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场上为什么有些球员表现一直很好,但到了关键比赛就总掉链子?

时势球事

“平时表现很好,关键比赛不行”,戏称“大赛型软蛋”,反义词就 是“大心脏”,用俗话讲叫“关键时刻掉链子”,归根结底是“精神属性”,如同魔咒一般困扰着无数球员。


这个题目既然问的是为什么有这种情况的发生,那我就来发表一下自己的愚见吧。

1.心态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不硬,哪怕技术再好,也会出现不必要的失误。这点是造成这个问题的最重要因素。

2.有些球员缺乏大赛经验。球赛,不仅是战术、技术还是心态的较量,也是球员和教练心态的抗衡。某些球员自身大赛属性不强,往往平常比赛进球轻轻松松,但到了大赛, 因为抗压性不高所以动作极其容易变形。

3.教练技战术的失误或者对方主帅战术针对性太强以致球员隐身。详见近几场欧冠的莱万, 对方知道他有威胁,所以把他围的死死的,一点接球空间都没有。

4.大赛的时候,身边没有熟悉的队友给自己拉扯空间。比如国足的武磊,在上港有浩克奥斯卡带走对方的中卫,艾哈迈多夫一脚就能找到跑到空位的武磊。到了国足,没人有这个能力拉扯空间,武磊单凭借个人能力肯定是不行的。



杰拉德在关键赛事频繁回传, 武磊的“单刀恐惧症”,梅西面对巴西、C罗面对保加利亚都罚丢过点球, 世界杯赛场上巴乔和小贝的点球更是让一代人为之心痛。足球场上的巨星们, 面对关键比赛的表现往往在重压之下都会出现匪夷所思的下滑, 甚至是低级失误。这些现象在我们这些普通人生活中也比比皆是。

另外一个代表人物就是如今效力于尤文图斯的伊瓜因。

小烟枪能够打破意甲尘封66年的记录而获得意甲金靴 尤文也为此花费了9000万 已经充分证明了他的实力,将他从拿波里带到了都灵。可是伊瓜因的大赛表现一 直被外界所诟病, 2014年世界杯决赛,德国队回顶失误给了伊瓜因单挑诺伊尔的机会,可是阿根廷人却鬼使神差地将球踢偏。2015和2016年两届美洲杯决赛,伊瓜因又两次浪费单刀,阿根廷队也遗憾地连续三年与冠军失之交臂。




足球的魅力就在于90分钟的循环往复,不能因为一球 的得失而将自己压垮, 历史上的惊天逆转全部都是落后一方抛开压力之后的反击,领先一方反而在重压之下出现了心态的波动: 我们领先,是攻上去还是收回来,是固守胜果还是继续扩大? 就是这些球员心中的杂念导致了局面的崩盘。不在乎比分的球员反而会在放下思想包袱之后轻装上阵,超水平发挥。
92年的丹麦,04年的希腊,09年的美国,16年的葡萄牙,不被看好的一方越战越勇,没有压力成了他们的制胜法宝,须知实力的“灵魂” 总是在“减”的过程中展现; 往往在“放”的不经意间发生成功的奇迹。

欢迎关注我「小公举谈球论道」,喜爱足球的一切,与君共勉之~没空点个赞,有空留个言吧^_^

小公举谈球论道



请参考黑贝,这个球员表现就一直很好,但是到了关键比赛一预测就掉链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