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市政府遷到渾南,那邊現在發展的如何,有希望成為瀋陽新中心嗎?

一誠不染

我本人是土生土長的瀋陽人,07年長白島只有一個萬科城和一個格林生活坊,周圍都是成片的破廠子、苞米地和小平房,其他項目都沒有,連路都破,公交就兩個,均價3900我在格林生活坊買了一套房。



當時剛畢業父母拿的錢,做了倆月父母工作,才同意在那個他們當時看來“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破地方買房子。七八年後,長白有了南昌中學、南京二校這些名校,有了大潤發,有了長白公園。

15年看中了渾南新市政府周邊,高質量的馬路鋪設,佔著瀋陽中軸線的中央公園,先於樓盤居民提前鋪設的寬大地下管網,一切的一切都在表示瀋陽市政府對這塊未來作為瀋陽新市中心地塊的投入和決心,最後拋開當時瀋陽糟糕的GDP,本著對瀋陽的熱愛和信心,我又在16年以4980一平的價格,在新市政府旁邊買了一套。


站在全國角度看,瀋陽的房地產泡沫相對較少,像西安這種收入也沒比瀋陽高多少的城市,房價三五萬都有,很多貧困縣人均收入兩三千,房價都能一兩萬,就拿最近的兄弟城市大連比,瀋陽房價和收入的對比也算平易近人了。

這有一部分要歸功於瀋陽的地理位置,地處東北三省連接中原的要道上,再加上一馬平川可以輕鬆擴張五六倍的平原地形,簡單一句話“地多隨便蓋”!這一條就很好的壓制了房價,沒讓瀋陽房價泡沫過大,瀋陽同胞應該慶幸我們沒生在重慶,炸山蓋樓成本都不會低了。


07年在瀋陽要選一片最有發展的土地我選長白,因為長白從東陵區劃給了和平區,作為原來瀋陽各區的老大哥,和平區只有這一塊新地,和平區政府發佈的長白島規劃,也表明了和平對長白未來的野心和投入,結果和平區政府確實沒讓人失望。

現在要問我全瀋陽最看好哪塊地,我選渾南新市政周圍,在這我看到了瀋陽新崛起最有錢的渾南區政府和瀋陽市政府的野心和投入。等自貿區完善;萬達等商場進入;等南北快速幹道以及二環南移工程修建;等2號4號8號地鐵鋪設;等中小學名校落戶;等魯美、沈音、東大等著名或不著名的院校安家,那新市政府旁就是必然一定是未來瀋陽的新中心,而瀋陽也會因為地理、環境、底蘊居於東北三省的中心。


古人講管中窺豹,略見一斑。講大了可能太虛,簡單點就是開上車,市內五區、於洪、沈北東陵、渾南走一圈,看看馬路鋪設的好壞,以及路邊種的樹木名貴程度,尤其是大雨天氣城市各地方路邊的積水情況,就可見一點瀋陽市政府把錢花在哪些地塊了。

砸了大錢修建的地塊,市政府又親自搬遷過去,這裡未來還能差了?當然渾南新市政府想成為瀋陽的新中心,這還需要時間,只要地鐵、名校、商場的跟進帶來了足夠的人氣才行,五年內瀋陽新市政府還不會是瀋陽的中心,不過早晚都會是。
再說點大白話,市內五區多數是六七層的老樓,地底下管網這家鋪那家改的複雜難理清,在市內五區想扒一塊地蓋點什麼,時間、金錢、精力等成本都太大了。這年頭政府也不能強拆,遇到點釘子戶多耽誤事,渾南大片已經收在市政府手中的土地,那是想怎麼建設就怎麼建設。


浮華流年說事

這是一道不算太難的問題:以新市府為核心的渾南一定會成為瀋陽的新中心!然而,中心不等於唯一,多箇中心也會有著大小之分。

首先,瀋陽核心城區(老市府、中街)為圓心的瀋陽城,已有上千年曆史,市內五區人口稠密,配套極其完善。老中心並不會被新中心替代。

第二,新市府南移,勢必要備建各類配套。從全運村一帶的城區格局、馬路建制,均可明顯窺出大新城端倪。但新城開發需要週期,浦東新區92年設立,到豪宅湯臣一品的竣工,浦東整整走了17年,而浦東是中國第一大城市的國家級新區,發展速度自難望其項背。即便如此,上海的最強中心依然在浦西人民廣場、在淮海路、在徐家彙。

