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如何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我們已看到了自信和衍生而來的動力,對於均衡而有效的學習是多麼重要。我們絕不能就此打住,一定要告訴你幾個心得和途徑,協助你引導孩子提升這至關重要的信心。

家庭教育:如何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但首先要看一條有用的小定義,你查字典可能找不到,卻能回答“何謂孩童或青少年?”這個問題。

孩童是指一個即將長大成人的人。得證!兒童是個應當受到尊重,且尚未擁有讓他得以獨當一面的經驗和(生理、心理、道德、經濟)資源的人。但重點是他是一塊海綿!是一塊會吸收情緒的海綿,就像我們在本章一開頭所說的那樣。

那麼,儘管接下來仍可能遇到困難,身為父母的我們,該如何灌輸這份信心給孩子呢?

態度1:三個基本準則,讓父母及孩子放輕鬆!

基本上,所有父母都想在學習上儘量協助孩子,但最後往往演變成一場戰爭。為什麼呢?所有爸媽都想要幫助孩子,但並不是所有爸媽都是教學專家。

爸媽上了一整天班,也累了,無不希望孩子做功課的這段時間能儘快順利結束。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家事要做,很容易就不耐煩。除非是道行高深的瑜伽行者,不然實在很難保持冷靜且有求必應,尤其要是孩子還拖拖拉拉不肯開始、沒五分鐘就坐不住、抱怨說“我不會啦,太難了!”、“功課這麼多實在很不公平”⋯⋯

這些都還算好,更別提那些學習上真的有障礙的孩子,對他們而言,做功課就是一場折磨。面對這種孩子,父母要保持冷靜和關愛的態度就更難了,尤其是才寫了第一題就花掉一個鐘頭,而後面還有好多題⋯⋯

因此我們建議父母不妨運用以下三種非常好的方法:

善待自己,並要想著,自己已盡力,這樣不錯了

父母不該立志成為老師之外的超級教練,並認為孩子的課業成就都須仰賴父母。一如艾德嘉.莫杭在《道德》一書中所言,永遠別忘了要把關鍵的事排在重要的事前面。身處在法國這個公認讓兒童超時工作(指超時用功)國家的我們,千萬別忘了功課再怎麼重要,也永遠不如睡眠、愛的抱抱,和全家人一起吃飯。

利用一步一腳印法

我們經常觀察到父母過度擔心孩子進步得不夠快。一旦未能夠快地看到預期的結果,便會導致挫折感和不耐煩。假如孩子未能在有限時間內,達到一個往往設定得過高的標準,常常也會出現相同情形。建議父母把最終目標,切割成一連串輕易可達成的小目標。

利用一種合作式且趣味式的方式,讓學習過程更有效率

我們很鼓勵你將這三種方法分享給你的孩子,這對他們也很適用:

善待自己

“我會盡力把事情做好,有時能成功,有時無法立刻成功,但之後我一定能成功。”重點是不氣餒,明天再繼續努力。

我分成一小段一小段來學,而且我輪流切換各種題目和科目,免得我的腦袋消化不良,“一口氣寫太多數學題,會扼殺數學”。我排做功課計劃時,以一星期為單位(就算我才小學四年級也一樣),這樣做起事來才不會有壓力,讓我腦袋有充分時間去理解。

我不再把我爸媽視為“只會碎碎念且一直來煩我的人”。我信任他們,並接受他們的幫助。我心想我可以和爸媽一起探索一些美好的事情,用功學習也能變得好玩。

態度2:莫忘畢馬龍效應,許孩子一個正面的未來

不論發生什麼事,我們都要儘量以關愛的態度對待孩子。請回想一下羅森塔爾的實驗。人很容易就在孩子身上貼標籤:他動作很慢、他很好動、他很安靜⋯⋯別人就這樣界定了他,把他關在一個他難以逃脫的框架裡,然後這也變成了他對他自己的期待。因此,我們也能透過期待好的事情,對孩子許下一些正面的自我實現預言。

態度3:保持自覺和穩定,不說負面情緒的話

我不帶批判地觀察自己,並自問,我在做出某件事,或對他說出某些話的時候,我是在誇讚他,還是在貶低他?假如我對他提出某個意見,我究竟是在幫助他成長,或只是在抒發我自己的情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