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鮮,綠茶小講

綠茶(Green Tea),是中國的六大茶類之一,至今仍舊佔據最大的市場份額。綠茶茶葉選用優質茶樹的新葉或芽,未經發酵,經殺青、整形、烘乾等工藝而製作。成品綠茶的色澤鮮綠、沖泡後的茶湯較多的保留了鮮茶葉的綠色格調。

一口鮮,綠茶小講

基本工藝流程:鮮葉殺青→揉捻→乾燥

殺青:目的是通過高溫快速破壞酶的活性,制止多酚類的酶促氧化,形成綠茶綠葉綠湯品質。蒸發部分水分,使葉質變柔軟,便於揉捻成型。

揉捻:主要使用中、小型揉捻機,也有用手揉的。其目的是為了讓茶葉成形,適當破壞茶葉組織,利於茶葉沖泡。

乾燥:有烘乾,炒幹,半烘炒。目的,蒸發水分,便於儲藏。塑造不同形狀的外形。進一步形成茶葉的色香味。

炒青:因綠茶乾燥方式採用炒幹而得名。炒青又分為:長炒青、圓炒青、細嫩炒青。

炒青綠茶:長炒青(長條形炒青綠茶)→眉茶(炒青、特珍、珍眉、風眉、秀眉、貢熙等)。

圓炒青:珠茶是“圓炒青”的一種,又稱“平炒青”(珠茶、雨茶、秀眉)。

細嫩炒青:炒細嫩的茶葉。細嫩炒青是細嫩芽葉加工而成的炒青綠茶(龍井、大方、碧螺春、雨花、松針等)

一口鮮,綠茶小講

烘青:因綠茶乾燥方式採用烘乾而得名。

烘青綠茶:烘青綠茶大部分用於窨制各種花茶,稱之為茶坯。普通烘青(閩烘青、浙烘青等)。

細嫩烘青:採摘細嫩芽葉精工製作而成行情綠茶統稱細嫩烘青。(黃山毛峰、太平猴魁、高橋銀峰等)。

曬青綠茶:曬青綠茶是用日光進行曬乾的綠茶。(滇青、川青、陝青等)。

蒸青綠茶:用蒸汽來殺青製作獲得的成品綠茶(煎茶、玉露等)。

一口鮮,綠茶小講

品質特點

綠茶的品質特點:炒、烘、曬、蒸等都是不同茶採用不同的乾燥工藝命名。

炒青綠茶:長炒青的品質特點是條索緊結,色澤綠潤,香高持久,滋味濃郁,湯色、葉底黃亮。圓炒青有外形圓緊如珠、香高味濃、耐泡等品質特點。扁炒青成品扁平光滑、香鮮味醇,如西湖龍井。

烘青綠茶:烘青綠茶外形完整稍彎曲、鋒苗顯露、幹色墨綠、香清味醇、湯色葉底黃綠明亮,烘青綠茶大部分用於窨制各種花茶。

曬青綠茶:曬青綠茶外形條索粗壯肥碩,白毫顯露,色澤深綠油潤,香味濃醇,極具收斂性,耐沖泡,湯色黃綠、明亮,葉底肥厚。曬青綠茶多用於製作方茶、康磚、茯磚等緊壓原料,目前多數滇青綠茶也已經使用炒青工藝。

蒸青綠茶:其品質特點是“三綠”,即幹茶色澤翠綠(蒸青綠茶的幹茶呈現深綠色。)、湯色碧綠(茶湯淺綠)、葉底鮮綠(倒出茶湯,茶底呈現青綠色)、香清味醇。蒸青綠茶在我國茶歷史上曾留下重要一筆,只是如今相對少見。

一口鮮,綠茶小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