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利己主義者永遠能得逞,老實人卻永遠吃虧?

1

時值三月櫻花季,作為國內數一數二的賞櫻景點武漢大學又火了一把。

3月24日晚,一名男子在武漢大學遊覽時,突然跨過護欄到櫻花樹下瘋狂搖動枝幹。樹上櫻花紛紛掉落,頓時下起“櫻花雨”。看似“絕美”的繽紛落英中,有人歡呼、起鬨,但也有人大聲勸阻,嚴厲制止。

為什麼利己主義者永遠能得逞,老實人卻永遠吃虧?

彷彿每年一到櫻花季,各類層出不窮的不文明“虐”花行為已經少見多怪了。

儘管武大今年已經限定人數進校賞花,加上新設置的不文明行為曝光臺,但還是難逃櫻花劫。

日日爆滿的遊覽人次顯然已經對學生的生活作息產生了影響。還有學生在網絡上發文“學校獻給遊客,我們學生走”此類言論,表達不滿。

為什麼利己主義者永遠能得逞,老實人卻永遠吃虧?

2

大學校園開放對外參觀、遊覽,體現寬容幷包的思想和格局,這一點無疑值得鼓勵。當開放並不意味著放任,學校服務的主體應該是學生,而不是五湖四海的遊客。當龐大的參觀人流已經佔用了各類本該屬於學生的設施,當遊客的不良素質行為遠遠超過學校現有的維持力度,當口頭的警示、勸導已經不起任何作用的時候,號稱今年投入600萬用於補貼櫻花開放期間秩序維持的武大,並沒有選擇制定一條針對不文明賞花行為的懲處舉措。

正如一樣備受遊客青睞的廈門大學,一到節假日上萬的客流量,使校園內開始出現隨處可見的垃圾,食堂內呼朋引伴的叫喊,甚至在路過學生宿舍區的大聲喧譁。

為什麼利己主義者永遠能得逞,老實人卻永遠吃虧?

嘈雜與混亂,不應該成為一所高等學府的代名詞。

3

想想八達嶺老虎傷人事件,合肥女子攔高鐵事件,還有今年以來讓我最匪夷所思的新聞——德國留學生謊稱遭遇邪教,引起大使館重視結果只是一個惡作劇。這些人對規則的藐視,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擾亂了社會秩序和浪費公共資源。

但他們都受到了何種懲罰?除去拘留和罰款,這些荒唐的事件對於他們的人生而言並沒有留下什麼濃墨重彩的影響,反而還有人前赴後繼的效仿——武漢地鐵一男子三次扒開屏蔽門攔地鐵只為等妻子;寧波雅戈爾動物園一男子因逃票誤入虎園而被老虎咬死。

為什麼利己主義者永遠能得逞,老實人卻永遠吃虧?

看,這就是輿論帶動下“榜樣”的力量。

在類似事件已經產生威力不小的輿論發酵情況下,為什麼還是有人依然我行我素,出了問題,本該全責在自己,卻厚著臉皮打官司,讓守法的人陪著花錢花時間。年年呼籲文明,年年都不文明。今天譴責完了一個,明天又一個“聲名鵲起”。

都說在中國“犯罪”成本太低,大抵就是這樣。

為什麼利己主義者永遠能得逞,老實人卻永遠吃虧?

規則應當被訂立,更應該被用來警示。對待武大的搖花者,單靠志願者的幾聲勸說,亦或是來自網絡中正義者的幾波痛罵,根本不會對當事人產生太大的影響。只有規則能給他們一記響亮的耳光。試想如果武大賞櫻的規則是,一旦出現搖花、摘花等不文明行為,即上黑名單,永不能再進入武大賞櫻之類的規則,效果會不會不一樣?

4

換一個角度看看我們日常生活中那些漠視規則的人,看看那些自私自利,斤斤計較的小市民嘴臉。

插隊、別車、闖紅燈……舔著臉若無旁人地實行著利己主義。在他們的世界裡不是沒有規則,而是只信奉自己的規則——我插隊我有理,我變道別車我有理,我闖紅燈我有理。

然後呢?強行插隊的人佔用了他人的等待時間;變道別車的人容易引發追尾,導致交通事故;闖紅燈的人一旦發生事故,擔責的司機難道不冤嗎?他們依照自己世界裡的規則前行,而為此要付出血、淚、時間、金錢代價的,卻是別人。

使壞的人屢屢得逞,善良的人卻要為此背鍋。沒有一套懲戒有度規則體系的社會,原本遵守規則的人也會為了更快獲得利益而開始鋌而走險選擇捷徑。

這就證明了為什麼一個人闖紅燈,也會有無數的人跟著效仿。“中國式過馬路”就是這麼來的。

能讓大多數人按部就班踐行規則制度的,除去他們心目中尚有的良知,唯有法律的鐵手能助他們一臂之力。

5

樹立規則意識對於現今絕大多數人來說,是一道異常艱難的課題。畢竟在利己主義盛行了如此之久後要單靠幾條規則的訂立就能消除,實屬不易。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法律也好,社會規則也好,務必要帶著一點剛性。唯有不近人情的剛性才能對漠視規則者起到警示作用。

那些妄想在規則世界裡矇混過關的人,內心裡真的是缺少一杆丈量利益的稱嗎?並不是。他們在生活中必定也會為了買菜時的缺斤短兩而斤斤計較,反而是到了社會這個更大的萬花筒裡,一次又一次抱著“這應該沒有關係吧”的想法在規則的邊緣試探。

說白了就是,規則於我有利,我錙銖必較;規則於我不利,我裝傻充楞

沒有規則上的一記重拳,哪怕武大再花費高於數倍的資金用來維持秩序,結果也只是枉然。規則是用來執行的,更是用來敬畏的。而有足夠剛性的規則才能讓人有敬畏之心。比起不痛不癢的警告和謾罵,懲戒有度的標準才更能讓人警醒。

有時候倒希望規則是一條惡狗,好好咬一咬無視規則的人。

為什麼利己主義者永遠能得逞,老實人卻永遠吃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