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張垣」夜襲懷安城暨懷安城解放(上)

「烽火张垣」夜袭怀安城暨怀安城解放(上)

烽 火 張 垣

張家口地處太行山、燕山和陰山山脈交匯處,是華北平原與蒙古高原交界之地,是連接蒙古高原地區與中原的唯一要塞,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張家口這座城市重要的經濟、軍事、文化地位。翻開張家口這座城市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戰爭史,一處處聲名遠揚的昔日戰場,一座座閱盡滄桑的要塞故壘,一段段氣若長虹的長城古垣,訴說著從上古民族融合到解放戰爭最後決戰期間50多場著名的戰事,承載著歷代前賢、愛國將領、仁人志士的豐功偉績。不忘記歷史才能開闢未來,張垣方誌按公元紀年梳理了曾在張家口地區發生的重要戰事以及相關內容,以饗讀者。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在張家口這塊兵家必爭之地發生了許多重要戰役和事件。今天張垣方誌向大家推送夜襲懷安城,歡迎您在文章後與我們互動留言。

「烽火张垣」夜袭怀安城暨怀安城解放(上)

夜襲懷安城

1945年2月,中共中央晉察冀分局和軍區召開了各區黨委和二級軍區幹部會議。會議根據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的戰略部署,在勝利進行1944年攻勢作戰的基礎上,討論並制定了《1945年擴大解放區方案》。在夏季攻勢作戰中,平北、察南抗日根據地軍民,按照冀察軍區的部署,迅速展開了察南戰役和平北戰役。1945年5月,為策應冀晉區的雁北戰役,冀察軍區察南支隊也開始向集結在察南的日偽軍發起攻勢作戰。

1937年7月13日,日本侵略軍轟炸柴溝堡,8月27日縣境大部被日軍侵佔,開始長達8年的統治。9月1日,日軍在王家窯製造活埋3名婦女兒童的慘案。1945年5月9日,中共察南十三分區向二十團下達攻打懷安城的命令。經兩天準備,5月11日晚部隊急行軍,於拂曉進至大要子水村隱蔽。

「烽火张垣」夜袭怀安城暨怀安城解放(上)

夜襲懷安城

懷安城位於張家口西南四十多公里京包鐵路線以南。東鄰宣化、西鄰天鎮、南鄰陽原、北鄰萬全,是一座方圓八里的磚城。城牆高12米,頂部寬約6米,周長5.5公里,築有東南西北四門,均有城門樓和甕城。地勢南高北低,玉皇閣為城內製高點。城內有環城路,並有三條公路分別通往柴溝堡、化稍營和天鎮,是張家口的重要支撐點之一,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敵兵力配置較強,有日軍1個小隊約20餘人,偽軍1個大隊,約600餘人,下屬3箇中隊和1個警察中隊。有2箇中隊守北門,1箇中隊守東門,2個小隊守西門;日軍駐於地藏寺,指揮部設於孔廟,城外設據點10餘個。

「烽火张垣」夜袭怀安城暨怀安城解放(上)

夜襲懷安城

5月12日,二十團化裝偵察。掌握敵情後,團黨委針對敵強我弱及敵後攻城的特點,制定了夜襲懷安城的作戰方案。12日晚9時,二十團從大要子水村出發,數小時急行軍,夜12時入城外東南小樹林裡,各連依令進入陣地,割斷敵人電話線,攻城準備就緒。(未完)

(文章摘選自《張家口軍事志》《懷安縣誌》《張家口地方史》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