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保持自己的好奇心

教师,要保持自己的好奇心

没有好奇心的老师,只是一个枯竭的传话筒。这句话说的有点过,但想想很有道理,一个没有好奇心的老师上课一定无味,绝不会动听,失去了好奇心,工作只是一项任务,任务的完成绝对可以投机,特别是在没有办法随机考量的时候。而教师的工作正好没有办法随机考核,这便是教师倦怠的深层次原因,没有乐趣,没有激情,只剩下干瘪的知识点,一点、二点,索然无味,让学生何以从中学习更深层次的思维。

教师,要保持自己的好奇心

不好奇就不会有灵感,没有灵感,上课就是传话筒。什么叫好奇心?那就是对这个世界感到新奇,好奇心是一种思维,思考的是一串问题,而这些问题足以使我们有研究的兴趣,有了这样的研究兴趣,才可以有思考,小孩子可以对一群蚂蚁端详很久,甚至可以忘掉吃饭,而我们成人要是这样,一定会被认为“有病”,恰恰是我们“没病”,才让我们生活的那样枯燥,疲惫,甚至无聊,寂寞孤独。只是这种好奇心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逐渐被功利化殆尽,那些有趣的东西会被我们一句“有用吗”消弱、消失。那份好奇就被冰冷的浇灭。

教师,要保持自己的好奇心

为什么教师最容易职业倦怠?因为孩子的好奇和我们的好奇差距太大。我们的好奇过早地夭折了,我们的欲望不断地挤压着我们好奇心的存在空间。我们又很难和日常相处的孩子找到共同的好奇点,所以,我们会不自觉地和孩子拉大距离,而这往往又会使我们远离孩子的好奇,逐渐使教师的好奇心移情他处,也就找不到乐趣,所以很容易和孩子形成隔阂,代沟。

教师,要保持自己的好奇心

所以,教师一定要保持一颗好奇之心,这是职业的需要,也是生活的需要。好奇心不只是对世界的好奇,它代表了对生活的热爱,它代表了对生活始终饱含兴趣,深情款款。好奇心是我们追寻生命不息的动力,就像自然界一样不断地要新陈代谢,否则万物就会停止生长,保持好奇心就是保持新陈代谢,就是保持维持自我更新的动力。教师保持好奇心,更能接近学生,更能和孩子一起共鸣,而不会冷眼旁观,置身事外,保持好奇心,才能在课堂上洋洋洒洒,激情澎湃,才能激发灵感。才能把课堂变为一种交流、对话,而不是知识的简单的传递。


教师,要保持自己的好奇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