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田中有三个天然地漏,深不见底,被称为地眼-大地的眼睛

全国有好多地方,有着类似“八卦”形状的大地图案,可惜大都是人工造就的。而唯独万峰林下的“八卦田”,却是一处天然雕琢,八卦的核心部分,如同大地上的一只“黄金眼”。

这块田中有三个天然地漏,深不见底,被称为地眼-大地的眼睛

兴义八卦田是一片天然形成的八卦田,平卧在纳灰寨农田中央,其造型神奇迷离,如神匠打造,层叠有序。

这块田中有三个天然地漏,深不见底,被称为地眼-大地的眼睛

贵州素有地无三分平之称,而“八卦田”一带却平田万亩,人皆感造物之神奇,叹为鬼斧神工!

这块田中有三个天然地漏,深不见底,被称为地眼-大地的眼睛

八卦田的核心部分,原来是一处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一个巨大地漏,呈不规则的圆形状,从平地向地下盘旋而下。地平面上的口子大约有一个篮球场大小,越往地下就越狭窄。

这块田中有三个天然地漏,深不见底,被称为地眼-大地的眼睛

据说踩一踩八卦田,升官又发财。

这块田中有三个天然地漏,深不见底,被称为地眼-大地的眼睛

这块田中有三个天然地漏,深不见底,被称为地眼-大地的眼睛

据说踩一踩八卦田,升官又发财。

这块田中有三个天然地漏,深不见底,被称为地眼-大地的眼睛

还有一条纳灰河在田中穿过,却又消失在田野中。据考察,此河在地下穿延,在二十多公里外有重见天日,并汇入珠江。

这块田中有三个天然地漏,深不见底,被称为地眼-大地的眼睛

这块田中有三个天然地漏,深不见底,被称为地眼-大地的眼睛

农田耕地以漏斗为中心,弧型展布,构成了奇异的“八卦”图案。

这块田中有三个天然地漏,深不见底,被称为地眼-大地的眼睛

据说踩一踩八卦田,升官又发财。

这块田中有三个天然地漏,深不见底,被称为地眼-大地的眼睛

农田耕地以漏斗为中心,弧型展布,构成了奇异的“八卦”图案。

八卦田中的这三个天然地漏,深不见底,被称为地眼——大地的眼睛。地漏中心部分深不见底,但却有冬暖夏凉的泉水涌出,村民们就是依靠这地下泉水来灌溉良田的。

这块田中有三个天然地漏,深不见底,被称为地眼-大地的眼睛

沿着圆形的地漏,当地的村民开垦田地用来种植庄稼,因为要绕着圆形的地漏来修田,所以大多数田块也以圆弧形为主。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从地漏中引水灌溉农田比较方便,当然雨季的时候,遇到洪涝,田里的水也可以迅速向地漏中排除掉。旱涝保收,或许是当年村民开垦“八卦田”的最初设想。

这块田中有三个天然地漏,深不见底,被称为地眼-大地的眼睛

于是,围绕着地漏,一圈又一圈的庄稼地,就以地漏为核心,不断地向峰林的山脚下蔓延。沿着田地,修建了也是圆弧形的引水渠,方便远处的田地灌溉。万峰林的“八卦田”之所以耐看,不仅仅有着跟地漏匹配的田地,更有一圈又一圈的灌溉渠道在田里延伸。灌溉渠将田地自然切分,就形成今天人们所看到的极具自然的“八卦田”。

这块田中有三个天然地漏,深不见底,被称为地眼-大地的眼睛

在一个农耕时代,依托地漏下的泉水、以及纳灰河,万峰林脚下这篇肥沃的土地,让布依族人过着天道酬勤的日子,男子下田耕种,女人纺线织布。一代又一代布依族人,就这样生活于相对闭塞的田园里,构成了一幅浓墨重彩的田园山水画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