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雨村告訴你 沒有信仰的人有多可怕

麻煩點右側關注,謝謝

賈雨村在紅樓夢中是個點題的人物,在第一回就已經出場,作者“用假語村言”,敷演出一部曠世名著。賈雨村本是一個家道中落的窮書生,雖有鴻鵠之志,卻連進京的趕考的錢也沒有,只能借住在葫蘆廟裡,每天寫字賣錢,勉強維持生計,哪有錢存下來作為進京的盤纏。

賈雨村告訴你 沒有信仰的人有多可怕

這時,賈雨村的第一個貴人出場了,此人就是另一個點題的人物甄士隱,“將真事隱去”之意。甄士隱是本地鄉宦,家中頗為殷實,又讀過些書,所以對住在隔壁葫蘆廟的雨村另眼相看,經常請他到家中喝酒。中秋佳節,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賈兄對月感懷,身邊沒有一個親人,要吃的沒吃的,要喝的沒喝的,正是淒涼無比之際被甄士隱請到家中過節,換做一般人一定是感動的熱淚盈眶,雨村卻只是並不客氣的應邀而至。美酒佳餚,自不必說,酒到酣時,甄士隱又拿出50兩白銀送他作為進京趕考的盤纏,雨村毫不客氣的就收下了。按照現在的白銀市價,一兩為50克,一克按20塊錢,50兩白銀也值50000塊錢了,在當時也是普通窮人整個家庭好幾年的生活費了。試想,有人拿出幾萬塊錢資助一貧如洗的你,這種雪中送炭的義舉,不說以身相許,至少終生難忘,一輩子都會記在心裡吧。沒有甄士隱的資助,雨村依靠賣字要何年何月才能存夠去京城的盤纏啊?有了這筆銀子,雨村果然高中,當官娶親發財,好不得意。那麼雨村又是怎麼報答這位改變他命運的貴人呢?

甄士隱因為女兒被拐賣,家中失火,只得投奔丈人家。在封家生活的並不如意,後來跟著一個道士走了,出家去了。雨村高中之後,在上任的途中,遇見了住在封家的甄府丫鬟,於是派人來到封家,把把甄的丈人拿去問話。雖說雨村貴為太爺,但對自己的貴人、恩人,登門致謝也不為過吧。當了解到甄士隱出家,女兒走丟,雨村雖然嘴上說幫忙找,可真找假找,誰知道呢?只是送了兩封銀子、四匹錦緞,答謝甄家娘子。你送的錢我還了,至於你的情,還不還便罷。

更離譜的還在後面,在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蘆僧亂判葫蘆案》中,雨村的恩人之女甄英蓮被人拐賣惹出官司,知道真相的雨村並沒有幫忙把英蓮(後改名香菱)找回送到甄娘子處,讓母女團圓,而是為了自己的烏紗帽,不了了之。這就是雨村的報答。試想英蓮若是尋回母親,在母親的關愛之下,何至於被薛蟠虐待落下病根,悽慘而死。甄夫人到死也沒有找回自己的女兒,想是死不瞑目了。

再來看看雨村的第二位貴人賈政。雨村因為腐敗被彈劾貶職,到處遊山玩水,還成為林黛玉的老師。(林黛玉應該以他為恥吧)林父修書給賈政,幫雨村翻身,補授了應天府。與賈府攀了親之後,外有四大家族之一的賈家支持,內有賈元貴妃向皇上大吹枕邊之風,雨村的仕途想不一帆風順也難了。試想,在封建社會,一個沒有後臺沒有人脈的官員,不說平步青雲,就是在官場上生存下來都是極為困難的。雨村之前被貶可以說就是沒有後臺之故。賈家成為他的後臺,賈家賈政成了他生命中第二個貴人。雨村又是怎麼報答賈政的呢?在後四十回中,賈府家道中落,牆倒眾人推,雨村更是另投靠山,並且連同新的靠山,賈府的政敵忠順王扳倒了他的貴人賈家,還親自帶人來到賈府抄家。

賈雨村有句名言“讀書人不在黃道黑道,總以事理為要”,這真是大大的黑了一把“讀書人”。與賈雨村有著鮮明對比的是沒讀過一天書的村婦劉姥姥,劉姥姥受了賈府的恩惠後,知恩圖報,更是救下幾乎被賣到妓院的鳳姐之女巧姐。一個所謂的“讀書人”還不如一個目不識丁的村婦。可見,一個人的是否善良,與他的出身、職業、文化程度等等都沒有關係。舉頭三尺有神明,用現在的話說,這神明不一定是神仙,也不一定是祖先,而是一個人的信仰,一個人的良心,一個的初心。敬神明敬的是你的信仰你的良心你的初心。沒有信仰的人是可怕的,行事往往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沒有良心的是可怕的,損人利己,忘恩負義。如果你身邊有賈雨村這種人,還是敬而遠之為好。當然,滿嘴信仰的人也不是好東西。願你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用行動告訴自己,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