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之聲|全國人大代表程夢醒:要促進大學生返鄉創業

期刊之声|全国人大代表程梦醒:要促进大学生返乡创业

期刊之声|全国人大代表程梦醒:要促进大学生返乡创业
期刊之声|全国人大代表程梦醒:要促进大学生返乡创业

全國人大代表程夢醒是一位90後,2014年返鄉創業,成立湖北省應城市興邦豆皮農民專業合作社並擔任理事長,如今帶動當地30多戶農民。她的家鄉在三合鎮三結村,當地在清朝末期就開始做豆皮(武漢叫豆絲,有的地方叫豆折)。傳統的豆皮為純手工,用稻草燒製,香味濃郁,以前製作的人很多,後來年輕人都出去了,加上受機械化的低成本衝擊,做的人就少了。

談及為什麼要回鄉創業,程夢醒說這也是機緣。她在大學期間兼職做家政,客戶對她說非常想吃手工豆絲,市場上卻買不到。於是她去做市場調查,走遍各大市場,發現確實沒有。放假回到家鄉,看見幾乎沒人做傳統的豆皮,而村裡留守的中老年人大多無所事事,很多人天天打麻將。程夢醒覺得有這麼好的特色產品,又有閒置勞動力,就缺少一個人真正把他們組織起來做,加上自己也想陪伴在父母身邊,於是決定回鄉創業。

創業的過程是艱辛的。程夢醒成立合作社,農民以勞力和管理投入,資金都是程夢醒自己籌集。因為投入較大,前兩年合作社一直虧損,兩年後有了利潤,也是全部投入建設,不斷擴大廠房。傳統的豆皮,原料是“大米+黃豆+綠豆”,主要是大米,不太容易煮爛,程夢醒改進產品工藝,加入五穀雜糧,製作的豆皮口感更加柔軟,烹飪更加方便,還註冊了品牌“春華”。如今,合作社豆皮日產量達三四千斤,都是當天現產現銷,既有實體銷售,也有線上銷售,客戶遍佈全國,甚至國外也有人購買。

目前,合作社成員大多是當地中老年農民,實行靈活式上班,既要照顧家裡,也要忙乎農活,上一天班可以收入70元—90元,一年平均掙1萬多元。下一步,合作社打算吸引一些年輕人返鄉加入,全程參與合作社的銷售、管理、技術等工作,提高合作社產品質量,打響“春華”豆皮品牌。程夢醒說,當地很多人期盼合作社能帶動他們發展,如果年輕人全面加入合作社,收入肯定要比現在的中老年成員高,在家門口就能獲取跟外面打工一樣的收入。今年開完“兩會”後,她就準備著手擴大規模,帶領更多農戶做好豆皮這個特色產品。同時,也希望政府給予一些支持,包括扶貧資金支持,目前合作社資金壓力大,場地也限制了發展,加工廠是在程夢醒家的土地上建起來的,想擴大很難,因為現在農村的土地管得嚴,不允許硬化。

談及鄉村振興,程夢醒表示,當前農村缺少青年勞動力,留守的都是年齡較大的人,辛辛苦苦種點地,收成也不好,有時連成本都拿不回來,出去打工又沒人要,還得照顧家裡。因此,要實現鄉村振興,一是要吸引青年人回去,吸引大學生返鄉創業。今年“兩會”,程夢醒提了兩個建議,其中一個就是促進大學生返鄉創業。她建議,國家對大學生返鄉創業給予政策傾斜,以帶領更多的人一起創業致富。二是中央出臺了不少好政策,但很多在基層落實不到位,因此要加強宣傳,加強基層隊伍建設,加大監督力度。比如稅收方面,自己的合作社享受的優惠政策很少,而農產品加工的利潤是非常微薄的。

(程夢醒系湖北省應城市興邦豆皮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相關閱讀:

頭條推薦|厲害了,我們的農幹院學員——吳雲波理事長近距離聆聽習總書記教誨

期刊之聲|全國人大代表吳豔良:合作社開展產業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期刊之聲|全國人大代表賈紅濤:緊密的利益聯結是合作社的發展基石

期刊之聲|全國人大代表唐慧娟:加快發展新型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

期刊之聲|全國人大代表吳惠芳:要明確農村經濟合作社法律主體地位

期刊之聲|全國人大代表李葉紅:希望當地農產品外運問題能解決

期刊之聲|全國人大代表俞學文:質量提升是產業發展的基礎

期刊之聲|全國人大代表孫軍: 推動星創天地成為農業領域的眾創空間

期刊之聲|全國人大代表徐淙祥:應修訂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法

期刊之聲|全國人大代表陳先志:合作社真的好做 真做真有效

期刊之聲|全國人大代表魏德東: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才

期刊之聲|全國人大代表楊來法:鄉村振興要做到生態宜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