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旅|老北京碰撞古錢幣

文化行旅|老北京碰撞古钱币

點擊上方“網信北京”訂閱哦!

文化行旅|老北京碰撞古钱币
文化行旅|老北京碰撞古钱币

這是坐落在“一城三帶”上的老北京德勝門箭樓,是北京地區僅存的兩座明清內城箭樓之一。德勝門是出兵征戰之門,素有“軍門”之稱。1993年,德勝門箭樓有了“雙重身份”,它是北京城的重要歷史建築,也是北京地區唯一一家對外開放的錢幣類專業博物館——北京市古代錢幣展覽館,館內收藏不同時代、各具特色的錢幣文物,勾勒中華貨幣四千年。

談到博物館建設,館長王培伍將北京市古代錢幣展覽館形容為一座“兩條腿走路”的博物館,“北京市古代錢幣展覽館是一家北京地區專業性錢幣類博物館,建館二十多年,立足博物館特色,‘兩條腿走路’,一是弘揚中國貨幣文化及貨幣歷史,二是宣傳老北京明清時期北京的城垣城防文化,兩方面來開展展覽展示、科普社教等工作。”

明清箭樓 領略老北京的城垣城防

北京市建設全國文化中心,要集中做好首都文化這篇大文章,重點抓好“一核一城三帶兩區”,而德勝門箭樓正是明清北京內城九門之一。

“德勝門在老北京,尤其是明清時期,發揮過重要的作用。明朝時期著名戰役北京保衛戰也是發生在德勝門。”王培伍說。

文化行旅|老北京碰撞古钱币

德勝門箭樓建成於明正統四年(1439),是一組由城樓、箭樓、閘樓和甕城組成的古代軍事防禦建築。在展覽館的箭樓展廳,歷史文物、老照片、模型等展示著曾經固若金湯的明清北京城,描繪金戈鐵馬的戰爭畫卷與烽火歲月。

王培伍介紹,德勝門箭樓涉及到老北京的文化歷史,涉及北京的城垣城防文化,還可勾勒出明清時期北京地區的發展變化。展覽館不僅展示德勝門石門額、城門鎖、官軍守衛銅牌等藏品,還開展過《中國古代盾牌文化展》《永遠的老舍》《百年回首——喜仁龍眼中的北京城牆和城門》等特色展覽。

中華貨幣 青少年走進貨幣四千年

中國貨幣起源於夏商,形成於東周,統一於秦代,完善於漢唐,各個時期的貨幣都反映了當時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情況,一部多姿多彩的中華貨幣史詩華夏文明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王培伍介紹,展覽館舉辦各類專題性展覽弘揚中國貨幣文化及貨幣歷史。展覽館不僅推出青少年專題展覽《戎刀燕幣——尖首刀幣起源的故事》,還開展《我心中的博物館——兒童手繪、攝影、手工作品展》吸引孩子們走進博物館,瞭解傳統文化。

“除了將觀眾請進館裡來看展覽,還積極推動‘走出去’。”王培伍說道。北京市古代錢幣展覽館帶著藏品走到各地舉辦巡展,把展覽帶到基層、學校和部隊,積極參加展會在不同圈子的“聚會”上登臺亮相。錢幣知識講座已連續舉辦八年,達到百期,在業內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文化行旅|老北京碰撞古钱币

館長坐鎮 方寸之間鑑別藏品真偽

館長王培伍曾經也是展覽館的一名館員,“最初年輕時在館裡主要負責一些經營管理工作,館藏品徵集也是由我來負責,在這期間,接觸了大量的錢幣、貨幣實物。這些年當中,也參與文化局北京文物鑑定委員會的鑑定工作。”

文化行旅|老北京碰撞古钱币

幾十年的經驗當中,令王培伍積累了豐富的錢幣的認識,並且在真偽的辨別、價值的評估方面頗有心得。

錢幣鑑定是北京市古代錢幣展覽館一項長期對外特色服務項目,“錢幣鑑定是多年的積累,是對錢幣的熟悉、瞭解、掌握,需要漫長逐步積累的過程。”這些年的鑑定當中,王培伍曾鑑定過一些高價值的錢幣,一枚錢幣價值可以超過萬元。

文化行旅|老北京碰撞古钱币

北京古錢幣博物館的四宗“最”

