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為什麼爛片越來越多?

藍風

其實結論很簡單:

市場機制不健全,工業體系不完整,加上過多資本的捲入,導致近年來內地電影市場現狀的惡化。

中國電影市場的商業化發展始於近二十年的時間。

相較於歐美成熟的電影市場,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

儘管這二十年的時間裡,內地電影市場的年度票房突飛猛進,從20年前的全年票房不足5億,到去年的550億,激增了100倍。如此劇烈的變革,無疑催生了內地電影市場的不良現象。

張藝謀的《英雄》開啟了內地商業大片的時代

以題主所問的爛片越來越多的現象來說,無非兩種原因:

一是製作人員的不成熟,這種不成熟是全方位的。

電影是一項由多部門多工種協同創作的藝術類型,這勢必要求對整個幕後團隊要求極高。

而近些年,隨著內地商業市場的發展,大量資本的湧入,娛樂業迅猛發展的同時,也導致了大量沒有達到行業水準的電影工作者進入電影圈。

在過去,拍電影是一項門檻極高的藝術,有資格拍攝電影的往往是國有電影製片廠,旗下的導演也都是科班出身。

而如今則有越來越多的業外人士湧入——

不管你是暢銷書作家,還是成名多年的歌手,甚至跟電影圈八竿子打不著的傳統曲藝愛好者,都可以拍電影了。

而另一方面,爛片背後的成因,則勢必要探討一下內地觀眾的觀影水平的問題。

馮小剛曾經有一句備受爭議的話語:

有這麼多的垃圾電影,是因為有太多的垃圾觀眾。

這話聽著相當刺耳,但其實也有一部分道理在其中。

舉一個例子,在過去的十年裡,內地電影市場曾經非常風靡“明星+IP”的商業模式,郭敬明的《小時代》系列儘管輿論口誅筆伐,但依然在市場賺得盆滿缽滿。

再往前說,當年名垂內地影史的“富二代三部曲”(《富春山居圖》、《不二神探》、《小時代》)雖然被痛批為爛片,但是仍舊收穫了不少觀眾的追捧,甚至一度催生了內地電影市場的“審醜文化”——

片子越爛,我越要去看。

種種不正常的觀影現象,導致越來越多的片方想要在內地電影市場投機取巧,爛片之風自然越演越烈。

當然,從長遠來看,爛片隨著觀眾觀影水平的提升,勢必將被市場所淘汰。

畢竟如今的內地觀眾已經並非十年前那麼好糊弄了!


迷影映畫

好的電影是需要許多好的因素組成的,首先要有一個好的劇本,一個好的導演,一群好的劇組人員,再有一群好的演員,這些還要齊心協力才能造就好的電影。

第一,好的劇本

現在的社會是快節奏的,每個人都在忙碌著,快餐式的東西成為人們方便的選擇,一些編劇為了迎合這種主流就編寫快餐式劇本。但是電影並不是快餐式的,家人、情侶、朋友等在一起不是為了專一的打消時間,而是為了享受時光,停留現在。

第二,好的導演和好的劇組

導演是一部電影的靈魂人物,導演要根據劇本通過虛擬的一面呈現出真實的一面,要協調劇組人員完美配合跟進,導演要有對整個劇情如何完美呈現觀眾的思路,鏡頭的跟進、角度、特寫等等。能夠成為導演的都是對自己擁有信心和掌控力的。

第三,好的演員

說到演員,也是大眾話題最多的職業了,演員分很多種,演員的出身五花八門,但是演員最根本的還是演技,演技好了這部電影才能過關。片酬是每個演員所關心的問題,像有些演員本身只是通過其他職業轉成的,本身並沒有什麼演技,確靠著粉絲量滿天要價,有句話說的:外國電影的資金是大部分花在了後期製作上,而中國的是花在了演員上。有一些演員是草根出身,雖然沒有文化畢業的文秀,但本身擁有著非常高的表演天賦,通過自身的努力拍出好的電影。

中國的電影為什麼這麼爛,除了上述外,還是要從自身出發,市場最基本的是一個供需關係,有要的自然就有賣的。


米九榻塌

我想是因為這些年來人們對電影的要求欣賞水平提高的原因吧!就我個人的這些年看電影的經歷來說,我覺的有這方面的原因。我記得上小學的時候第一次看的大片是《真實的謊言》當時被影片的場面所震撼,再加上上世紀九十年,人們的娛樂生活不像現在這樣豐富,所以這部電影一播出就廣受歡迎,我記的最經典的一幕是,施瓦辛格駕駛著戰鬥機掃射大樓的那一幕,還有就是他救女兒的那一幕也人記憶猶新

