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不移改革開放 普惠共贏造福世界

堅定不移改革開放 普惠共贏造福世界

近年來,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環境,中國保持戰略定力,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大力培育發展新動能,經濟運行實現穩中向好。在世界經濟形勢不穩的大背景下,得益於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中國經濟展現出發展韌性,成為推動國際合作的“動力源”和促進全球可持續增長的“穩定器”。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後。越來越多國際投資者和外國企業緣何紛紛表示看好中國市場,看好中國未來發展,因為中國改革開放這一正確抉擇是循著歷史前進邏輯,從歷史中汲取經驗和智慧的結果,是順應世界發展潮流的決定性選擇。綜觀改革開放40年,中國的面貌煥然一新,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現行聯合國標準下的7億多貧困人口成功脫貧,佔同期全球減貧人口總數70%以上,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鮮活的數據無不生動地印證著這樣一個道理:改革開放這場中國的第二次革命,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改革開放不僅要有新氣象,更要有新作為。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更當堅持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推動改革開放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新的突破。唯有如此,才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正因為此,我們看到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主旨演講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並宣佈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主動擴大進口等重大舉措,而在海南迎來建省辦經濟特區30週年紀念日之際,進一步做出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的重大決策,提出加快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要求。這些都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宣言,為中國進一步敞開胸懷擁抱世界提供了思想行動指南,更向世界傳遞出中國將站在更高起點推動全面開放、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堅定決心和信心。

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正因為此,作為負責任的世界大國,中國對外開放不是要一家唱獨角戲,而是要歡迎各方共同參與;不是要謀求勢力範圍,而是要支持各國共同發展;不是要營造自己的後花園,而是要建設各國共享的百花園。以“一帶一路”建設為例,作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五年來,“一帶一路”建設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化為現實,已發展為實實在在的國際合作,成為共享機遇、共同繁榮的世界大舞臺。博鰲亞洲論壇發佈的《亞洲競爭力2018年度報告》顯示,中國企業在20多個國家建設經貿合作區,為有關國家創造近11億美元稅收和近18萬個就業崗位。國際輿論認為,“一帶一路”已成為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路徑和宏偉實踐,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光明的發展前景。在眾多國際人士看來,這體現著將中國自身發展同世界共同發展相統一的全球視野和大國擔當。

海闊憑潮湧,風勁好揚帆。“中國改革開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夠成功!”習近平主席擲地有聲的話語,為中國和世界的發展注入強大信心。面向未來,中國整裝再出發,朝著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對外開放奮力前行。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在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肩負起新時代的偉大使命,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再出發、對外開放再擴大,一個日益開放的中國,必將加速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新格局,造福中國也造福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