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創新現代詮釋「城市能級」提升

7月30日,在惠州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上,惠州市委書記李貽偉代表惠州市委常委會作講話時提出,爭取在未來十年把惠州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城市,打造國內知名度極大提升、國際影響力逐漸顯現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創新活力之城和令人嚮往的現代品質城市。這一提法引發熱議和反響。

爭創國內一流城市,需要從打造先進製造業基地、創新活力之城、現代品質城市三大方面著手。在這些領域,惠州有何基礎?今後該如何發力?圍繞相關話題,多名部門和企業負責人、專家學者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暢談自己的看法。

先進製造業基地▶▶ 做大既有支柱產業的同時發力新能源新材料

如何打造國內知名度極大提升、國際影響力逐漸顯現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全會提出,要把電子信息、石油化工和能源等產業發展規律研究透,突出先導性和支柱性,前瞻謀劃、科學佈局,提高產業發展整體水平。

惠州市政協常委、惠州學院教授、惠州市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胡瑞卿表示,惠州現有的產業基礎不錯,石化產業已經在朝著世界級邁進,在廣東以及全國具有較強的競爭力。電子信息也形成了產業規模,但與深圳等周邊城市相比,仍然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建設先進製造業基地需要強勁的產業支撐。受訪專家認為,在電子信息產業上,惠州應該提前搶抓5G商用等機遇,推動TCL模組整機一體化、新能源電池等項目建設發展。在石化產業上,可以加快發展精細化工和新材料。除了電子信息、石油化工等既有產業,新能源、新材料,也將是惠州未來發力的重點。

在胡瑞卿看來,隨著清潔能源大項目以及相配套的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的規劃建設,惠州將加快在新能源(清潔能源)、新材料(精細化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上的謀劃佈局。如果能夠進一步面向國內外開放創新、承接好深圳等地的創新要素流動,未來將可以較好地支撐打造先進製造業基地和創新活力之城。“從長遠來看,惠州未來是可以實現這個目標的。”

惠州市科技局局長周章玉表示,圍繞“兩大科學裝置”,惠州可以謀劃大灣區的能源產業創新中心。他認為,惠州雖然能源領域在產業上相對滯後一點,但有“兩大科學裝置”以後,針對能源的前沿研究就會佔據優勢。通過它把基礎研究的優勢發揮好,可以形成對產業的輻射,進而推動形成惠州特色的能源產業創新中心。而且,“兩大科學裝置”今後還會吸引大量科研人才過來。

創新活力之城▶▶ 對接“第一島鏈”集聚更多創新要素

李貽偉在講話中提出,要善於把握創新要素流動規律,打造集聚創新動能的“第二島鏈”。關鍵要研究如何打通跟“第一島鏈”的連接點,讓更多的創新資源在惠州聚起來活起來。

受訪企業認為,要以開放的精神來推動創新。要對接“第一島鏈”,就要好好研究廣深莞目前在哪些創新領域有可能溢出資源,並結合惠州現有的產業以及發展趨勢的實際,來準備迎接和吸引這些創新要素。“一定要好好準備,創新所需要的營商環境還需要大大改善,否則這些創新資源就溢出到其他地方去了。”

在這些領域,惠州正加快行動。

惠州市中小企業局局長葉育強介紹,該局正在抓緊組建全市“專精特新”和隱形冠軍中小企業數據庫,把其作為重點扶持對象,積極對接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第一島鏈”的政策輻射和創新資源,在技術創新、市場開拓、品牌建設、管理提升、融資服務等方面優先提供適需有效的精準服務,通過以點帶面,強化示範作用,努力培育出更多的瞪羚企業,從而形成支撐“第二島鏈”創新發展的強勁動力。

記者瞭解到,該局在7月31日正式下發了惠州市“專精特新”和隱形冠軍中小企業入庫指南,市直有關部門、各縣區經濟和信息化、中小企業行政主管部門,以及各產業園區、服務平臺、孵化基地、協會商會都可以推薦符合條件的企業入庫。

周章玉表示,可以把“第一島鏈”的一些創新源頭,特別是成長型的創新型小微企業吸引過來進行產業化。由於省裡在策劃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政策首先向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覆蓋,因此惠州也做了一個方案加大對接廣深科技創新走廊。

現代品質城市▶▶ 合理佈局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提高獲得感

什麼樣的城市是“令人嚮往的現代品質城市”?惠州可以如何發力?

廣東省社科院環境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大磊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令人嚮往”,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城市應該為人而建,不斷滿足人的高品質、多樣化需求。當前,生態環境已經成為群眾高品質、多樣化需求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良好生態環境,不可能成為令人嚮往的城市。

吳大磊認為,打造令人嚮往的現代品質城市的目標符合惠州的綠色和宜居宜業宜遊的屬性。而且,惠州保持和提升這種屬性,也是建設令人嚮往的現代品質城市的前提條件和必然要求。

他建議,在建設令人嚮往的現代品質城市的過程中,要根據惠州自然環境的特色來建設和運營城市,合理佈局好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堅持低衝擊開發,堅持“大疏大密”,在生活生態空間方面要留有餘地,要留有寬鬆舒適的空間;在生產空間方面要立足高密度,堅持集約節約利用土地。

全會還提出,堅持綠色發展,讓綠水青山成為競爭力、生產力。“釋放生態紅利也能創造‘金山銀山’,充分發掘惠州生態資源豐富的優勢,還可以孕育出生物醫藥、生命健康、養生保健、健康旅遊等大健康產業。”

廣東千秋偉業環境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齊東昇表示,這是充分結合惠州特點提出的綠色發展指引。發展綠色經濟,可以讓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有機統一。運用好惠州良好的生態資源可以發掘出新的經濟引擎。發展大健康產業也可以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

吳大磊建議,惠州應增強高品質生態環境對人才、資本的吸引力,不僅要在城市的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營造等硬環境建設上繼續樹立標杆,更要在體制機制上做出成績,率先在推動綠色發展的體制機制方面做出表率。

打造令人嚮往的現代品質城市,各個縣區特別是龍門這樣的山區縣該如何發力?全會明確,龍門是山區縣,以生態保護為主,就沒必要硬性考核它的工業產值。

龍門縣委書記陳偉良表示,將推動龍門走在全省山區縣域發展前列,建設“五位一體”協調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在全省50個山區縣(市)中,龍門交通區位優勢和產業集聚能力持續增強,全域旅遊發展、生態建設、文明創建等持續領先,切實增強了龍門力爭走在前列的底氣。

陳偉良表示,龍門將跳出固有思維,轉變觀念、創新思路,以建設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粵港澳大灣區生態旅居高地、珠三角產業轉移承接創新基地及綠色化惠州北部中心城市的發展定位,來謀劃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努力做好富民、惠民、安民、樂民之事;同時還將在推動山區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和基層治理上尋求突破。

統籌:周歡

採寫:南方日報記者 周歡 林文通 劉光明寶 王彪 盧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