第三,瀋陽被國務院批准成為東北唯一特大城市,為了承載一千多萬的常住人口(其中中心城區常住人口820萬左右),勢必要再造幾個中心才行。如同武漢、成都的多中心格局,瀋陽也需在市府-中街、太原街、鐵西廣場、三好街幾個相鄰不算太遠但又絕對核心的中心區外,再造一個或幾個中心。

最後,渾南居民不必著急,瀋陽底子厚,只要政府不貪錢肯投錢,渾南很快即可羽翼豐滿。內五區的居民也不必擔憂,若想與老城區平起平坐、讓人口成規模的南遷渾河南岸,至少有待15-20年的觀察😉


mhel


題主所提問題很大,涉獵的是一個宏觀經濟的範疇,涉及的是城市區域空間佈局及戰略架構的大概念。瀋陽市政府遷到渾南後,渾南新區的情況照比以前有所改善與發展,但距離適合人居的條件還有待於陸續完善之中。如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渾南新區全面提升人氣,預計應在5-10年之間。

假設5-10年後,渾南新區人氣全面提升後,渾南有希望成為瀋陽新中心嗎?

答案是否定的。

瀋陽市政府南遷,是想讓渾河變成內河。截至2017年年末,這個戰略設想已初步形成,十餘座橋樑通南北,一條玉帶貫東西,瀋陽的城市景觀煥然一新。即便如此,為什麼說,渾南依然沒有希望成為瀋陽的新中心呢?


首先,從城市人口規模的分佈上看就不具備。截至2016年底的官方人口數據,瀋陽城市人口730萬。其中市區人口530萬,市中心五區人口265萬(涵蓋皇姑北延、鐵西西延、大東北延、瀋河東延人口),純正的渾南人口是30萬,如果將渾河南岸人口都加一起,即蘇家屯全部及東陵一部也剛剛100萬多一點,未來五年後,渾南再繼續增加人口,總量也不會超過150萬。所以,從人口的權重比上,就不足以成為瀋陽的新中心。

國內類似情形的上海,基本也是如此。經過30多年的不懈努力,上海浦東新區已經在世界上頗富名氣,僅世界五百強及跨國公司有230多家。但那又能怎樣?上海的市中心地區基本還是以人民廣場為主的內環線以內。我是瀋陽人,我不應該說的話是,瀋陽渾南新區永遠不會達到上海浦東新區規模的。


其次,從特大城市的戰略佈局上看,也不可能將渾南新區設定為瀋陽市中心。瀋陽平均海拔41-45米,地勢呈東高西低、北高南低的態勢。市中心的平均海拔38-45米,渾南平均海拔要低於渾河北岸的老城區。從軍事上講,在低窪處設局為大忌。再從渾河兩岸大堤防洪能力上解讀,北岸大堤一直為防百年不遇之洪水,渾南以前是50年標準,即便現在市區段大堤有所增強,也很難確保百年不遇洪水來臨之際的渾南安全。1998年東北全境的暴雨,大夥房水庫開閘洩洪的情形,渾南遭受怎樣滔天大水,老渾南人應該不會輕易忘記。可以斷言:瀋陽一旦再次遭遇大水漫灌,必保的還是渾河北岸,人口的權重比在這,600萬比不足200萬,孰重孰輕?

