因很簡單,俄美兩國是世界上頭兩號的核大國,不會在同一個戰場上,發生直接的正面交鋒,以避免戰爭升級導致核大戰。這的確不是一個正式的成文的國際社會的遊戲規則,但的確是一個各方默認的也都會自動遵守的潛規則,因為這其實是一個基本軍事常識下的約束。


所以,問題轉化為此前美國為什麼遲遲不願意出兵。事實上,此前土耳其的埃爾多安、以色列的內塔尼亞胡以及海灣國家的土豪們,確實都是在全力遊說奧巴馬。但是美國國內,不僅僅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以及絕大多數選民,對於美國出兵敘利亞幾乎沒有什麼熱情。

只要美國出兵,的確是可以輕鬆推翻阿薩德,但美國將會面臨的是又一場伊拉克戰爭。因為敘利亞反對派內部有重重矛盾,又有大量反政府武裝與恐怖組織勾結,推翻阿薩德政府後,它們之間肯定還要繼續大打出手,然後會崛起新的恐怖大王,等到消停的時候,還不知猴年馬月。屆時美國的外債,恐怕早就上看四十萬億美元了,類似2008年的金融危機恐怕已經勢必再發生一場了。

這個時候的美國,會退回去成為二流國家的,還哪有機會給特朗普以機會進行挽救呢?


基於類似的理由,美國自己其實都估計俄羅斯是不敢出兵的。2015年,俄羅斯出兵前一小時,正式通知了白宮,當時中央情報局根本就沒有得到任何消息,簡直不敢相信。

實際上,就目前的結果來看,俄羅斯出兵的效果是比較好的,沒有真正成為消耗戰,使得俄羅斯能夠見好就收,2017年底宣佈撤出主力部隊。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其實是阿薩德政府的內部還是比較團結的,也比外界想象得更得敘利亞民心。

敘利亞反對派最大的問題就是基本上是烏合之眾,沒有像樣的領導人物,全部是靠各方外國勢力的扶持而得存在的,幾乎就沒有一支有像樣的民眾基礎。這也是奧巴馬不敢下注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實,早在2013年曝出化武危機時,不僅美國,俄羅斯與東亞大國其實也都考察過反對派,全都已經準備迎接後阿薩德時代了。只是敘利亞反對派沒有一個是像樣的,而阿薩德政府在伊朗的支持下也勉力維持住了。

這才有俄羅斯在2014年解決克里米亞問題後,才有餘力騰出手來幫助阿薩德政府。普京其實也是在整個過程中,看到了阿薩德政府的堅韌性與基本民意,否則也絕對不敢輕易出手敘利亞的。


建章看世界

1.美軍在2003年迅速擊潰薩達姆的“百萬大軍”,幾乎毫髮無傷,在推翻薩達姆政權的戰爭中大獲全勝。但隨後在伊拉克人民多年的反美游擊戰中,美軍傷亡數萬,被迫於2011年宣佈撤軍。

2.在2011年敘利亞戰爭爆發後,美軍不請自來。雖然沒達到伊拉克戰爭的出兵規模,但也出動了數千軍隊來反恐,俄軍公佈資料顯示美軍在極端組織轄區與恐怖分子卻能夠和平相處。

3.美國一度對反對派和庫爾德人給予大力支持,阿薩德確實快撐不住了。但普京大帝在2015年底迅速出兵敘利亞,依靠數十架戰機迅速扭轉了局面,至今協助阿薩德控制了過半的國土和絕大多數的人口。俄羅斯的核彈數目比美國還多,美國還是不敢跟俄羅斯直接開戰的。

4.特朗普上臺後,更是不願與俄羅斯對抗。把資助的重點轉向庫爾德人,想盯住做著奧斯曼美夢的埃爾多安,以及急速擴張的伊朗,而對於推翻阿薩德有點力不從心了。再派大規模部隊,現今經濟困難的美國難以掏出數千億美元,也難有膽量跟普京大帝一較高下了。


啥都不知道

美國在冷戰結束後,有著一超獨霸的地位,其國際影響力以及軍事實力都很強大。讓讓美國自信心膨脹過度,在阿富汗戰爭之後,美國又將戰火燒到中東的伊拉克。自入侵科威特後,薩達姆·侯賽因掌握的伊拉克政權就與美國關係徹底鬧掰了,被美國人視為眼中盯,一定要徹底推翻其政權。

為了能顛覆伊拉克政權,美國提前做了大量的輿論鋪墊,用並不靠譜的所謂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武器的情報,不顧國際社會上許多國家的反對,悍然對伊拉克發動戰爭。2003年3月20日,美、英再加上澳大利亞和波蘭部分軍隊,只用一個多月就全面控制伊拉克。12月14日,薩達姆被美軍抓捕;2006年12月30日,薩達姆被處以絞刑,這位中東政治強人就此謝幕。

