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盖州之(二)滔滔碧水滋养辰州儿女

如果说山是盖州的筋骨,那么,河干便是舒张的血脉。

人类及其社会生态系统的发生发展都与河流相互依存。河流产生生命,也孕育和产生人类文明。河流不仅关系生物的繁衍、生息和生态稳固,也直接影响人在对自然、社会休戚相关的精神信仰,影响对人的心灵形象和品位象征。盖州有孕育自己的河干,大小支流汇聚成河流,流域就滋润着盖州这一方热土。

盖州多山,山脉的每一个褶皱里都是一条条沟壑,山地极容易把地表上涌出的泉水和积存的雨水汇集,流向褶皱里的低处,形成常年流动的天然水流。盖州境内有大清河、熊岳河和沙河等。碧流河、浮渡河虽是与邻县的界河,但这丝毫不影响流域里的盖州先民接受这条河的洗礼与滋润。山势决定河流流向,碧流河发源于棋盘岭南麓,海拔高程1 047米,河流流经大连的庄河市,再由庄河市进入黄海。它与盖州境内其他河有所不同,其他的河流都是由东向西流入烟波浩渺的辽东湾。

古城盖州之(二)滔滔碧水滋养辰州儿女

《县志》载:盖州“环境地势左山右海,东北高而西南低。毕利河潆迴其南,大清河襟带于中。所以曲水滥觞,源流纷沓,缕述非易,约略言之可分为二:一则,凡义尔岭迤北之水,皆由东而西汇入于本境西海;一则,凡义尔岭迤南之水皆由北而南汇入于庄河县之南海”。义尔岭是山区的分水岭,毕利河即是当今的碧流河。

盖州古城的母亲河是大清河,又名清河。因为流经盖州古城南关门外,也被亲切地称为“南大河”。大清河是盖州境内最大的河流,发源于近邻的大石桥市东部山区,由东、西两支支流会合一起而成。大清河河道大半在盖州境内,河水一路奔腾,也曾欢快、也曾放荡、也曾轻柔、也曾暴躁地流经榜式堡、高屯、团甸、暖泉、东城、团山、西海等乡镇,再义无反顾地注入渤海。河流全长100公里,流域面积1 482平方公里。大清河河水流淌,经过凸出的河岸,再流入到凹进的海湾,很长很美丽,唯有用惊艳来形容。

古城盖州之(二)滔滔碧水滋养辰州儿女

《盖平县志》载:清河,在城南里许:

长约一百二三十里。源流不一,合其脉聊分为二,其一出于东北松树沟左近之山及秘子沟,至接官厅会合西南,流过上哈塘及虎皮峪,汇流经下哈塘至虎头山西,又与莝草峪、仙家峪二水会流至金家屯村西,与老木厂沟及七盘岭底南来之水会流,经石门岭、榜式堡、马连峪旺户屯西,乃与汤池河会焉。其二出于大金寺及猞猁沟,与白土岭之高原南流会合,至三道岭前,经赵梁屯南流水合而西行,,至卧牛石,复于鴜鮱沟之南流水及东来诸水并而汇之,是为汤池河,由此至赵家堡、祝家沟、茨儿沟,经旺户屯始于前述之一脉一汇而为清河。至此由仙家峪西行,经大小牵马岭、沈家屯、红旗堡、腰岭村、罗家甸子,东受大小阳关诸水至滴塔嘴,过邑城南娘娘庙前,西流至西海山寨,西北折,由连云岛后直入渤海,是为海口焉。

古城盖州之(二)滔滔碧水滋养辰州儿女

古城盖州之(二)滔滔碧水滋养辰州儿女

除了大清河、碧流河之外,盖州境内还有沙河、熊岳河、浮渡河等。

熊岳河又名响水河,是盖州境内不算太大的一条河流,有着河水清澈,碧波荡漾,绿草清新,柳暗花明的迷人景致,也有着放荡不羁的性格。伴着古镇,绕过熊岳古城的南关向西。发源于杨运镇的老帽山,流经熊岳境内入西海,全长42公里。河得名于熊岳,孕育熊岳的地域文化。“道出衫卢郡,分途趁晓行,村烟烘树色,沙路滞车声。流水曲围郭,乱山高护城,前峰白云动,似欲酿新晴”(清·魏燮均《早发熊岳》)。这幅浓彩淡墨相宜的山水画卷,不仅描述熊岳河绕过古城之景,还在述说河流带给人类是富庶的土地。人类的聚居,文化的积淀,民俗的传承。

古城盖州之(二)滔滔碧水滋养辰州儿女

老帽山海拔848米,在盖州与瓦房店的接壤之处,原名雪茂山、和尚帽山,后来不知怎么演绎为老帽山了。山体为沙级碎屑,易于风化,残积物和坡积物松散。1982年8月27日,一场特大泥石流发生在老帽山,造成人员伤亡,资产损失,山体破坏。泥石流冲倒房屋、土地、公路、桥涵、河堤和水利工程,河两岸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洪灾。从这一点上说,熊岳河时有暴虐而形成水患,但丰沛的河水惠及两岸的时候更多于灾难,河水孕育了熊岳沿河两岸的文明,使之成为了辽南重镇。自氏族社会时起,人类就在这里生存繁衍,目前已经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就有九垅地正红旗团山遗址、南窑村遗址、九寨东房身遗址、陈屯太平沟遗址等。

古城盖州之(二)滔滔碧水滋养辰州儿女

著名的石棚山石棚也位于熊岳河流域,古人或许早就懂得河流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到了战国至汉时期,熊岳河流域更为富饶。在熊岳温泉发现了汉城址,整个流域里汉墓群也多。九寨靠河寨、九垅地东达营、陈屯和平村、归州西边子等墓群都表明汉代先民曾得到熊岳河的孕育。

文明孕育于江河。熊岳河流域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河流又提供便捷的交通、生产和生活用水。智者乐水,熊岳人口集中,经济发达,良士名流很多。熊岳河是最动人的线条,流畅、贯通、空灵。它源源不断,滚滚不止,也是文人墨客倾爱之物。熊岳河流域委实是一块宝地,最负盛名的还是整个流域的“熊岳八景”,蜚声遐迩,是原生态景观的胜境。“天涯客须早还乡,莫使依侣肠空断”(清代魏燮均《过望小儿山》),正是文人墨客对由熊岳河孕育出的景致而惊赞。

古城盖州之(二)滔滔碧水滋养辰州儿女

古城盖州之(二)滔滔碧水滋养辰州儿女

盖州的沙河也称埚头河。《县志》说:“在县治西南三十里,长七十里。其源出于双台子小河子,汇于前安平,经董家屯至坟山寺之南,有温泉出焉。又西流过范家屯,由望海寨而入于海。”而今温泉依旧在,亘古万流仍归宗。滋润了盖州大地的大大小小河流最终都奔入大海,只有在那里,河流才不会枯竭和孤独。

历史上,大辽河入海口之地也曾有较长一段时间隶属于古城盖州,辽河文化影响着古盖州,那不是界限所能阻隔得了的。河流先于人类存在于地球上供养生命,在这片土地上,河流宛若生命的纽带,这里的先民很早就受到河与山的供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