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期選舉是怎麼一回事?

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

之所以稱之為“中期”選舉,是因為這一選舉是在美國總統每四年任期的時間中點左右發生。美國國會大部分議員會在中期選舉中改選,其中包括眾議院的435個全部席位以及在參議院100個席位裡33或34個完整任期及補選完成餘下任期的席位。此外,美國50個州里的34個州將會在中期選舉中選出四年任期的州長。中期選舉一般在選舉年11月的第一個星期一後的星期二舉行。

眾議院和參議院選舉的規則略有不同。由於眾議院議員人數與人口比例相關,所以首先必須確定眾議院各州議席分配的人數,當各州名額分配後,州議會依照名額劃分選區。選區劃分在選舉中大有學問,也成為兩黨爭奪的對象。

美國憲法對參選眾議員的資格也有規定:必須年滿25週歲,必須具有美國公民資格7年以上,競選眾議員時必須是所代表州的居民(儘管憲法沒有要求競選人必須居住在所代表的選區,但通常都是。)在美國多數州,主要政黨在各選區的競選人都會通過各黨派的預選來提名,預選一般都在選舉年的春季到夏末。有一些州,民主黨和共和黨會在政治大會上選擇代表各個選區的競選人。最後,在正式選舉日當天會通過多數票者得全票的原則選出國會眾議員,任期兩年。

1913年美國憲法第17條修正案規定了參議院的選舉規則:要求參議員由全州公民投票產生,而之前參議員選舉是由各州自行決定的,多數州是由州議會間接選舉。其他有關參議員任期和競選資格的規定並未改變,參議員仍然任期6年,每兩年改選三分之一,競選資格為年滿30歲以上的美國公民,居住在美國必須7年以上,競選時必須居住在所代表的州內等。多數州民主黨和共和黨都通過預選制提名參議員競選人,也有的州則由州黨代表大會來決定競選人。在正式選舉日當天,贏得多數選票的人當選參議員。


紅帽胖達


根據美國憲法,美國總統大選每四年舉行一次,四年中間會舉行一次國會議員選舉。因此,人們通常將總統選舉稱之為美國大選,總統四年任期中的國會選舉稱之為中期選舉。大選期間,也同期進行國會議員的選舉。根據美國憲法,美國眾議員的任期為2年,參議員的任期為6年。因此,每兩年所有的眾議員都要進行改選,參議員則改選總人數的1/3。

中期選舉一般被外界看作是人們對於總統過去兩年滿意度的一次中期檢驗。一般情況下,民眾對總統的表現滿意,會傾向於支持執政黨,而民眾對總統的表現不滿意,會傾向支持在野黨。目前,總統特朗普所屬的共和黨處於全面執政的狀況。所謂全面執政,就是一黨控制總統和國會兩大國家權力機構。一黨全面執政的狀況通常情況下,有利於總統推行其內外政策。

特朗普卻是一個例外,他提出的旨在推翻奧馬巴醫改的新醫改法案因沒有得到本黨議員的支持,未能在國會順利通過。很多時候,中期選舉過後,會出現執政和在野黨各控制一院的情況,這樣也會對總統構成有效的制衡。2008年大選,由於民眾對小布什政府的8年的執政十分不滿,民主黨在大選中打了翻身仗,實現了全面執政。2010年中期選舉,受到金融危機餘波的影響加之茶黨運動的興起,民主黨失去了對眾議院的控制權。2012年大選,民主黨繼續控制參議院,共和黨繼續控制眾議院。2014年中期選舉,共和黨打了漂亮的翻身仗,實現了對兩院的控制。2016年大選,共和黨實現了全面執政。

目前,在美國國會中,共和黨在眾議院的435席中,佔據241席,在參議院的100席中,共和黨佔51席。特朗普在很多共和黨的選民中是很受歡迎的,但他在選民的總體支持率並不高。最新調查顯示,特朗普的支持率只有39.8%。很多對特朗普政策不滿的選民會在今年中期選舉中投票支持民主黨。有民調顯示,美國民主黨人更關注2018年中期選舉。也有民調顯示,2018年中期選舉,民主黨重新獲得國會兩院控制權的支持率遠超過共和黨。


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

根據美國1787年憲法規定,美國總統的任期是四年,這也就意味著每四年美國進行一次總統選舉。而國會參議員的任期為六年,每兩年改選其中1/3;眾議員任期為兩年,屆滿全部改選。所以根據1787年憲法的這種規定,總統選舉每四年一次,國會選舉每兩年一次,這樣每隔四年必然有一次國會選舉和總統選舉時間重合,一起進行。這種國會選舉和總統選舉一起進行的選舉,就被稱為大選,這一年也就被稱為大選年。而另外一次國會選舉,是單獨的,並沒有和總統選舉時間重合。這種單獨進行的國會選舉,因為是在兩次大選年之間舉行的,所以被稱為“中期選舉”。

當然,中期選舉首先就是投票要選出全部的眾議員;其是要選出參議院1/3的議席。除此之外如果有參議員議席空缺的情況,也可能通過選舉的方式,進行補選。這是在聯邦層面進行的選舉。除此之外部分州也要選舉新州長,那麼在這些要選舉新州長的州,州長選舉就和聯邦層面的中期選舉是重合的。當然,還有部分州以及周以下的地方行政單位,可能進行地方的立法和行政機構的選舉,這種選舉也會在這一時段進行。

一般來說,因為中期選舉是在兩次總統選舉之間,所以普遍認為中期選舉是對總統就職近兩年的表現的一個檢驗。如果美國民眾認為總統在就職以來的近兩年時間表現的還算不錯,那麼總統所在的黨,在中期選舉中可能會佔有優勢;而相反如果美國民眾對總統的執政不滿,那麼,總統所在的黨在中期選舉中就可能失利。

以上就是個人對美國中期選舉的一種認識。而今年也就是2018年11月份,美國將進行特朗普執政以來,第一次中期選舉,這次總統選舉將是對特朗普任職近兩年以來的表現的一個檢驗。如果在這次中期選舉中,共和黨能夠獲得優勢的話,那麼特朗普在接下來的任期內,他將會繼續推行他的內外政策,甚至會更加深化;如果和黨失利的話,特朗普就有可能調整它的內外政策。當然,如果這次中期選舉共和黨失利過大的話,可能會造成特朗普對連任不再抱有任何希望,那麼他仍然也可能會堅持原本的內外政策。但這時,特朗普就可能像他的上一任奧巴馬的最後兩年任期一樣,成為所謂的瘸腿總統,其國內外政策推行艱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