第一宗:“祺祥”——最短命的年號錢

在北京古代錢幣展覽館有兩枚比較特殊的錢幣,一枚是“祺祥通寶”,一枚是“祺祥重寶”,這兩枚錢幣來自清末咸豐年間。1861年咸豐皇帝傳位給六歲的兒子載淳,並將八位親信封為輔政大臣。載垣、端華、肅順等輔政大臣為鞏固他們的既得利益和地位,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一項就是建“祺祥”兩字為年號,並鑄祺祥年號錢。

文化行旅|老北京碰撞古钱币

在八為輔政大臣的一系列措施下,西宮太后慈禧聯手東宮太后慈安和恭親王奕忻,在1861年9月30日突然發動宮廷政變,迅速捕殺了肅順、載垣、端華等人,史稱“辛酉政變”。不久,慈禧採納大學士周祖培奏議,廢止“祺祥”年號,停鑄“祺祥”錢,改用“同治”年號,並鑄“同治通寶”錢幣。

王培伍介紹:“祺祥年號的錢僅僅存在了幾個月時間,發行量非常少,這兩枚錢幣也反映著當時的歷史更迭,我們也稱它為最短命的錢。”隨著祺祥年號消弭的,除了顧命八大臣,還有祺祥通寶與祺祥重寶,從鑄造到退出歷史舞臺,由於時間極短,因此祺祥錢均未能流通,存世也頗為稀少。

第二宗:現存最早的紙幣“中統元寶交鈔”

展品中的“中統元寶交鈔”是元代的紙幣,也是令王培伍十分自豪的一個展品,其距今大約有750年的歷史,是現代所能見到的最早的、由官方正式印製發行的紙幣實物,極為珍貴。

文化行旅|老北京碰撞古钱币

北京古代錢幣展覽館中的“中統元寶交鈔” 資料圖

中國是使用紙幣最早的國家之一,在南北宋期間我國就已經有了紙幣“交子”“會子”,但是很遺憾並沒有留下實物,僅有一塊交子鈔版留存於世。有實物留存的紙幣就是展館中的這枚“中統元寶交鈔”了。

王培伍介紹:“這張紙幣的年代是元代至元年間發行的一張貨幣,這張紙幣能夠留存下來,對中國古代紙幣發行和使用的歷史是意義非常重大。這張紙幣是用桑皮紙製作而成,在當時能夠起到很好防偽作用。”

元朝是中國古代史上紙幣的鼎盛時代,公元1285年也就是至元二十二年起,全國禁用銀錢市貨,“中統元寶交鈔”成為國內唯一合法的流通貨幣。在《馬可·波羅遊記》中的“大汗的紙幣”更是令歐洲人驚歎。

第三宗:最奇特的鑄幣“一刀平五千”

展館中還有一個讓王培伍引以為傲的古錢幣,是西漢末年王莽時期的“一刀平五千”錢。這枚錢形狀獨特,錢文為“一刀平五千”。“王莽將兩種錢幣完美的結合到了一起”,王培伍稱“一刀平五千”錢幣的造型非常獨特,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為圓形方孔錢造型,下半部分是刀幣的造型。“一刀”兩個字是用錯金技術將黃金填入其中的,技法堪稱精妙,在當時這枚錢相當於五千枚小平錢。

文化行旅|老北京碰撞古钱币

“一刀平五千”這種大面值貨幣的鑄期不是很長,鑄量不多,存世量稀少。它造型奇特,又是我國最早且是唯一用錯金工藝製成的錢幣,所以一直為錢幣收藏者所珍愛。王莽也被歷代藏家譽為“鑄錢第一高手”。

第四宗:最“北京”的“順天元寶”

在展館中,還有一枚比較重要的藏品,跟北京有著很深的淵源。王培伍介紹說:“這一枚特殊的順天元寶,僅有這一枚,目前就在我們展館中。這也是北京地區遺留下來的非常重要的一件文物。”

文化行旅|老北京碰撞古钱币

在五代初年,劉仁恭、劉守光父子居守幽州也就是現在的北京,這枚“順天元寶”就是那時候製造出來的。劉仁恭、劉守光父子多以鐵來鑄造順天元寶,然而展館中的這枚“順天元寶”是銅製的,目前僅發現這一枚。

文化行旅|老北京碰撞古钱币

對話博物館館長,

用文物講故事,

發現不一樣的北京。

文化行旅|老北京碰撞古钱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