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家长和现在家长对待教师态度的三大变化,你感受到了吗?

过去家长和现在家长对待教师态度的三大变化,你感受到了吗?

一、从过去的信任到现在的怀疑

过去的家长对学校对老师是完全的信任。老师说孩子在学校打人了,不守纪律了,回来一定是一顿“笋子熬肉”,狠狠教训一番。现在,老师对家长说你家小孩今天欺负同学了,得到的答复千奇百怪:

答复一:怎么会呢?他以前都没出现打人的情况。

答复二:老师,当时我家孩子为什么会打同学呢?

答复三:以前我家孩子被同学打都没跟老师反映过。

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变得越来越谨慎,由于家长持一种怀疑的态度面对学校和教师,致使部分教师产生“不说比说安全”、“说得少比说得多安全”的自保心理。毕竟人的本能是不想给自己惹麻烦,不想找些事情来闹心。

过去家长和现在家长对待教师态度的三大变化,你感受到了吗?

二、从过去的尊重到现在的监控

我曾经对一位家长交流到:学校的主要工作是教育教学,希望家长能够站在理性的角度来信任学校,减少学校在其他事务上的消耗。家长的回答是:学校作为公共服务机构理应受到社会和家长的监督,监督是为了督促学校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说得好!家长以监督者身份来看待学校和教师,那教师的主要精力是放在不能做什么,而不是去思考我能怎样做得更好。

学校严格遵守各项规定,一二年级一律不布置书面作业,按照教学要求教该教的内容,管理学生一律不使用容易被误会为伤害学生的语言。

到底是监督老师好还是尊重老师好?我就是一位家长,我每次见到老师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家孩子最喜欢你了,说你爱孩子,关心孩子,课上得特别有趣。我知道教师的工作是一种良心工作,可深可浅,你越表扬老师的优点,他就越朝那个方向努力。

过去家长和现在家长对待教师态度的三大变化,你感受到了吗?

三、从过去的感恩到现在的要挟

我上小学的时候,亲眼看到同学的家长给老师送米、送菜的,在现在看来都属于“微腐败”哈,但是从当时家长的眼神和语言分明能够感受到的是真诚的感谢,没有任何的奢求,没有一点想要老师给自己的孩子一点特殊照顾的意思。我们读小学时,老师的家都找得到,周末,放假了到老师家里聊聊天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现在的老师不太想家长知道自己住在哪里,因为家长的某些“心意”明显带有一种期待“交易”的要挟。

首先表明教师收下家长的“心意”肯定不对。但是,现在某些家长送礼给老师的出发点还是有点问题的。曾经有个老师跟我说:家长多次跟他提说自己是上次到家来送了东西的,请老师这次运动会选小运动员给个机会。

过去家长和现在家长对待教师态度的三大变化,你感受到了吗?

这年头,为了孩子家长也难,老师也不好当啊!

教育不易,且行且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