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貢變形記:鬼城的帽子你可以摘下了

呈貢變形記:鬼城的帽子你可以摘下了

如果不是女兒在呈貢讀書,恐怕到現在我也不會去一次呈貢。

和我一樣,在昆明生活或工作很久的人,如果非必要原因,大多不會涉足呈貢。大多數昆明人對呈貢的印象,都還停留在過去媒體關於“鬼城”的描述報道中。

可是我要說,去呈貢看看吧,那裡已面目全非。對那些曾經去過呈貢且還在以“鬼城”相待呈貢的人,我只想問一句“你有多久沒去過呈貢?”

2017年11月30日,武漢一位朋友來昆明出差,他要去呈貢看一看,說想買一套房子,讓我陪他去參謀。我們一路從崑玉高速進入呈貢。

上一次去呈貢,是在2017年7月,女兒初中畢業,至今已近半年。僅僅幾個月時間,我還是能感受到呈貢的不斷變化:曾經停滯的項目又開工了,新項目建設拔地而起。而我每次來都一定要觀察的“人氣”,又有不少改觀。

觀察“人氣”,主要看街面的行人和路面奔跑的汽車。三年來,我每週一趟呈貢行,對於呈貢“人氣”的變化,有發言權。2014年8月送女兒來上初中,那是我第一次到呈貢。那會我的第一感受就是:這裡不愧是“鬼城”。

彩雲路右轉春融街,目之所及沒有幾個人影,偶爾飛馳而過的汽車,是空蕩的路上難得的景象。我想,在呈貢開車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但三年多來,呈貢的變化無不在提醒我一個新城的慢慢蛻變。這三年來,進出呈貢的三條主線我都走過,但到了最後,我始終只會選擇東三環上崑玉高速這條線路。另外兩條輕易我都不會去走。因為彩雲路實在堵怕了,堵過世紀城、螺螄灣一帶後,曾經車輛很少的進呈貢路段,如今也開始擁擠起來。而環湖東路則是從2014年那會車輛稀少到後來很多紅綠燈啟用,也早已不適合進出呈貢了。

呈貢變形記:鬼城的帽子你可以摘下了

朋友說,呈貢人氣還是不旺。我笑著說,如果人氣旺起來了,你還有買房的機會嗎?呈貢人氣不旺,是相對於主城而言,但你要用不一樣的眼光來發現它人氣變化的地方。相對於大街小巷到處都是汽車和人來說,呈貢確實還差得遠。但作為一座新城,一座承接昆明未來發展方向的新城,你要用“點狀分佈式”的方法來看。

呈貢是一座徹徹底底的新城,告別過去十多年“鬼城”的空空蕩蕩,它正在以“人氣多點分佈式”的形態發生變化。如果我們以一張人氣熱成像地圖來表示呈貢過去、現在到未來的發展過程,你將能看到眼下的呈貢,正在不同區域的點上,不斷蔓延開來,最後連成一片。

我最熟悉的春融街片區、高鐵站輻射區域、大學城、行政中心,以及彩雲南路沿線,構成了呈貢目前幾大人氣集聚點。這是一座新城發展必經的歷程,從空蕩蕩到點狀發展,最後多點連片協同產生共振效應,一座新城至此才會基本建成。

我支持朋友在呈貢買房,看好呈貢的外地人,好像比昆明人多。在北京工作的高中同學,年中就夥同他的朋友買下了呈貢的兩套公寓。

看完幾個項目,我帶著他來到春融街附近的商業中心七彩雲南第壹城,常給「唐印」撰文的劉黌同學的朋友就在這裡剛開了一個煎餅小鋪。這個煎餅小鋪並不是商業街兩旁的底鋪,而是在一條商業街上搭建的那種攤位。邊吃著煎餅,我邊告訴他,就是這個煎餅小鋪,11月25日開業首日就有超3000元的營業流水,接下來連續幾天都有2000元以上日均銷售業績。

一個煎餅小鋪的旺盛經營,一定不是呈貢的全部,但就是這個小鋪的生意,正在印證著呈貢由內而外的裂變。我和他說,這是過去的呈貢不可想象的,這難道還不能證明呈貢點狀的人氣分佈?

“我是看著呈貢長大的”,我開玩笑和他說,三年多來,我親眼看著呈貢一點點的變化,這些變化讓我對呈貢十年後的未來,有太多想象不到的地方。

2017年,是呈貢變化最大最直接的一年,人們明顯感受到呈貢的變化就是房價。我說,呈貢的房地產一邊以限售來調控,一邊又以大尺度的戶口政策來消抵政策效應。高鐵基地、物流園區、科技園區、數據中心等等,都在構建起呈貢未來數以千萬級的人流畫面。這樣一個龐大的人口基數,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人流和呈貢發生經濟活動,對呈貢來說就是幾十萬人的短暫停留和臨時消費,這已經足夠了。

過去多年,大學生一直是呈貢的主人,未來絕不是。

如今及往後,在呈貢買房的人越來越多了,路上奔跑的汽車越來越多了,街面來往的行人越來越多了,城市主題活動越來越多了,高鐵人流越來越多了,一個可期待的呈貢還會遠嗎?

去呈貢逛街,未來不會是一個玩笑。呈貢的大學生們,你們不是孤獨的守望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