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影片《水形物語》一刀未剪,宣傳噱頭還是審查放寬?

前段時間的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上,《水形物語》拿下最佳影片獎,成為本屆奧斯卡的最大贏家。上週五,這部奧斯卡光環加身的電影正式登陸內地影院。令人意外的是,這部在香港上映時被定為“三級片”的電影,在內地的上映時長仍然是123分鐘,似乎一刀未剪。

限制級影片《水形物語》一刀未剪,宣傳噱頭還是審查放寬?

《水形物語》上映之後,觀眾才發現所謂的“一刀未剪”只是一種宣傳修辭。審查人員在處理限制級鏡頭的時候,不但用了“剪刀手”,甚至還用上了PS大法,給原版的某一幕中裸露的女主角穿上了一條“小黑裙”,讓觀眾感到好笑又無奈。

為避免裸露鏡頭,女主角“穿上”小黑裙

別看《水形物語》講述的是一段“人魚戀”的愛情故事,實際上裡面帶有部分裸露和暴力鏡頭。在北美,這部電影被定為R級片,即低於17歲不宜觀看的影片。在香港,這部電影也被定為三級片。在登陸內地上映之前,網友紛紛猜測,內地版本可能會刪掉大量鏡頭。

但令人驚訝的是,《水形物語》的內地版本同樣也是123分鐘,跟原版片長一樣。但當觀眾走進電影院,卻發現自己受騙了。除了個別剪掉的鏡頭,影片還使用了一些技術手段。最終,內地版本的時長四捨五入後達到了123分鐘,造成了一刀未剪的錯覺。

經過文創資訊的對比,影片的裸露鏡頭基本上都通過局部放大和畫面調暗的方式進行處理,唯一全部刪掉的戲份是反派和妻子的床戲鏡頭。這些被刪減的細節,雖然有助於觀眾理解人物性格,但刪減之後並不影響觀眾對劇情的理解,因而也沒引發什麼爭議。

真正引發觀眾吐槽的,是影片中出現的一條小黑裙。在原版電影中,有一幕是女主角赤裸著走向浴室,而在內地放映的版本中,這一幕的女主角穿上了一條抹胸小黑裙,顯然是工作人員P上去的。這種令人難以預料的“神操作”,讓觀眾感到好笑又無奈。

“小黑裙”在網上引發熱議後,有機智的網友舉一反三,給奧斯卡小金人也P上了一件小黑裙。也有網友吐槽稱,“小黑裙”的PS技術太粗糙了,很影響觀影體驗。“小黑裙”一出場,電影院全場觀眾都笑了。

僅從處理方式來看,採用“小黑裙”的打碼方式還是很巧妙的。畢竟這場戲是影片中的一場重頭戲,直接刪掉會影響觀眾對後續劇情的理解。然而,這場戲是講述兩個孤獨靈魂碰撞出愛的火花之後,那種“天雷勾動地火”的浪漫感覺。女主角穿上“小黑裙”之後,很難體現出她為追求愛情不顧一切的勇氣,影響了對女主角性格的展現,也破壞了影片的情調。

沒有分級制度,限制級鏡頭怎麼處理?

由於中國沒有電影分級制度,進口片中的限制級鏡頭怎麼處理,一直都是讓人頭疼的難題。如果把限制級鏡頭全部剪掉,不但影響了影片的觀賞效果,也會影響觀眾對影片的理解。為了兼顧影片的觀賞性,同時避免少兒不宜的鏡頭,內地上映版本發明了多種“技術手段”。

1、刪掉限制級鏡頭

為避免“很黃很暴力”鏡頭給兒童造成負面影響,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刪掉限制級鏡頭。這類的刪減內容一般是色情、暴力、涉及社會敏感話題的內容等。

限制級影片《水形物語》一刀未剪,宣傳噱頭還是審查放寬?

