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藍瑛七幅山水代表作賞析

藍瑛(1585-1664),明代傑出畫家,字田叔,號蝶叟,晚號石頭陀、山公、萬篆阿主者、西湖研民。又號東郭老農,所居榜額曰“城曲茅堂”。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是浙派後期代表畫家之一,明末同時和稍後的如陳洪綬以及金陵八家等著名畫家,也都受他的影響。

藍瑛繪畫特點較明顯的是用筆有頓挫,以疏秀蒼勁取勝。善寫秋景。在作品的題款中,常署仿某家之作,如“仿張僧繇”、“法荊浩”、“仿李成”、“用雲法”等,實則所畫都是他自己的面目。他的畫法有兩種,一種作鉤勒淺絳法。另一種作沒骨法,設色鮮豔突目,所畫紅樹、青山、白雲,運用石青、石綠、硃砂、赭石、鉛粉諸色,點染別緻,是晚明時期富有變化的山水作品。他的畫風是從多方面變代出來的,晚年作品漸趨蒼勁疏宕。畫風又有多種面貌,有些作品筆墨含蓄雋雅,有些作品青綠重設色,畫法工細,色調濃麗,愈老而愈工。晚年他的筆法益蒼勁,頗類沈周。

明代藍瑛七幅山水代表作賞析

【名稱】明 藍瑛 青綠山水圖

【年代】明代

【簡介】立軸,絹本,設色,縱l72.5釐米,橫89.5釐米。旅順博物館藏。

圖中高峰連綿,古木雜林,磯石屋宇,楊柳平坡,一片湖光山色,春意盎然。有人湖邊對語,有人舟中弄笛,相映成趣。全圖用筆蒼勁,設色清麗,點染別緻,樹木景物,充滿生機,巧得江南野趣。

明代藍瑛七幅山水代表作賞析

【名稱】明 藍瑛 溪山曳杖圖

【年代】明代

【簡介】絹本設色 180x62cm 天津藝術博物館藏。

此圖學荊浩筆意,畫遠山橫抹,近處山石巍峨,叢林雜樹,古亭臨溪,溪畔林間蒼松下,一老者曳杖遠望,覓句詩思,童僕捧硯而來,神情謹然。全圖佈局穩重,氣氛清謐。

明代藍瑛七幅山水代表作賞析

【名稱】明 藍瑛 江皋話古圖

【年代】明代

【簡介】紙本設色,縱169.4釐米,橫50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圖中近景繪古松夭矯、老樹杈枒面江屹立,樹下有二高士席地而坐,似在論道話古,意態嫻雅。右側石壁嶙峋玲瓏,與古木相映成趣。遠處江面清曠,秋峰幾座遙遙相望,一派秋爽氣象。此圖用筆蒼勁疏爽,色、墨清朗。構圖平中寓險,頗見境界。自題“江皋話古,關仝畫法”,實為自家畫法。款署“辛卯清和,藍瑛師其意於醉李鴛湖舟中”,知於嘉興南湖遊舟中所作。辛卯為公元一六五一年,藍瑛時年六十七歲。款旁鈐“藍瑛之印”白文方印與“田叔”朱文方印。

明代藍瑛七幅山水代表作賞析

【名稱】明 藍瑛 白雲紅樹圖

【年代】明代

【簡介】絹本,設色,縱189.4釐米,橫48釐米。現藏故宮博物院。

圖中以沒骨法加青綠重色作紅樹青山,白雲繚繞,山下瀑布溪橋,景物幽勝。畫法工整,樹石皴點細密。運用石青石綠、硃砂、赭石、鉛粉每種顏色暈染勾描,色彩鮮豔。幅上自題:“白雲紅樹”隸書四大字。又識雲:“張僧繇沒骨畫法。時順治戊戌清和畫於聽鶴軒。西湖研民藍瑛”。下鈐“藍瑛之印”印。現藏故宮博物院。

明代藍瑛七幅山水代表作賞析

【名稱】明 藍瑛 山水圖

【年代】明代

【簡介】立軸,絹本,縱156.5釐米,橫46.4釐米。(日)私人藏。

圖中高峰連綿,古木雜林,磯石屋宇,楊柳平坡,一片湖光山色,春意盎然。有人湖邊對語,有人舟中弄笛,相映成趣。全圖用筆蒼勁,設色清麗,點染別緻,樹木景物,充滿生機,巧得江南野趣。

明代藍瑛七幅山水代表作賞析

【名稱】明 藍瑛 仿梅道人山水圖

【年代】明代

【簡介】立軸,絹本,設色,(美)私人藏。

圖畫遠山、高崖、水口、溪岸、坡陀,均以淋漓水墨暈染,墨氣肆溢,細筆折帶皴寫山石峰巒,雨點皴聚攢其問,山水中充滿著蒼翠蔥蘢的生機。

明代藍瑛七幅山水代表作賞析

【名稱】明 藍瑛 仿梅道人山水圖2

【年代】明代

【簡介】立軸,紙本,水墨,設色,縱321釐米 橫103釐米。(日)私人藏。

此圖筆法方折挺利,構圖造境,獨抒胸臆。圖中近景居中,雜樹高大,聚點為葉,掩映潺潺流瀑、村舍;背景崇山疊嶺,石骨嵯峨崢嶸,間以雜樹殿字,饒有無限風光在險峰之逸趣。雖為仿梅花道人之作,實則借古開今,自成一格。

圖文/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