總體而言,瀋陽市中心基本還是以太原街、故宮、中街、老市府廣場劃線的內環線以裡的區域,正常情形下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段內應該無法撼動。


靜靜的雲裳

省府對瀋陽的影響遠大於市府。

舉個近例,北京市政府東遷至通州區,北京的中心位置可能轉移到東六環嗎?肯定還在二環內,因為中南海在那裡。

同理,瀋陽因為省會的地位,才能爭奪東北區域中心城市,省政府還在北陵附近,中心還在故宮,市政府南遷影響甚微。

而且,打造新中心需要人力財力,更需要時間,中街將近400年,馳名中外,文化底蘊渾南怎可比得了。

北京中心在北京故宮,瀋陽中心在瀋陽故宮,渾南發展好的話,可以參照北京的望京地區。


紋鏑

渾南區正在打造“瀋陽市高品質公共服務中心新展區”,這個“新展區”的規劃範圍是以大學科技城為核心,也就是覆蓋了新市政府。

首先解釋一下這個“新展區”是怎麼來的。今年,瀋陽市委提出了一個瀋陽市的建設目標,也就是要把瀋陽市打造成為“四個中心”。具體來說,就是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東北亞科技創新中心、東北亞先進裝備智能製造中心、東北亞高品質公共服務中心。這“四個中心”的目標是很高遠的,而其中的東北亞高品質公共服務中心的“展示區”就落在渾南的大學科技城。也就是說,渾南的這塊“新展區”從展位上必須是標杆、樣板和示範。



近期,這個片區也有一批配套項目開工。比如萬達的商業綜合體項目,包括了商業中心、購物中心、大型超市、國際影城等等,規模在東北乃至全國都是數一數二。另外還有月星的環球港項目,包括建設街天橋、炫影摩天輪、地下時光隧道及英倫觀光火車等。此外已經落地的還有醫養結合的養老社區,也是瀋陽真正意義上的養老地產。瀋陽市高品質公共服務中心渾南新展區目前共有投資項目62個,計劃總投資731.2億元,當年計劃投資124.3億元。


遼瀋晚報

說到渾南可以說真是看著它一點一點發展起來的。老瀋陽人都知道渾南過去就是耕地。主要以農戶為主。當年瀋陽發大水也是主要的洩洪口。13年全運會,我在全運村住過媒體村和裁判官員村。當時除了全運村基本馬路上沒有人。即使全運村出口對面也是大荒地,汽車隨便停。莫子山公園只有全運村的人去玩。基礎設施儘管規劃建設的不錯,但路上很少看到行人。即使奧體東的陸總分院附近,當時規劃的停車位也沒有車停。可見當時渾南的發展並不太順利。但從15年開始渾南變化非常顯著,莫子山公園有了人氣。奧體東漸漸找不到停車位。過去的歸屬渾南的長白成為了年輕一代的富人區。

另外就是一河兩岸的提出,自貿區的設定,大二環的難移,這些政策的落地無疑都是渾南發展的激活劑。未來渾南一定會成為它所被定義的瀋陽的中心。


雞蛋碰石頭剪刀布

其實我聽說這個消息的第一反應就是賣房!政府南遷,周邊的住宅就有了宣傳的噱頭,當然,那些空地也好出售,加上新南站蓋在半個蘇家屯的位置,更加表明了市政府的目的,當然這不是唯一目的,還有的目的就是繼續攤大餅,在新市府周圍建立又一箇中心,從而連接蘇家屯,這個時候,瀋陽基本就是四個大中心,瀋陽站,中街,五里河奧體,新市府。胃口大著呢。就渾南現在而言,奧體周圍還算有人氣,雖然住宅很多,但是過了奧體商圈入住率很低,要等到新市府周圍都成規模,至少還得十幾年,我是這麼認為的。奧體周圍能繁華起來,起碼也得五年。


雛涼

還不錯啊!單位在這,置業在這,孩子上學在這,十五分鐘全搞定。原來都是在市內的,堵車啊!還是渾南好,路寬,空氣好,地下管廊更好,地面沒馬葫蘆,下雨也不積水。置業時房價7000,才兩年光景,已經過萬了。


熙熙天使

那你得問當初是誰第一個提議把瀋陽市政府搬遷到渾南的 ? 如今渾南的房地產商不少,渾南與蘇北(蘇家屯以北)之間 夜幕下的街頭又繁榮幾何啊 ? 再看看輕軌三號線都沒老城公交人多。 自己合計吧!


手機用戶74018252157

不要用老市中心的眼光去看待新的市中心,新的市中心時更加生態,宜居的,寬敞的路面,乾淨的街道,明亮的房屋,更智能的交通,更時尚便捷的購物mall,這就是未來新城的新形象,這裡時屬於年輕人的新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