成功推翻薩達姆政權一度令美國人極為振奮,美國人所規劃的“大中東民主計劃”,似乎有了實現的可能。但伊拉克在被美國軍事佔領後,原來薩拉姆手下的伊拉克軍人因得不到美國以及伊拉克新政權的信任,沒法掙錢養活家人,不少人因此加入了反美武裝。混亂的伊拉克戰亂不斷,成為基地等恐怖分子滲透、擴充勢力的大本營。

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連續打了兩場反恐戰爭,美軍可以迅速打垮成建制的敵軍,但無法徹底消滅反美武裝。美國與恐怖分子戰爭了十幾年,取得的成效很有限。近幾年,中東地區地區的混亂局面,反而導致恐怖勢力得到快速擴張。為了打贏反恐戰爭,美國投入了大量的兵力,花費了大量‘軍費,仍然無法解決問題,深陷戰爭泥淖的美軍早已經深感疲憊。

2010年開始,中東地區爆發“阿拉伯之春”運動,多個國家領導人被趕下臺。自北非的突尼斯之後,這股風潮又吹向利比亞、埃及、敘利亞等國。統治埃及近三十年的穆巴拉克總統被迫下臺;利比亞的卡扎菲被推翻,在逃跑的路上被抓,武裝分子將其直接槍殺;敘利亞也很快陷入到內戰,之後又成為恐怖分子伊斯蘭國武裝IS的大本營。

敘利亞政府軍在戰爭中損失嚴重,差點就支撐不住了。關鍵時刻,俄羅斯出手對巴沙爾政權提供了及時而有力的支持。俄軍調動幾十架戰機對伊斯蘭國武裝組織進行軍事打擊,徹底扭轉了敘利亞戰爭的戰場形勢。敘利亞軍隊得到俄軍的配合,成功收復了敘利亞大片國土。伊斯蘭國武裝也基本上被消滅,原來岌岌可危的巴沙爾政權也得以穩固。

美軍輕鬆擊潰了伊拉克薩達姆的幾十萬軍隊,為何不遲遲不願意出兵推翻巴沙爾政權?其實原因有三條,首先,美國明白了,發動戰爭很容易,何時能順利結束就不得而知了。其次,美國打了兩場反恐戰爭,花費直接軍費超過二萬億美國,間接費用達到六萬億美元,美國的財力因此快被掏空了。再則,美國顧忌的是敘利亞背後有俄羅斯的強力支持。與俄國直接發生軍事衝突,這並非美國最高決策層理智的選項。

美國的策略就是藉助其支持的代理人武裝組織推翻巴沙爾,為了藉助伊斯蘭國武裝組織與敘利亞政府軍作戰,美國甚至對其在敘利亞的勢力擴張睜一支眼閉一支眼。美國可以動用巡航導彈或軍機打擊敘利亞軍隊,但是,美國絕對不願意再次動用大量地面軍隊進入敘利亞去幹涉敘利亞戰局,美國人很清楚,再次陷入中東戰爭的泥淖可是件不太妙的事情。


兵哥點軍

美軍輕鬆擊潰薩達姆幾十萬軍隊是很多原因造成的,一個是薩達姆獨裁,統治伊拉克幾十年,雖然把伊拉克建設的很富裕,但有些人心裡還是不滿足,因為他沒感受過。被美國人統治的滋味,所以不齊心協力保衛自己的國家,要是現在還是薩達姆,再讓美國侵略伊拉克,就沒有那麼容易了,因為,經過這多少年受奴隸的教訓,該醒過來了,就是薩達姆再不好,人民也是安居樂業,生活富裕,不用每天當驚受怕。現在知道薩達姆時期好了,可回不去了。再是,美國利用金錢買通了薩達姆軍隊裡的一些高官,他們為了個人一己私利,不作反抗,斷送了伊拉克人民的幸福生活,這些漢奸成了伊拉克人民的千古罪人。現在美國為什麼遲遲那不下敘利亞,原因也有很多,首先,有俄羅斯這個核大國的頂力支持,美國他也具怕三分,再是敘利亞人民通過伊拉克,利比亞,和敘利亞這幾年的戰爭,深深體會到了,巴莎爾再不好,也比美國佔領了好多了,所以,敘利亞人民就用生命與美國頑強的抗爭,為的就是有自己國家的主權不受侵犯。人民能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


光陰似箭6802

主要因為,老美沒錢、弱項、無動力。

首先,因為沒錢。自伊拉克阿富汗兩場花費巨大戰爭後,老美真的國庫空虛、兜裡沒錢。真要參戰,老普總統的戰爭撥款申請能否被國會批准,實在難說。

其次,一旦參戰是美軍弱項。美軍無疑是這個星球戰力最強的軍隊之一,但也有其弱點。不然不會在朝鮮和越南面對土得掉渣的對手,反而鎩羽而歸。一般來說,美軍喜歡海空戰,不喜歡陸戰;陸戰喜歡正規戰,不喜歡非正規戰;非正規戰喜歡特種作戰,不喜歡游擊戰、巷戰。而一旦美軍加入敘利亞戰局,將面臨大量小規模的游擊戰巷戰,這本身就是美軍的弱項。

