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場上為什麼有些球員表現一直很好,但到了關鍵比賽就總掉鏈子?

時勢球事

“平時表現很好,關鍵比賽不行”,戲稱“大賽型軟蛋”,反義詞就 是“大心臟”,用俗話講叫“關鍵時刻掉鏈子”,歸根結底是“精神屬性”,如同魔咒一般困擾著無數球員。


這個題目既然問的是為什麼有這種情況的發生,那我就來發表一下自己的愚見吧。

1.心態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質不硬,哪怕技術再好,也會出現不必要的失誤。這點是造成這個問題的最重要因素。

2.有些球員缺乏大賽經驗。球賽,不僅是戰術、技術還是心態的較量,也是球員和教練心態的抗衡。某些球員自身大賽屬性不強,往往平常比賽進球輕輕鬆鬆,但到了大賽, 因為抗壓性不高所以動作極其容易變形。

3.教練技戰術的失誤或者對方主帥戰術針對性太強以致球員隱身。詳見近幾場歐冠的萊萬, 對方知道他有威脅,所以把他圍的死死的,一點接球空間都沒有。

4.大賽的時候,身邊沒有熟悉的隊友給自己拉扯空間。比如國足的武磊,在上港有浩克奧斯卡帶走對方的中衛,艾哈邁多夫一腳就能找到跑到空位的武磊。到了國足,沒人有這個能力拉扯空間,武磊單憑藉個人能力肯定是不行的。



傑拉德在關鍵賽事頻繁回傳, 武磊的“單刀恐懼症”,梅西面對巴西、C羅面對保加利亞都罰丟過點球, 世界盃賽場上巴喬和小貝的點球更是讓一代人為之心痛。足球場上的巨星們, 面對關鍵比賽的表現往往在重壓之下都會出現匪夷所思的下滑, 甚至是低級失誤。這些現象在我們這些普通人生活中也比比皆是。

另外一個代表人物就是如今效力於尤文圖斯的伊瓜因。

小煙槍能夠打破意甲塵封66年的記錄而獲得意甲金靴 尤文也為此花費了9000萬 已經充分證明了他的實力,將他從拿波里帶到了都靈。可是伊瓜因的大賽表現一 直被外界所詬病, 2014年世界盃決賽,德國隊回頂失誤給了伊瓜因單挑諾伊爾的機會,可是阿根廷人卻鬼使神差地將球踢偏。2015和2016年兩屆美洲盃決賽,伊瓜因又兩次浪費單刀,阿根廷隊也遺憾地連續三年與冠軍失之交臂。




足球的魅力就在於90分鐘的循環往復,不能因為一球 的得失而將自己壓垮, 歷史上的驚天逆轉全部都是落後一方拋開壓力之後的反擊,領先一方反而在重壓之下出現了心態的波動: 我們領先,是攻上去還是收回來,是固守勝果還是繼續擴大? 就是這些球員心中的雜念導致了局面的崩盤。不在乎比分的球員反而會在放下思想包袱之後輕裝上陣,超水平發揮。
92年的丹麥,04年的希臘,09年的美國,16年的葡萄牙,不被看好的一方越戰越勇,沒有壓力成了他們的制勝法寶,須知實力的“靈魂” 總是在“減”的過程中展現; 往往在“放”的不經意間發生成功的奇蹟。

歡迎關注我「小公舉談球論道」,喜愛足球的一切,與君共勉之~沒空點個贊,有空留個言吧^_^

小公舉談球論道



請參考黑貝,這個球員表現就一直很好,但是到了關鍵比賽一預測就掉鏈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