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農業背後一個慄蘑人的冷思考

常州一正農業科技公司是一家以種植慄蘑為主的日本獨資企業,在建成國內首家真正的工廠化慄蘑栽培生產線,它所具有的優勢不言而喻,國內從事慄蘑生產的我們是時候冷靜的思考一下我們所面臨的問題了

一正農業背後一個慄蘑人的冷思考

一、發展水平低,規模小,品質無法保證。

雖然目前國內慄蘑種植戶不少,但是發展水平普遍很低,生產規模小,栽培水平不高,規範化程度低,在市場上沒有定價話語權。小規模生產的種植戶,由於採用的是家庭方式生產,規模小,靠經驗和別人說教進行生產和管理,自身科學種植能力不強,市場知識缺乏,產品成本是多少心中沒有底數。同時,缺少有效的營銷、管理和技術人才。為了儘快將農產品變現,普遍採用低價傾銷策略,這導致市場價格過低。慄蘑的季節性很強、生產週期較長、易腐爛異變質、集中上市,這些特點決定了慄蘑小規模種植戶確定價格的主要依據是:時令、上年及別人的價格。產品集中上市時,求賣心切,再便宜也要賣掉,結果損失慘重;產品面臨斷供時,總要攀比別人的價格,最後往往失去銷售的最佳機會,給自己造成本不必要損失,這種賣賤不賣漲的現象在農村很普遍。

二、信息不對稱,中間商層層壓價。

信息交流不暢使得菇農和客商之間缺乏直接的信息交換。大城市為了改善城市形象和環境,大部分城市取農貿市場、背街小巷、居民區攤點,而這些恰恰是農民進城銷售農產品的主要渠道和平臺。由於農產品進入城市的渠道變少,通道變窄,農民進城機會減少,農民成了耳目不明,信息不通的交易方。在慄蘑收穫和銷售的季節,只能乾巴巴被動的待在家裡等待客戶上門收購。菇農只有找到擁有渠道的中間商去進行銷售,而中間商又利用供貨方信息不暢拼命壓低價格,實現個人利益最大化。最終結果就是菇農辛辛苦大半年,但卻不如中間商賺的多。這也是造成價格過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觀念落後不重視互聯網手段的應用

一正農業背後一個慄蘑人的冷思考

四、小農意識,內鬥消耗,不重團結及品牌建設。

在慄蘑銷售上,有一些大的合作社、企業依託緊靠周邊大城市地區的優勢進行市場開拓。但嚴重的小農意識、嫉妒心理、攀比心理,使得一部分人在利益的驅使下,拼命壓低價格去衝擊別人已開拓好的市場,沖垮了別人也斷了自己的後路;另有人則死死守護自己已有的渠道信息,墨守成規,不尋求合作開發市場,規模不夠不能保證長時間穩定供貨,丟失市場。不協作,不團結在更大程度上制約京津、蘇杭等大城市的市場的開拓,也極大影響了慄蘑的銷售價格。

每一個慄蘑人都應慢走靜思:慄蘑產量每年有數以百萬計的產量,如果每市斤的價格上漲一元,我們的收入將會提高多少?國內的市場足夠能容納的下整個遷西慄蘑產業,難道非要在別人碗裡才能搶來那一口水?自己有沒有機會、能力與同行們合作共贏?

一正農業背後一個慄蘑人的冷思考

世界很大,我們目光應該向遠看,而不是僅僅盯在腳下。

寫在後面:一正農業帶給我們的不止是思考更多的是衝擊,在目前國內市場還不是很廣闊的情況下一正農業日產萬噸的工廠化標準化慄蘑會給我們帶來的衝擊有多大是顯而易見的,抓住機會才能成長放棄機會就被市場拋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