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通货膨胀”年代

原文@不二俊 载于中读App

一、那些启发我思考的现象

现象1. 各种知识平台涌现,知识被超发

知识“通货膨胀”年代

现象2. 创业者玩概念,投资人的素质要求变高

现象3. 没有干货的讲座纯属扯淡

上个月参加一次区块链的论坛,嘉宾用很大的篇幅去介绍区块链的基本知识,结果下面的听众并不买账,要求他直接跳过这些进入干货,好歹挂一个专家的名头,总会有些独特的见解或者实际案例分享。结果并没有,整场讲座只不过把大家知道的东西又讲了一遍,毫无营养。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质疑嘉宾的能力,没有干货的讲座纯属扯淡。

二、知识“通货膨胀”时代已经来临

罗振宇说这个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应当以“时间”为友,我觉得还应该交第二个终身挚友,“知识”。明白人应该处理好自己与“知识”之间的关系,更好的与“知识”协作,而不是沦为“知识”的奴隶。我们不妨从焦虑中脱离,从亢奋中平复,来思考如何面对知识的“通货膨胀”。解决的办法无非两个:1.增持知识通货,即吸收新的知识来跑赢通胀;2.从知识中提炼出“知识黄金”,给自己保值。

三、增持知识货币

回想一下我们从小到大的经历,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将知识融化到自身,成为自己的能力还需要一个不短的内化过程。任何拿的出手的技能,都曾经历过大量研究、海量练习、反复测验的过程。只强调单向的知识输入所带来的快感,而缺失学习中余下的必要环节,该类行为都只能算作“知识娱乐”。

所以,清醒一下,大多数时候你不是在学习,而是在娱乐。同时,不要轻易的启动一项知识的学习,因为它需要耐心。

四、发掘专属的“知识黄金”

知识抽象如薄烟,一把抓的去讨论它很难得其要领,在这里我暂且将知识依照程度的由浅及深大致分为三类:

Fact 解决What的问题

Method 解决How的问题

Philosophy 解决Why的问题

跟Fact不同,获取Method其实不容易,因为Fact通常是外部获取的,但Method却是自己总结output的。有很多文章书籍音视频教了很多“How to **”的理论,向我们输入了大剂量时间管理、科学健身、设计人脉、高效能工作、平衡生活的方法,但我们吸收转化的效率不高。我始终觉得别人给的,总是没有自己原作的更有效。好的Method源自于自身工作生活的知识和经验,要去挖掘自己的内容,输出“知识黄金”。

从优化生活工作中的每一个痛点开始,积累自己的“知识黄金”。

大脑不该记忆繁琐,而是要用来观察、创造、思考和影响他人。Philosophy是一种全局思维,需要归纳和演绎。关于此类知识后期另行一文讨论,此文不再涉及。

五、写在最后

这是一个好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有他独立的观点和态度,为自己代言成为焦点;这也是一个坏的时代,我们愈发习惯在屏幕后去学习认知这个世界,沉溺于单向输入新知而带来的快感中,忽略了学习的本质是躬行。还原学习行为的本质,才是跑赢知识“通货膨胀”的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