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代美猴王,一念一生是行者

一部《西游记》,影响几代人。

小时候,我们没什么娱乐玩具,一到天黑,就坐在电视机前,除了看动画片,最喜欢的就是电视剧《西游记》,看着电视里那只活泼的小猴子一天天长大,变成美猴王,变成齐天大圣,最后变成斗战胜佛。

后来,我们也长大了,知道那个演孙悟空的人叫六小龄童。

1986年春节,中央电视台播出了《西游记》,一下子轰动全国,造就了89.4%的收视率神话,扮演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六小龄童也一炮而红。

《西游记》至今仍是寒暑假被重播最多的电视剧之一,重播次数超过3000次,依然百看不厌,成为一部公认的无法超越的经典。

此后,人们提起《西游记》,提起“美猴王”,总会想起六小龄童。他饰演的孙悟空实在是太出神入化、家喻户晓了,他的脸就已经成了一张最好的身份证。

六小龄童的本名叫章金莱,他也是我国唯一合法持有两张身份证的人!

据说,在获批“六小龄童”身份证之前,章金莱老师拿自己真实的身份证,去坐飞机的时候时,因为竟然被说成是拿了假的身份证,因此,国家特批六小龄童(章金莱)老师持有两个身份证。

一家四代美猴王,一念一生是行者

2

有人问:为什么六小龄童演猴,要远远强于电影电视中其他的孙悟空扮演者?

这要从他的曾祖父说起,六小龄童家被尊称为猴王世家,真正演猴戏是从他曾祖父开始的,随后是祖父、父亲、哥哥和他。他父亲从六岁开始学猴戏,为此取艺名为六龄童。到了他二哥章金星演猴戏时,父亲就称二哥为“小六龄童”。

1957年12月15日,周恩来总理和缅甸总理一起观看了绍剧团的《大闹天宫》,其中罗猴正是由小六龄童来扮演的。

表演结束后,总理陪同外宾一起上舞台与参演者握手,走到小六龄童身边时将其擎起,搂在肩边。微笑着对其六龄童说,要多培养几个小六龄童呀!

一家四代美猴王,一念一生是行者

△1957年,周总理观看《大闹天宫》后怀抱小六龄童

不幸的是,哥哥章金星后来患了不治之症——白血病。那时六小龄童还很小,只有六七岁,他问哥哥:哥哥,你死了我还能看到你吗?哥哥说:当你演成美猴王时,你才能看见我。

也许,正是哥哥临终前的这句话,在六小龄童的心里埋下了坚定的种子,让他从哥哥手中接过金箍棒,继续走完哥哥西天路上没有走完的路。哥哥的指引给了他一种使命感,让他义不容辞地要去演孙悟空,而且要演好孙悟空。

待到1982年,章金莱拍《西游记》时,父亲暝思苦想,决定将“小六”颠倒一下,于是就有了“六小龄童”这个名字。

客观而言,六小龄童版的孙悟空没有太过出彩之处,只能算“猴氏家族”中规中矩的继承者。不过,他演电视剧很有优势:长相好颜值高,年轻动作利落,脸瘦粘假面不显胖。这些优点在电视荧幕上都能被放大。

其他演员对于猴戏的训练周期通常较短,而六小龄童祖上四代演猴,相当于一个家族为了一个角色奋斗百年。六小龄童学到的猴戏表演精髓肯定比一般的猴戏演员多,所以,他演的孙悟空也更能深入人心。

3

当年,西游剧组找到六小龄童的父亲,希望他出演孙悟空。他的父亲却告诉剧组,让六小龄童去。六小龄童原本是家中最受宠的小儿子,刚刚去剧组,还是小孩,由父亲送去吃苦受累。跟了一个没钱又艰苦的剧组,又当演员又当剧务。

为了琢磨演技,六小龄童早上去盯着升起的太阳看;没事去打乒乓球还要盯着球看;一天辛苦之后,晚上点上香火,自己加练眼功。他的苦练没白费,虽然是一双近视眼,但直到拍打戏打到别的演员才被导演发现,这就是我们奉为经典的孙悟空。

82版《西游记》拍了6年,是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磨出来的。当时投入并不大,600万左右。六小龄童的酬劳最高,一集70块钱,全部算下来拿了2000块钱片酬。五六百万预算全部砸在戏上了,中国最好的景色、风貌全都给拍下来了。

哪像现在的电视剧,小鲜肉们的片酬高的吓人,在制作成本中的占比甚至升至75%。中国一线小鲜肉片酬现在报价都是以亿为单位,有的老戏骨奋斗一辈子片酬还不及他们零头,于是诞生了大量粗制滥造的影视剧。

拍《西游记》那会儿,每场回放六小龄童自己都要看,看完之后他会主动跟导演讲:“昨天我有一个近景感觉不是很好,今天能不能重拍?”现在拍戏有几个看回放的?演员们都忙着赶场捞钱,哪有那么多时间来保证质量。

一家四代美猴王,一念一生是行者

4

在中央台《艺术人生》栏目中,朱军问六小龄童,“你有没有信心或者可能超越孙悟空的辉煌?”他说,“没有!”

演完《西游记》之后,1988年到1991年,六小龄童基本上闲了3年。其实也没少看剧本,但挑剧本的时候,心里老拿孙悟空那个角色做标杆。一看剧本超越不了《西游记》,心说算了吧!再加上拍了6年《西游记》,一举一动都有猴样,找他拍戏的导演心里也犯嘀咕。

“对不起,导演,我总觉得他是孙悟空变的……”

年轻时,六小龄童也天天憋着超越啊、颠覆啊什么的,多爬几个山头,再往回看,他越来越明悟,孙悟空绝对是自己演艺生涯中的珠穆朗玛峰。

一家四代美猴王,一念一生是行者

他说,以前觉得自己特有能耐,要做的事情多了去了。后来才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非常了不起了。你看玄奘师傅,一辈子就是取经译经。

他说,演成这个角色,一生无憾。庆幸自己达到过那样的高度,不敢妄谈超越。

一生做成一件事,就很了不起。

他说,等他干不动了,他就去吴承恩故居看门养老,还带上三样东西:一部《西游记》,一根金箍棒,和一只猴子。

六小龄童有部书叫《行者:一念一生》,回望人生,半生积淀,至深彻悟,凝于笔端。

每个人都是行者,都在取人生的经,唯有苦练七十二变,方能笑对九九八十一难!


大道小雅“壹字读书会”由静安区委宣传部、静安区文明办、学习办联合主办,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和复旦大学中文系指导,大道小雅读书会和静安区文化馆承办,活动以“识文字、知文化、感受文明”为理念,旨在在市民中传播传统文化、交流读书心得,“只取一个字,直抵事物之本质”。

一家四代美猴王,一念一生是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