就拿近幾年上映的進口片來說,《王牌特工》第一部被剪掉了長達四分鐘的“教堂屠殺”內容,被不少觀眾吐槽“刪掉了全片的精華部分”。《被解救的姜戈》在國內上映後一度停映,直到剪掉4分鐘裸露和暴力鏡頭後才重新上映。

2、局部放大或者調暗畫面

如果直接刪掉會影響後續劇情發展,那一般會把這些限制級鏡頭進行局部放大或者調暗,達到“遮人耳目”的效果。

看過《水形物語》原版的觀眾一定知道,影片一開場,就有一個女主角躺在浴缸裡,並進行不可描述行為的鏡頭。但在內地上映版本中,女主角的一個正面裸露鏡頭被裁剪成了“大頭照”,全景鏡頭也被調暗。這個細節的缺失,讓觀眾對女主角性格的理解少了一個維度,觀眾對她後來很快和魚人相愛會感到比較突兀。

限制級影片《水形物語》一刀未剪,宣傳噱頭還是審查放寬?

去年上映的《銀翼殺手2049》,部分被認為是“低俗”的場景同樣遭遇了這種“和諧”處理。雖然部分畫面放大後不影響劇情,但卻打亂了攝影大師羅傑·迪金斯的攝影構圖,降低了電影的觀賞性。電影大師精心設計的構圖最終變得不倫不類,難免會引發影迷的反感。

3、替換鏡頭

除了局部放大和畫面調暗之外,還有一種技術手段是替換鏡頭。這種方法看似更加“巧妙”,因為在替換之後,可能觀眾壓根不知道原來的鏡頭是什麼。

限制級影片《水形物語》一刀未剪,宣傳噱頭還是審查放寬?

《荒野獵人》中的部分鏡頭就被替換了。在影片結尾,在一番激烈的打鬥之後,雪地上留下了一片血跡。然而在內地版本中,結尾處的雪地卻潔白如初。而在《金剛狼3》中的一個替換鏡頭更加有趣,原本提著一顆人頭出場的一個小蘿莉,在內地版本中變成了摸著挎包出場,畫面可以說是十分“和諧”了。

刪減影響觀影體驗,觀眾呼籲電影分級制

相較於前幾年採用的“一剪沒”方式,近兩年針對限制級鏡頭的刪減方式已經改進了不少。不管是鏡頭替換、局部放大還是調暗光線,實際上都是為了保留原有鏡頭所做出的無奈之舉。

儘管電影刪減的技術手段在進步,但只要有刪減鏡頭,都會對原版電影造成一定的傷害。或者削弱了電影的觀賞性,或者影響了觀眾對劇情和人物的理解,或者兩方面兼而有之。

就拿《水形物語》來說,針對電影的刪減,甚至會蓋過電影本身的風采。這部電影本身有很多話題可供探討,比如是不是故作“政治正確”,觀眾是否能接受這種暗黑童話風格等。但就目前來看,觀眾對這部奧斯卡最佳影片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女主角被迫穿上的“小黑裙”,這無疑是很可惜的。

近兩年上映的電影中,也有嘗試採用“手動分級”方式的電影。比如去年的《金剛狼3》上映時,電影局要求影院和線上購票平臺在明顯位置提示給買票觀眾“未成年人要在家長陪同下觀看影片”,被網友視為內地電影分級制的開端。但很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張宏森就在採訪中否認了“手動分級”,明確表示“這僅僅是一個觀影的指導提示。”

除了官方的觀影提示,暑期檔上映的《大護法》,也嘗試採用了“手動分級”的方式,在預告片上標註了PG-13(不適合13歲以下兒童觀看)。但在電影上映過程中,仍然有家長帶著不到13歲的孩子觀看,甚至因為孩子嚇哭不得不離場。

官方沒有明確表態,電影人的自動分級也沒有明顯的效果,就目前來看,中國電影分級制能否出臺仍然是一個未知數。但不得不否認的是,近兩年對於電影分級制的呼聲日益高漲。前段時間全國政協委員、著名演員馮遠征在兩會上也呼籲電影分級,得到了網友的一致認可。在中國電影市場飛速發展的同時,觀眾的觀影審美也在逐漸提高,希望看到更多“原汁原味”的電影,這也無可厚非,希望相關管理部門能夠聽取觀眾的呼聲,做出積極的回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