說到這裡了不得不提一下《獅子王》了,在當年印象裡動畫片是給小孩看的,但我記得當時的《獅子王》播出後還是有很多大人去看,間接的也說明了動畫電影是老少皆宜的,《獅子王》的劇情是根據莎士比亞的經典劇《王子復仇記》改變的,上演了一處動物版的復仇記,影片裡所展示的非洲的畫面,以及音樂,就現在來說也是一部上乘製作,(當時的影片沒有經過電腦處理的,全部是手繪出來的,可想而知當時的影片拍的有多經典)從這以後就出現了每年的賀歲片系列

再到現在不管是國外的還是國內的電影公司,對影片的大手筆投資和影院整體環境的改善,而且各種類型的國內外影片相繼播出,豐富了是市場的同時也逐步將我們看電影的眼光也逐漸變的理性了,逐漸過了那種只要的拍的電影就能獲得票房的時間了!再加上近些年來,影視圈的一些怪相,只注重投入(只要有點名就可以投資拍片,不管片子的質量和內容怎麼樣,只要是大牌明星出演,俗套的橋段和內容,或者是那種雷死人的劇情和造型)不注重影片的的內容,所以就出現了亂片當到的局面。不過近幾年也出現了不少好的影片(我就不列舉了因為每個人的欣賞角度不同)。囉嗦了一大堆不知道說的對對(湊活湊活看得嘞您吶)


綻放的河馬

好的電影是通力合作的結果,需要好導演的指導,劇本優質,演員演技在線,如果再加上資金到位,沒有投資方的過多幹預,那麼我覺得,拍出爛片的可能性也會大大降低了。

愛看電影的人,總是會時不時的冒出中國爛片越來越多的想法,我身邊十個人就有六個人是這麼覺得的。可是仔細想想,中國人不缺錢,不缺優質編制,優秀演員也很多,擁有那麼多的優勢,可是為啥總是給人一種爛片的感覺呢?我覺得這肯定跟這幾個因素有關。

1.投資方想要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收益。

國內很多投資方拍電影的最大目的就是賺錢,在最短時間內拍完然後就上映了。那麼短的時間內,根本做不到精益求精,如果每場戲都是差不多就行了的這種態度,那麼這個電影根本沒法看啊。

而且,投資方為了自己的利益,可能要一些關係戶來參演,或者直接影響編劇改內容,這樣就會弄的亂七八糟了吧。

2.對粉絲經濟過於盲目自信。

流量明星確實會帶來很大流量,有龐大的粉絲群,可是盲目的消費粉絲,就是傻了。畢竟出錢的可是粉絲自己,拋掉那些腦殘粉,理智的粉絲不會總是給偶像買單的,如果明星老是拍爛片,粉絲完全有可能粉轉黑。這樣的電影有很多,在這裡就不舉例子了。

3.電影審查機制。

這個就是中國特色之一了。其實這個,有一定因素,但絕對不是關鍵因素,大家都懂的。但是我們也都希望未來會越來越好,審查機制能放開,讓導演們更加放開手腳,拍出好電影。

4.導演功力不行。

以前的導演基本都是導演專業出身的,在拍電影之前就已經積累了很多的經驗,有很高的導演素養,文化知識,各種技巧,廣泛的資源等等。但是你看現如今的中國導演,有的是自己當了幾年演員,就開始手癢癢的開始當導演了,拍出來的東西一點價值都沒有,只能是爛片,只能說積累的還不到位,沒有導演的功力,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啊,要不然自己作為演員的好感度就被消耗光了。

5.演員演技太爛。

一部電影,演員的演技也佔了很多分量的,就算導演再好,劇本也不錯,可是碰到演技爛的演員,這部電影也是很危險了,成功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

娛樂圈都是看臉的,到處都是花瓶,有的花瓶有自知之明,不會拍電影拍電視劇,老老實實參加綜藝,當模特就好了。可是有的花瓶不安分,偏偏要去拍戲,哎,這又何苦呢,,,,,但是也有十分努力上進的花瓶,最終升級為演技派。

這都是我個人之見,歡迎大家一塊交流,說出自己的看法。

圖片隨便找的,希望粉絲不要過來罵我啦。


八墊幽默娛樂匯

樓主應該說的是絕對數量,要客觀的看到,中國電影佳片也越來越多。最近三十年,中國電影每年的拍攝數量一直在上升,數量上去了,自然好片爛片都會多。至於比重,去年應該是個轉折點。之前的電影圈都鼓吹大Ip題材,大導演加流量明星,其實這是資本的盛宴,而不是藝術的發展。去年的戰狼,芳華,讓所有人看到用心拍電影才會有好的回報,而那些典型的流量明星片和靠大場面嚇唬觀眾的電影都以虧本告終。相信中國電影會有更多用心製作的佳片出現,如果文化部能放寬電影的題材限制應該會出更多深刻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