最重要的原因是沒有動力。老美特別喜歡打仗的一個原因是:戰爭是期貨提款機的一個重要部件。比如在中東某個產油大國找個戰端,可以收放自如。戰爭進程如果緊密配合國際期油市場多作空,可以短期內獲得平時難以想象的收益率。簡單的說,國際期油市場、中東戰局、短期資金拆借市場這三個零組件可以構成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自動提款機。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當年美軍可以四十幾天就能擺平伊拉克,非要拖上二十年。因為這樣的戰爭能給老美的華爾街一小撮集團帶來數以兆計美金的利益,不過付出代價是美國經濟的虛擬化和十幾兆的負債。以敘利亞目前的狀況,基本不具備作為期貨提款機部件的能力。所以,老美沒必要親自出馬了,寧可花點錢培養一堆反對派武裝,衝上去打打殺殺。真要出兵,還不如直接打伊朗,更有利可圖。

所以,老美不會直接出兵敘利亞。


深圳小峰峰

最簡單的回答是,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

隨著兩場反恐戰爭,08年金融海嘯,伊斯蘭文明和俄羅斯對美國的反擠壓,美國的全球統治能力,越來越力不從心。到了利比亞、敘利亞戰爭期間,作為地球實際統治者的美國,甚至連個面都不露了。石油,美元,航母,這是美國實行全球統治的三大法寶。

伊拉克、阿富汗問題是美國主動出擊,藉助反恐佔領了中東的戰略高地,徹底控制了中東,影響極為深遠,小布什的雷霆一擊徹底改變了中東的地緣政治。美國的利益就是石油美元,你懂的。但是,小布什的政策對美國國力消耗極大,數萬億美元被消耗在中東,造成克林頓時期的盈餘變成今天可怕的債臺高築。

隨著奧巴馬上臺,美國已經對小布什的政策做了根本性的顛覆,在中東進行了戰略性的收縮,將戰略部署在東亞,執行亞太平衡戰略。

利比亞危機、埃及政變到敘利亞內戰,美國一直是縮在後面。而引發危機的是海灣國家,出頭的是法國。利比亞、敘利亞危機中法國帶領西方世界開了第一槍,美國在打醬油。利比亞內戰幾乎讓法國過了一把贏,但局勢卻越來越亂,敘利亞危機危機中法國的出頭鳥也沒當多久,畢竟就一艘航母,還要維修。

不過現在特朗普上臺了,習慣對國外事物指手畫腳的共和黨政府又回來了。特朗普上臺後,對奧巴馬的政策又做了一次修正。強勢介入敘利亞,扶持庫爾德人武裝。對阿富汗加大援助。在中東各個熱點保持強勢介入狀態。尤其是新的財年將美國軍費提高的7000億美元。特朗普強硬外交政策的支柱就是美國共和黨政府對外政策是一脈相承的,尤其是通俄門事件的發酵,為擺脫嫌疑,美國可能對俄羅斯採取更積極主動的策略。

很多網友對美國民主黨時期和共和黨時期的國際事務、外交政策分辨不清、對伊斯蘭內部宗教衝突分不清。中東問題極其複雜,大國博弈、宗教矛盾、民族衝突交涉其中。現在網友一邊倒認為美國是邪惡的一方,所有的問題歸結於美國的干涉。對美國兩黨爭鬥對世界的影響一無所知。

當然美俄都不代表正義,只代表利益。


鷹的家園

美軍雖然能夠很輕鬆的打敗敘利亞,並且完全可以派兵將整個敘利亞全部佔領,但是為什麼他不願意派出地面部隊到敘利亞,進行全面佔領了。很簡單,就是經濟問題,中國一句常言叫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如果說沒有強大的經濟實力來支撐,他能夠派出大量的軍隊嗎?美國目前的財政赤字嚴重,已經欠下了鉅額的外債,有20萬億的外債已經讓美國不堪重負。

美國目前仍然在阿富汗駐有重兵,並且陷入了戰爭的泥潭之中,不能自拔。美國在其他戰場上,如伊拉克和利比里亞等地,也必陷入了戰爭的漩渦之中而不能自拔。如果自己還繼續在敘利亞作戰,陷入了一個新的戰爭漩渦之中。那麼美國的財政將難以承受這樣的壓力,美國經濟實力雖然很大,但是它的軍費支出確實讓他難以維持。所以美國為了自己減少開支,為了自己的自身利益,選擇了少量的地面部隊進入到敘利亞,並且以適合的方式在敘利亞生成。所以美國並沒有派出大量的地面地面部隊去佔領整個敘利亞,這就是因為美國的財力問題受到了侷限,否則美國早就將敘利亞全部拿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