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蓝瑛七幅山水代表作赏析

蓝瑛(1585-1664),明代杰出画家,字田叔,号蝶叟,晚号石头陀、山公、万篆阿主者、西湖研民。又号东郭老农,所居榜额曰“城曲茅堂”。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浙派后期代表画家之一,明末同时和稍后的如陈洪绶以及金陵八家等著名画家,也都受他的影响。

蓝瑛绘画特点较明显的是用笔有顿挫,以疏秀苍劲取胜。善写秋景。在作品的题款中,常署仿某家之作,如“仿张僧繇”、“法荆浩”、“仿李成”、“用云法”等,实则所画都是他自己的面目。他的画法有两种,一种作钩勒浅绛法。另一种作没骨法,设色鲜艳突目,所画红树、青山、白云,运用石青、石绿、朱砂、赭石、铅粉诸色,点染别致,是晚明时期富有变化的山水作品。他的画风是从多方面变代出来的,晚年作品渐趋苍劲疏宕。画风又有多种面貌,有些作品笔墨含蓄隽雅,有些作品青绿重设色,画法工细,色调浓丽,愈老而愈工。晚年他的笔法益苍劲,颇类沈周。

明代蓝瑛七幅山水代表作赏析

【名称】明 蓝瑛 青绿山水图

【年代】明代

【简介】立轴,绢本,设色,纵l72.5厘米,横89.5厘米。旅顺博物馆藏。

图中高峰连绵,古木杂林,矶石屋宇,杨柳平坡,一片湖光山色,春意盎然。有人湖边对语,有人舟中弄笛,相映成趣。全图用笔苍劲,设色清丽,点染别致,树木景物,充满生机,巧得江南野趣。

明代蓝瑛七幅山水代表作赏析

【名称】明 蓝瑛 溪山曳杖图

【年代】明代

【简介】绢本设色 180x62cm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此图学荆浩笔意,画远山横抹,近处山石巍峨,丛林杂树,古亭临溪,溪畔林间苍松下,一老者曳杖远望,觅句诗思,童仆捧砚而来,神情谨然。全图布局稳重,气氛清谧。

明代蓝瑛七幅山水代表作赏析

【名称】明 蓝瑛 江皋话古图

【年代】明代

【简介】纸本设色,纵169.4厘米,横50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近景绘古松夭矫、老树杈枒面江屹立,树下有二高士席地而坐,似在论道话古,意态娴雅。右侧石壁嶙峋玲珑,与古木相映成趣。远处江面清旷,秋峰几座遥遥相望,一派秋爽气象。此图用笔苍劲疏爽,色、墨清朗。构图平中寓险,颇见境界。自题“江皋话古,关仝画法”,实为自家画法。款署“辛卯清和,蓝瑛师其意于醉李鸳湖舟中”,知于嘉兴南湖游舟中所作。辛卯为公元一六五一年,蓝瑛时年六十七岁。款旁钤“蓝瑛之印”白文方印与“田叔”朱文方印。

明代蓝瑛七幅山水代表作赏析

【名称】明 蓝瑛 白云红树图

【年代】明代

【简介】绢本,设色,纵189.4厘米,横48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

图中以没骨法加青绿重色作红树青山,白云缭绕,山下瀑布溪桥,景物幽胜。画法工整,树石皴点细密。运用石青石绿、朱砂、赭石、铅粉每种颜色晕染勾描,色彩鲜艳。幅上自题:“白云红树”隶书四大字。又识云:“张僧繇没骨画法。时顺治戊戌清和画于听鹤轩。西湖研民蓝瑛”。下钤“蓝瑛之印”印。现藏故宫博物院。

明代蓝瑛七幅山水代表作赏析

【名称】明 蓝瑛 山水图

【年代】明代

【简介】立轴,绢本,纵156.5厘米,横46.4厘米。(日)私人藏。

图中高峰连绵,古木杂林,矶石屋宇,杨柳平坡,一片湖光山色,春意盎然。有人湖边对语,有人舟中弄笛,相映成趣。全图用笔苍劲,设色清丽,点染别致,树木景物,充满生机,巧得江南野趣。

明代蓝瑛七幅山水代表作赏析

【名称】明 蓝瑛 仿梅道人山水图

【年代】明代

【简介】立轴,绢本,设色,(美)私人藏。

图画远山、高崖、水口、溪岸、坡陀,均以淋漓水墨晕染,墨气肆溢,细笔折带皴写山石峰峦,雨点皴聚攒其问,山水中充满着苍翠葱茏的生机。

明代蓝瑛七幅山水代表作赏析

【名称】明 蓝瑛 仿梅道人山水图2

【年代】明代

【简介】立轴,纸本,水墨,设色,纵321厘米 横103厘米。(日)私人藏。

此图笔法方折挺利,构图造境,独抒胸臆。图中近景居中,杂树高大,聚点为叶,掩映潺潺流瀑、村舍;背景崇山叠岭,石骨嵯峨峥嵘,间以杂树殿字,饶有无限风光在险峰之逸趣。虽为仿梅花道人之作,实则借古开今,自成一格。

图文/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