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留美寫暢銷書,18歲考入劍橋,她說母語很重要,差異吸引人!

今天的嘉賓郝煜,堪稱才貌雙全。她父親是一位資深的教育工作者,從小培養她獨立自主。4歲時,父親就訓練她獨立過馬路買冰激淋。

15歲時,郝煜一個人來到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寄宿學校交換。作為那裡唯一的中國人,歷經種種驚喜和挑戰,寫了303篇日記,最後彙集成暢銷書《空降美國中學》。

曾經理科一般的她,為了挑戰自己,考上了劍橋大學的教育與物理學交叉專業;之後又到倫敦大學教育學院修讀了應用語言學碩士,研究語言對思維的影響

15歲留美寫暢銷書,18歲考入劍橋,她說母語很重要,差異吸引人!

問她:“為什麼這樣選擇?”

郝煜說:從中國到美國,再到英國,她發現身邊小留學生的最大問題不是英語能力,而是心理適應。有的孩子不僅中途從國外輟學,而且直到現在仍在治病,無法正常工作。那些英文流利的人,為什麼出國難融入,回國不適應?這跟我們的教育有什麼關係?

郝煜的碩士論文聯合了英國教授,以數百名海外學生和工作人士為樣本,進行了語言和文化認同的研究。她的觀點,值得大家看看!

15歲留美寫暢銷書,18歲考入劍橋,她說母語很重要,差異吸引人!

15歲留美寫暢銷書,18歲考入劍橋,她說母語很重要,差異吸引人!

英文好,為什麼不開心?

郝煜發現,在國外的華人,當他們的英語水平達到一定程度,溝通沒有障礙了,會更加認同當地的生活。

於是很多人認為:經常在不同的國家工作和學習的這些人,在哪兒都有很強的歸屬感、適應性。但是實際上,這一類人群有可能在哪裡都沒有完全的歸屬感。

當一個人缺乏歸屬感,她的內心是不安定的,容易發生生理或心理上的疾病。這跟賺多少錢、有多少房子、國籍屬於哪裡沒有直接關係。

郝煜說:“歸屬感和自我認同,歸根到底取決於對自己的母語和本國文化的認同感,在此基礎上才能發展出對其他國家的文化認同感。”

15歲留美寫暢銷書,18歲考入劍橋,她說母語很重要,差異吸引人!

西方學術界有個詞,叫做“母語思維”。就是說一個人思維的深度,取決於她的母語能力。

一個人學習語言,對她的心理狀態是有影響的。英語不僅是一個交流的工具,它更影響著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和文化認同。

當一個人的母語不夠好,她會覺得自己是沒有“根”的。

一個有“根”的人展現出來的狀態是不一樣的。當你對母語和母國文化有足夠的底蘊和理解的時候,你才更容易在一個新的地方產生歸屬感。

郝煜認為:中國的孩子,如果你的長輩都是中國人,缺乏西方的思維方式;這樣的孩子尤其需要建立“母語思維”,把中文基礎打好,並且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歷史都要熟知。否則,她會容易缺少對於中國文化和父母長輩的認同感,缺少向“外”成長髮展的“根”。

“語言不僅僅是交流的工具,

更代表著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和文化認同。”

——郝煜

15歲留美寫暢銷書,18歲考入劍橋,她說母語很重要,差異吸引人!

“應該努力模仿西方人麼?” No!

很多留學生適應了當地生活後,急切地想擺脫“外來者”的標籤,無論從語言還是文化上,努力變成一個“西方人”。

而這個過程中,很多人開始出現問題,無法完全融入,但又不想回歸中國人的圈子,非常糾結痛苦。

郝煜認為:其實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本身的狀態。在一個多元的社會,不同的文化背景是一道亮點。你的差異,反而對別人有吸引力。

郝煜的判斷,跟我們從一些美國頂尖大學招生老師那裡聽來的相似。為什麼美國大學每年到中國內地招收很多學生,而不是隻選擇“更融入美國”的美國高中華人學生?大學希望中國本土的學生,為學校貢獻差異化。如果一個孩子對中國不瞭解,跟美國孩子說同樣的語言、聽同樣的歌、有同樣的愛好,那為什麼不直接招收一個美國孩子呢?

“你的差異,才是吸引別人的最大因素。”——郝煜

15歲留美寫暢銷書,18歲考入劍橋,她說母語很重要,差異吸引人!

跳出中式思維,積極求助

建立“母語思維”,認同中國文化,再加上英文好,就可以“中西通吃”嗎?

郝煜說:沒這麼簡單。

語言影響思維,而思維方式也反過來影響語言交流。比如她發現:中國的學生遇到問題,往往喜歡自己解決,而不擅長跟人求助。

當孩子們剛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往往渴望快速融入。吃飯時,當歐美同學自然坐在一桌,膽大的中國孩子會主動坐到那桌去,跟他們交流。但是,經過幾個回合,人家熱火朝天聊的電影啊酒吧啊,你參與不進去,慢慢的就會退回到自己的舒適區,跟中國同學們坐在一起。

郝煜說,中國的習俗和文化是能自己解決的事情不要麻煩別人。郝煜一開始也是這樣,每次突破舒適區,心裡是相當崩潰的,又不好意思求助。

15歲留美寫暢銷書,18歲考入劍橋,她說母語很重要,差異吸引人!

但她選擇堅持嘗試。她說:美國人常常不害羞於去向別人尋求幫助、提問問題。你要承認自己不完美,也可以主動地跟周圍同學介紹中國的文化。這樣“輸入+輸出”的結合,會更容易在新環境獲得安全感。

語言影響思維,

思維影響交流,

雙語流利未必“中西通吃”。

最好的教育,

是給孩子根和翅膀,

以及東西交融的思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