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明知關羽會放走曹操,為何還派關羽去守華容道?

赤壁之戰後,曹操狼狽逃竄。諸葛亮為何明知關羽與曹操有過交情,還要派關羽去攔截曹操呢?

曹操大軍與東吳赤壁之戰大敗,而劉備方面配合東吳進行善後,有點左手漁翁之利的意思,在華容道攔截曹操,本可以直接致曹操於死地,蜀國任何一員武將都可以做到。

諸葛亮說服孫權聯合抗曹後,他和周瑜不約而同的制定了"火攻計"等一系列連環計,當曹操中計後,在周瑜發動最後的火攻時,諸葛亮針對戰敗後的曹操逃跑路上設了"三道卡",而最後一道卡就是由關羽守華容道。

諸葛亮明知關羽會放走曹操,為何還派關羽去守華容道?

曹操對關羽有恩,諸葛亮心知肚明,而關羽又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諸葛亮也知根知底,因此,戰敗後的曹操走華容道時,關羽自然會網開一面,放其一條生路,這個諸葛亮也是心底雪亮的。明明知道讓關羽守華容道是"靠不住"的,之所以還這麼做,主要有"內外"兩個原因。

諸葛亮明知關羽會放走曹操,為何還派關羽去守華容道?

於"外因"來說,諸葛亮不能讓曹操死。為什麼呢?曹操因輕敵大意,百萬大軍被孫劉聯軍一把大火燒的灰飛煙滅後,如果主子曹操死了,群龍無首下,曹軍必然會土崩瓦解。而雄居江南多年的東吳,原本就擁有自己獨有的勢力,挾赤壁勝利之威,又乘著曹操死後群龍無首,揮師北進,中原之地被他拿下也是順理成章的事。而當時諸葛亮所追隨的主子劉備還屬於居無定所"的慘境,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地盤,如此"不成氣候"。顯然是無法阻止住孫權的一家獨大,如此一來,整個天下很可能成了孫權的,三分天下也就一奇談了。

因此,曹操赤壁戰敗後,諸葛亮派關羽守華容道,其實是出於"戰略"的需要,故意讓關羽放走曹操。

諸葛亮明知關羽會放走曹操,為何還派關羽去守華容道?

於"內因"而言,諸葛亮為什麼偏偏讓關羽守華容道,而不是張飛、趙雲,也是有目的的。曹操曾收留關羽,關羽誅文丑、誅顏良予以回報,但後來關羽探的劉備下落後,過五關斬六將而去。可以說關羽還是"有愧"於曹操的。而諸葛亮安排關羽守華容道,算準了重情義的關羽會網開一面,放曹操走。

諸葛亮明知關羽會放走曹操,為何還派關羽去守華容道?

既不能讓曹操死,又讓關羽做順水人情,一舉兩得的事何樂而不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