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知道這個買車砍價標準後,再也不擔心買車被坑了!

導讀:“最近有一個親戚表哥問坑主,自己要買臺吉利遠景,去4S店該怎麼砍價啊,銷售顧問賣臺車,自己賺多少錢!”確實,購車者在買車過程中,價格是除了買什麼車之外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很多購車者到4S店諮詢汽車價格時候,總會擔心或疑慮,“銷售顧問報的價格究竟還有多少底線”,“他們會不會隨便亂報”,“這個價格還能少多少錢”等等。今天坑主跟大家分享下,汽車價格的底線一般是多少,讓購車消費者知道大體要砍多少,才合適。

自從知道這個買車砍價標準後,再也不擔心買車被坑了!

價格是談出來的

當你未選定車系和車型以及必要的配置之前,沒必要關注實際價格,看看官方指導價作為預算參考,瞭解一下是否在加價期就可以了,買車,首先要車子合適,不應該花了錢還要因為超了5%的預算就捨棄一個合適的車,這不是理性的辦法,在你付款之前,所有的價格都不是問題。

如果你決定要在某家4S店買車,你就要讓銷售顧問明白你的決心,否則價格很難到位。只要不是明確加價的車,勇敢的拋出心理價位,但這個心理價位不是獅子大開口,至少你應該提前做過功課,比如詢問過最近買車的人相近配置的價格,比如自己探訪過了不同的4S店。也許你拋出的價格銷售顧問每次都難以接受,也許他每次都會去請示經理(實際上他可能上了趟廁所或者躲起來抽了支菸),只要他還願意跟你繼續談,就表示你們之間是可以做成生意的。

值得一提的是,網絡價格只具有參考意義:原因有四點,區域不同導致的價格差異,有些品牌在北京有20多家店,在小城市可能只有一家店,競爭程度不一樣;有些品牌在南方好賣,在北方不好賣,也會造成價格差異;有些店資金實力雄厚,有些店資金捉襟見肘,當急切需要資金週轉的時候,賣出去的價格也會不一樣;即使是網上發佈的車主價格,有些買車的車主比較實在,有些則喜歡炫耀自己的聰明,給出的價格未必真實,發票價更不靠譜,所以最靠譜的參考價格還是本地4S店的實際探訪。

4S店的汽車價格底線

汽車銷售領域正常的毛利率在5%-7%,加上汽車製造商對4S店市場佔有率、銷量完成率、客戶滿意度、運營管理、庫存管理的各種考核獎勵可能會達到6-8%,極少數會達到10%,因為條件太苛刻了。這些畫出來的大餅對4S店來說都不靠譜,只有那5-7%的基本折扣或佣金才是看得見的,所以如果你能得到官方價基礎上7%左右的優惠,就是很不錯的結果;算上運營成本和各種廣告活動,4S店可能實際已經在虧損。

對此持懷疑態度的購車消費者可以研究下各個品牌的年度商務政策,商務政策是汽車製造商給4S店制定的年度銷售政策,其中最核心的內容是一輛車4S店能夠賺多少錢。廠家商務政策關於4S店的單車毛利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明確的單車佣金制,下圖是某主流品牌單一年商務政策規定的單車毛利(即佣金)。

自從知道這個買車砍價標準後,再也不擔心買車被坑了!

另外一種是官方價基礎上的比例折扣形式,針對不同的車系,折扣率可能會不一樣,下圖是另一主流品牌單一年度商務政策給4S店的銷售基礎折扣。

自從知道這個買車砍價標準後,再也不擔心買車被坑了!

除了這個基礎折扣,還有銷售達成率等等的獎勵,下圖同樣是某主流品牌的銷售達成獎勵政策。

自從知道這個買車砍價標準後,再也不擔心買車被坑了!

你可以看到,最高的折扣率兩項加起來只有7.3%,至於其他的獎勵,只會越來越少,不會越來越多,而且都帶有嚴格的條件。對4S店來說,並不會為了最高的獎勵返點就去衝擊銷量,因為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更高的銷量可能意味著更多的讓利,同時今年的銷量完成的很好,意味著明年的銷售任務可能更多,到時候的日子更難過,所以你大概可以明白4S店這時的價格底線了!

總結: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坑主認為,汽車消費者不必太於汽車價格的底線,現在很多人去4S店買車要給算法,什麼是算法?買車的算法是什麼?買車是算不清楚的,買車的算法到最後就是“算了吧”,這是最好的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